張婷
摘要:文章首先從企業人事檔案的管理工作發展以及規范等整體框架背景出發,對于當前人事檔案工作的現狀展開分析,而后進一步以此作為基礎,就如何切實推動企業人事檔案管理工作進行討論。
關鍵詞:人事檔案;發展;改革;管理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確立,企業人事檔案的管理服務機構紛紛建立。傳統人事檔案的管理制度已經滿足不了現代社會制度的需求,企業職工人員的人事檔案和流動人員的人事檔案管理已經成為企業人事檔案管理的新問題。
人事檔案在中國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鮮明的特征,記錄了一個人的身份、學歷、經歷等方面的內容,與個人的工資、組織關系等方面有著密切的聯系,具有法律效用。人事檔案在個人工作中轉正定級、辦理公證、養老保險等證明時,都起著依據和憑證的作用。人事檔案如此重要,決定了其對應的管理工作,必然成為黨和國家組織人事工作框架之下的關鍵所在。但是在當前開放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之下,人事檔案同樣需要跟上時代步伐,才能發揮其應有價值,這就要求對應的管理工作保持同步的積極發展。
一、現階段企業人事檔案工作具體情況分析
為了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歷相適應的人事檔案制度,我國對人事檔案管理工作進行了改革。在我國的人事檔案管理制度已經經過了很長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延安時期,當時為了掌握黨團員的基本情況,保證黨團員的政治忠誠,形成了最早時期的登記表。之后隨著黨組織的隊伍不斷強大,黨員隊伍中出現一些混入黨內的異己分子,干部審查工作已開始進行。審查干部對其家庭背景、社會關系等進行逐一審查,干部對其家庭背景、社會關系等進行逐一審查,對每個審查處的問題結果,經會議討論后,形成了相對應的書面材料,如登記表、審查結論材料、證明材料等,此時,便形成了人事檔案材料。這為我國人事檔案管理工作開展規范化管理的重要里程碑。雖然當時已經距離改革開放的興起過去十余年,但是計劃工作的思想風格仍然存在,加之檔案工作本身即強調對于人才的控制,因此在這一條例中,諸多計劃風格的思想和規范仍然存在。隨后,中央組織部、國家檔案局頒布《干部檔案工作條例》,國家檔案局印發《企業職工檔案管理工作規定》,以及中央組織部、人事部印發《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暫行規定》等,都成為我國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除此以外,教育部也同樣針對各類各級學校的學籍檔案管理工作印發了對應的規范標準。
雖然在人事檔案管理領域中有眾多規范作為行為框架,但是在經歷了二十多年發展的今天而言,如果仍然固守計劃的思路對人事檔案工作進行控制,并且構建對應的管理模式,就勢必會出現諸多問題。而想要推動人事檔案發揮其自身價值,使檔案工作成為確保當前經濟形勢之下,組織發展和穩定的有力武器,還需要從具體情況出發,以《條例》作為思想指導,展開工作細節部署,唯有如此才能實現人事檔案對于組織活動的支持價值。
就目前我國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現狀而言,一共有三個方面的問題需要引起關注。其一,人事檔案管理過程中的封閉工作方式,與檔案資料本身的開放式利用之間的矛盾,在舊有的檔案工作體制之下難以調和,因此改革勢在必行。人事檔案本身內容特殊,保密管理成為一種必然的需求,但是保密不應當成為檔案管理工作的目的,保密的作用應當對檔案形成更好的保護,確保檔案本身的完整性,只有完整的檔案材料,才能保證檔案在需要的時候發揮作用。其二,人事檔案的服務指向存在思想層面的爭議。依據我國《干部檔案工作條例》中的相關規定,我國的人事檔案主要是供領導部門或組織機構使用,并且規定“任何個人不得查閱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親屬檔案”。從以上兩個方面來看,即將人事檔案的當事人拒之門外,甚至于剝奪了他們的知情權和利用權,反而服務僅限于對應的組織機構,這本身就是檔案工作的一種錯位。最后,雖然信息時代全面到來,使得相關數字化技術早已涌入到人事檔案管理工作領域,但是從檔案工作體系細節看,仍然是以被動的服務作為突出表現,檔案自身的價值只有在查詢的情況下才能有所發揮,成為檔案價值深入實現和發揮作用的重要阻礙。于當前的快節奏的發展而言,檔案管理工作對自身工作展開調整,實現主動服務,發現潛在需求,才是最合理的發展方向。
