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家庭教育專項課題《家校共育視域下青少年孝道教育意蘊及路徑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9]GHBZX152。
【中圖分類號】G4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8-0011-02
家校共育是家庭(家長)和學校(教師)為了實現教育學生的目的,自覺或不自覺地在行動上相互尊重、相輔相成、使孩子思想行為、知識水平和綜合能力逐漸提升的互動過程。新時期的學校德育工作,對家校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家訪作為常用的家校溝通方式,已不能完全適應新時期的育人工作。開展家校合作,創新家校合作的形式、方法,讓家長樹立科學、先進的育人觀念,積極探索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徑,對學生的成長成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搭建家校聯系平臺
1.建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是代表所有學生家長群體履行家長職責和義務的重要組織,也是學校(班級)和家長之間加強聯系交往的重要平臺。規模較大學校可在班級、年級和全校三個不同的層面,通過選舉的方式產生家長委員會主任一名、副主任兩名、委員四名,以加強組織機構建設。各級家委會成員應明確各自的工作職責,研究制定家委會的工作章程,督促落實家校共育年度工作計劃,并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當前家校合作方面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要堅持開展一月一主題家校系列活動。同時,家委會也可按照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同步制定家委會工作計劃,讓更多的家長主動成為學校工作的參與者、管理者、監督者、服務者和支持者。例如,以前我所在的椒山初中針對90%以上的生源來自農村,學生家長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知識相對匱乏,家校合作理念滯后的實際情形,學校制定了《椒山初中家長委員會工作計劃》《椒山初中學校家長委員會職責》和《椒山初中家長委員會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確在每學期召開三次大型家長會,時間為每學期的開學初、期中考試之后和學期期終放假前,參會人員為班級全體任課教師以及學生的監護人。
2.搭建家校溝通平臺。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社會個體之間的溝通顯得更加方便快捷。教師可有效借助手機強大的溝通功能,分別建立班級QQ群、微信群和釘釘班級群,并研究制定班級線上交流家長和教師必須遵守的《線上交流公約》,明確班級群內發布信息遵守的制度。教師與家長通過群聊要隨時加強溝通,及時反饋學生在校的實際表現,交流家庭教育成功的典型案例,共享育人經驗。為有效減少家長到校次數,避免大量人群聚集,班主任可以充分發揮手機釘釘的特殊功能,借助智能手機,通過班級釘釘群隨時召開線上視頻家長會。教師把學生近期的表現及時發布在班級群,駐校家長則把督學情況每天發到家校交流群,都將起到示范引領和監督育人的作用。以前,當班主任時,我和家長看到一篇關于家庭教育的美文時,就會很自然的轉發在班級群內,大家共享育人經驗。有時候,班里的照片,像表彰了、獲獎了、批評了、學生的點滴進步,沒交作業的,我也發在班級群里,家長們點贊的,發表意見的,出謀劃策的應有盡有。家長或學生有時把親子活動的場景發在群里,對其他孩子和家長更是一種行孝感恩的孝道教育。
二、完善家校合作制度
1.完善家訪制度。教師到學生家庭,圍繞學生學習與成長進行實地調研與家訪,既了解了學生家庭實際狀況,又增進了家長與教師的情感,同時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又使學生感受到了教師對他們的真切關愛,是一種常見的家校共育方式。學校要在充分征求教職工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家訪制度,作為學校章程的一部分內容。家訪要做到有計劃、有目的、有過程、有記錄,有側重點,尤其是對個別問題學生或后進生要作為個別家訪的重點對象,做到家訪一次,力爭使孩子有所轉變。班主任要組織任課教師對留守兒童、離異家庭或單親家庭子女、厭學學生、輟學學生、孤兒、殘疾兒童少年、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特殊群體學生進行集體家訪,以達到共同教育的目的。在寒暑假期間,可安排學校領導班子帶隊,由班主任和部分任課教師可組成家訪團,開展對特殊兒童的假期大家訪活動。如我以前所在椒山初中,就提出了“請進來、走出去”的家校聯系方略,研究制定了《椒山初級中學家訪方案》,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要對兩名同學進行家訪,并根據實際隨時家訪,家訪過程中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生在家的學習狀況及其他表現,并與家長坦誠交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2.建立駐校家長制度。其實,班主任在學校內外同時帶著兩個班級,即學生班級和家長班級,而家長班級本身就是一個寶貴的資源,教師要善于挖崛并有效利用。家長駐校督學時,由每個班級的家長周期性開展一日常規工作。家長駐校期間要和學校值周領導與教師全程參與早操、課堂教學、第二課堂、學生用餐、校園衛生檢查以及協助學校處理突發性事件等。重點做好“八個一”工作,即:聽一堂孩子所在班級的課堂;與一位學校領導交流;與一位教師談話;與一位學生談心;做一次勵志發言;觀摩一次第二課堂(社團活動);寫一次心得體會;給學校辦學提一次意見建議。為了充分發揮家長應有參與權、監督權、知情權、管理權的四種權利,椒山初中就啟動了家長駐校督學工作,每天四名家長輪流進行全程駐校督學。首先由德育處提前編制家長督學工作時間表,下發到各班級,班主任在班級群里通知,家長申請報名,如果報名人數過多,就提前安排到下一輪,家長督學名單選定后,上報德育處,同時報年級家長委員會。在家長督學前,年級家長委員主任、班級家長委員主任會進行詳細培訓,等到督學那一天,學校再根據實際情況培訓,讓家長信心滿滿又毫無心理負擔地進行駐校督學。
