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盛建
摘要:社會發展進入新時期后,企業之間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企業的競爭,從本質而言,是人才的競爭,為了充分發揮出人才的主觀能動性,企業要認識到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義,并從多個渠道將其落到實處。本文針對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意義進行分析,探討具體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關鍵詞:企業;和諧勞動關系;構建意義;措施
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我國社會面貌呈現出新的特點,總體競爭能力迅速增強,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后,企業中的勞動關系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對于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也提出了明確要求。
一、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建設和諧社會
對于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黨和政府提出了明確要求,進入了經濟新常態后,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影響力也越來越大,直接關乎社會管理成效、民生改善以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并直接影響經濟發展。在生產關系中,勞動關系無疑占據著重要地位,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直接影響和諧社會的建設。
(二)緩解勞動關系矛盾
在當前我國的勞動關系主線中,倡導協調、穩定、發展,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重要轉型階段,勞動關系呈現出復雜化、多元化、市場化特征,企業員工很容易出現就業權益、收入分配、社會保障權益遭到侵犯問題,尤其在中小企業中,更加常見。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能夠解決員工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幫助其妥善解決勞動關系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為企業構建出穩定的員工隊伍。
(三)促進企業全面發展
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能夠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靈魂,提升企業的向心力、凝聚力。在企業的運營、管理中,如果有和諧的勞動關系,即可為企業的發展發揮積極價值,拉近員工與企業之間的距離,在和諧共處、平等合作、互利共贏的關系下,讓員工與企業凝聚一心,為企業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二、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措施
(一)鼓勵員工參與民主管理
良好、和諧的關系,要求員工以民主的角色參與到管理中,當前,新一代的員工素質顯著提升,他們渴望在民主的氛圍中成長、展現才華,事實顯示,民主管理可以有效激發出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有助于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順利實現。在民主管理方面,要從傳統的雇傭關系轉化為合作關系,尊重員工的人格尊嚴與經濟利益,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主動為企業提出合理建議,而企業對于員工的建議和意見,要高度重視,尊重每一名員工的依法監督權、共商公決權、知情權以及選舉罷免權,增進員工的合作、溝通,減少摩擦問題。在民主、人性的管理模式下,能夠充分調動員工情感力量,作為管理者,要用關愛之心對待員工,關注其心理狀態變化,對存在困難的員工予以鼓勵和幫扶,讓員工可以體會到企業帶來的溫暖,自覺將個人心理需求目標與企業發展目標結合。
(二)制定完善的薪酬福利制度
在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上,薪酬福利制度的作用不言而喻,薪酬制度的制定要基于利益共享理論,關注內部協調、外部競爭問題。在內部協調上,要明確員工的價值,使員工感到付出與回報呈正比,薪酬指標的制定要做到公正、公平、客觀、可量化,確保薪酬福利制度與企業的發展目標保持一致。對于在企業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員工,要高度關注,用特色化的福利政策留住人才。在薪酬福利制度制定完畢后,要嚴格按照要求來實施,使之起到應有的作用。
(三)科學制定職業發展規劃
職業發展規劃的制定能夠充分激發出員工潛能,對于企業管理人員而言,要加強與員工之間的交流、溝通,充分了解員工需求、強項、弱項,為員工提供成長環境,與員工一起制定職業發展規劃,做到公正、公平、公開。員工職業發展規劃需要涵蓋職業目標、員工當前崗位、未來發展軌道、個人與環境因素、個人經歷、職業生涯目標、培訓計劃、所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科學的職業發展規劃能夠對員工發展起到激勵作用,不斷提升其自我價值,幫助員工在現有基礎上超越自己。
(四)發揮出工會組織作用
在維護員工權益上,工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我國《勞動合同法》中規定,企業在制定、修改、決定與勞動報酬、休息休假、工作時間、職工培訓等相關的規章制度與重大事項時,要經由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在企業違反勞動法規、勞動合同、集體合同時,工會要及時進行糾正,對于員工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情況,工會則按照要求予以支持和幫助。當然,在新的歷史時期下,工會既要從員工的角度分析、思考問題,還要保障企業的合法權利要求,要求員工遵守規章制度、愛護企業資產、完成崗位任務,為企業的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充分認同企業文化。總而言之,工會要平衡好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利益,在保證雙方利益平衡的基礎上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
(五)提升員工技能
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不僅需要企業的努力,也需要員工的配合。對于企業而言,要做好員工技能培訓工作,針對各個崗位員工,要做好培訓需求調研工作,從企業需求、工作流程需求、員工需求三個角度著手,企業發展的階段不同,對于員工能力要求也各有差異,為了保證培訓重量,要為培訓工作提供必備的經費保障,將培訓經費納入財務預算中,進行專項管理,讓員工培訓能夠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在培訓內容上,要體現出針對性,解決員工當前所需,選擇符合要求的授課老師,讓員工能夠聽得懂、學得會。此外,制定科學的評估體系,從學習層、行為層、反映層、結果層幾個層面分析,對培訓結果有詳細把控,及時改正,提高培訓效果。對員工而言,需要采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完善自身技能,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在崗位上,要做到兢兢業業,努力學習,主動參與培訓,不斷提升自身的勞動技能。
(六)履行企業職工責任
社會的發展、進步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根本,和諧的企業勞動關系,也是社會穩定的重要組成,企業發展,除了要關注其本身的利潤,也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將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發展、社會進步統一。在履行企業職工責任上,要頂住經濟下行壓力,規范勞動用工,抓好人才培養工作,制定完善的職工權益保障制度,通過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促進企業、員工的共同成長。此外,企業還要自覺履行環境責任,提高可持續發展意識與環保意識,實現技術、理念上的轉變,主動響應國家號召,帶領員工參與公益慈善、扶貧開發等陽光事業,既能夠讓員工為對企業產生自豪感,也能夠進一步提升企業形象。
(七)規范合同內容簽訂
為了創設和諧的勞動關系,企業要規范勞動關系管理,制定科學的勞動合同簽訂制度,做到先簽合同、再用工,構建出穩定、合法的勞動關系,要嚴格把好用人關,謹慎選擇,嚴格實施規定,做到用工的合規、合法。同時,構建科學的法律防范體系,這不僅可以幫助企業按照標準要求開展勞動關系管理,也能夠保證企業、員工的合法權益。
三、結語
和諧勞動關系是促進企業發展、穩定社會的重要基礎,對于企業而言,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顯得尤為迫切。縱觀企業的情況來看,在勞動關系的構建上,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需要發揮企業、員工的共同力量,從企業來看,要應用民主的管理方式充分贏得員工的認可,并制定科學合理的薪酬制度,為員工的晉升提供便捷通道,而對于員工而言,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主動為企業的發展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張素鳳.新時代非典型用工關系的定位與規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4):150–157.
[2]王雅靜,周旅軍.私企組建工會的趨勢、影響因素及后果分析——基于中國私營企業調查的實證研究[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40–48.
[3]關懷.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與勞動法制建設[J].法學雜志,2007(3):29–32.
[4]羅建文.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與社會主義勞動修復[J].湖南社會科學,2019(3):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