二、切實推動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
在新的發展時代背景之下,人事檔案管理工作也唯有不斷對自身進行調整,與時俱進,才能實現自身的發展,也才能通過檔案資料價值的實現,使人事檔案管理工作成為社會經濟發展重要的支撐力量。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發現,人事檔案管理工作中出現了諸多不足,均來源于相關政策法規的相對陳舊,計劃思路在檔案管理工作領域中的突出以及與時代發展需求相左這一根本問題上,因此想要切實推動檔案管理工作向前發展,發揮檔案資料應有價值,必要的改革不能回避。
針對上面提出的比較突出的三個問題,可以考慮從如下幾點加強工作,必要的情況下展開對應的改革。
(一)加強開放,積極借鑒國外經驗
在西方一些國家,人事檔案中的信息作為政務信息中的一部分,是完全向社會開放并利用的,雖然不同的社會制度決定了其下人事檔案的開展方式,也確定了我國檔案管理工作不能單純照抄國外模式,但是外國這種對于人事檔案的開放態度的價值,仍然值得我們關注。通常國外的人事文件機構都會將服務的位置擺放正確,并且面向多個群體支持查詢。如果查詢發現檔案內容存在失誤,同樣可以提交對應的材料要求檔案部門對檔案內容進行復核,落實并且糾正。對于我國而言,人事檔案開放性有所不足,尤其是對當事人進行隔離,此種情況不利于檔案作用的發揮,因此可以學習國外檔案機制,賦予一定群體以對檔案查看的權利,允許其在必要手續的指導之下對檔案內容進行查詢。
(二)轉變檔案機構本身角色,朝向服務角度發展
檔案本身的價值在于為其他相關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而非對于相關檔案材料的控制。檔案本身作為信息的一種載體和表現方式,必然秉承信息的自然屬性,在流通中呈現出對應的價值,而這則需要檔案有關工作部門改變自身的角色,從對信息以及檔案實體的控制、保護的角色,轉變為利用檔案信息面向不同的群體和個人實現服務的角色,以及幫助檔案信息實現其自身應有的信息價值的角色。這種角色的轉變,要求檔案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將服務放在第一位,將自己的位置降低,唯有如此才能實現徹底的轉變,推動檔案管理工作朝向準確的方向發展。
(三)加強檔案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建設
檔案信息的開放是一種適度開放,是一種既能夠對檔案信息實現保護,也能確保檔案信息的適當流動,實現其價值的度。對于這個度的把握,在當前檔案工作領域之中,并無既往經驗可以借鑒,因此引入這個度,對于檔案管理工作而言,不可謂不是一種革命。這個檔案領域的革命能否成功,一方面需要檔案工作人員從實際情況出發不斷考察,來確定信息開放的程度,另一個方面,還需要在嘗試這個開放程度的過程中,對其進行有效控制和評估,通過這種方式來確定檔案信息的開放是否合理。
在整個人事檔案管理的過程中,都需要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主動參與,才能發現問題,展開有效評估,并且做出必要改善,因此對于檔案工作人員素質的建設,對于目前而言,是檔案工作的一個重點所在。
三、結語
人事檔案對于社會正常運行的支持價值,一直都未能發揮到極致。長期以來我國對于檔案的管制,在當前開放的時代之下已經成為一種發展的阻礙。實際工作中,只有不斷深入分析檔案工作領域的現狀與不足,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方案,才能不斷推動其完善。
參考文獻
[1]段紅.國外人事檔案管理分析[J].檔案與建設,2010(7):22–24.
[2]王樂,張浩.略論人事檔案管理信用化改革[J].檔案學研究,2010(3):91–93.
[3]鄧紹興.完善干部人事檔案工作管理體制的管見[J].檔案與建設,2008(01):14–16.
[4]王云慶,苗壯.現代檔案管理學[M].青島:青島出版社,200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