三、改變學校家長會的召開方式
1.創新家長會的形式。時下,學校和班主任習慣把家長會開成成績通報會、學生和家長的批斗會,導致一開家長會,學生成績不好的家長不樂意參加家長會。新時期的德育工作和家校工作對家長會的召開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要積極探索召開家長會的新途徑、新方法,改變傳統的成績通報式、家長教育式、學生批斗式、家長批斗式的家長會。要努力改進家長會組織形式,嘗試召開專家培訓式、專題講座式、問題研討式的家長會,積極構建教師與家長平等、交流、互動、和諧的新型家校合作關系。同時,也可積極嘗試利用手機釘釘視頻會的方式召開線上的家長視頻培訓會。當班主任時,每次其中期末考試成績出來,根據學生成績、學生的興趣特長以及性格差異,我把班上學生大致分為尖子生、優秀生、中間學生、后進生和學困生等五類,集中利用五個時間段,對這五類學生分批次召開形式各異的家長會。開家長會之前,我首先會制作一個優質PPT,把告知家長的主要信息及時展現在家長面前,然后會根據學生的在校表現、學生成績和興趣特長,針對每一位同學研究制定“一生一案”,為每一名學生擬定后期學習發展計劃,在家長會上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換意見,達成思想共識,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豐富家長會的內容。近年來,各校對家長會的內容也在不斷研究深入。家長會的內容要有創新,可圍繞家庭教育開展專題講座,或播放家庭教育專家的視頻講座。例如在每次召開家長會時,我都會提前在網上下載整理好孫云曉、盧勤、沙拉和劉麗萍等全國知名家庭教育專家的專題視頻講座,在家長會上讓家長觀看學習,以提高家長教育孩子的能力。同時,可以給家長介紹古今中外一些名人在家庭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功經驗或典型案例,如《曾國藩家訓》《傅雷家書》,為家長解決教育孩子的一些困惑和疑難問題。如我帶班十幾年來,了解到家長們最大的困惑之一是孩子不“聽話”,在家長會上,我有針對性地去幫助家長們分析原因,解決問題。結果,讓家長們耳目一新,他們開始重新思考家庭教育,努力更新家教觀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椒山初中學校家長會內容豐富多彩,每學期三次家長會,每個年級的家長會內容各有側重點,七年級主題是習慣,八年級主題是勵志,九年級主題是夢想。同時,在家長會上可安排個別性格內向學生和家長開展親子活動,引導他們在集體中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長,以培養孩子主動與別人交往的能力。家長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開展親子教育活動,有助于給孩子信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對學生進行行孝感恩的教育。
四、重視家庭教育,提升家長學習力
1.嘗試建立家長學校。城區學校或婦聯組織可兼辦成立家長學校。家長學校是學校與家長共育孩子的重要平臺,通過家長學校,家長可以全面掌握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態、在校表現,讓家長學習家庭教育的相關理論,提升家長教育孩子的育人水平,家長之間共享教育孩子的成功經驗。校長一般由城區規模較大學校的德育校長兼任,負責家長學校的領導工作,辦公室主任負責學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學校可邀請兒童教育專家、生理衛生、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專業人員,或聘請“教子有方”的家長擔任兼職教師,定期向所有學生家長授課。學校可選定農村有經驗、有能力、有影響力的家長,利用他們與村民較近的便利條件向學生家長分享自己成功的育人經驗。同時在學校可舉行各類競賽活動,以豐富學習內容,提高家長的綜合素質,最終實現學生成才、家長成長、學校成功、家庭幸福的夢想。為此,可以將所有的家長學員按學生年級分為三個層次。七年級至九年級班主任擔任家長學員的班主任,根據本班學員的情況,學習上主要采用分散學習與集中學習相結合的方式。
2.開展家長培訓活動。有條件的學校,每學期要邀請省內外家庭教育專家集中開展一次全校性的家庭教育培訓活動。同時,可開展家庭教育優秀成果交流匯報會,請優秀家長介紹家教經驗、交流學習心得、教子心得或親子活動的成功案例等。通過培訓,向家長傳授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識,指導家長科學教育子女的方法,讓家長了解學校教育,與學校教師一起培育好孩子,提升學校的育人效果。學校的教學開放周,召開田徑運動會,舉辦讀書節,召開畢業典禮時都邀請家長參加,本身就對家長就是一次有意義的培訓。教育的前提是接受,內心接受了才會去用心做,任何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優秀,椒山初中家長大多在鄉村,都在為生計而奔波,考慮到家長的實際情況,學校對家長提升主要采用線上培訓,通過推薦文章,群里問答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除了線上培訓,根據家長實際,開展不同形式的家長培訓活動,要么學校教師主講,要么從外面聘請專家,提升家長家庭教育水平。因此,學校面對家長現狀,不氣餒,不消極,通過各種培訓會,提升家長,每天推送家庭教育優秀文章,家委主任、優秀家長看到好的家庭教育文章也及時地推送給所有家長,學校德育處還整理了家校共育所有資料,編定成冊供家長閱讀。
總之,家校共育不僅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升育人水平,而且有助于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大教育格局。學校要加大對家長的培訓學習力度,定期召開針對家長的專題講座,切實提高各位家長的文化素質,以達到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
作者簡介:
王安斌,男,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