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鴻
摘要:在公司全面預算管理中,經營預算是其中最重要的環節,而目標成本管理在經營預算中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不凡的成績。管理者應以創新思路在企業經營預算中應用目標成本管理,對資金支出、成本核算等工作進行合理安排,以“全過程管理”為理念,為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提供新的管理模式,進而實現企業長遠發展。
關鍵詞:目標成本管理;企業經營預算;應用
近年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與目標成本管理的推行有不可分割的關系,在企業經營預算中,目標成本管理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目標成本管理工作的持續開展,企業經營與成本核算工作得到了加強,其推行效果也受到了我國企業界的廣泛關注。現階段,將目標成本管理應用于企業經營預算,已成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
目標成本管理在企業經營預算中存在問題
1. 管理方式單一
目標成本管理應融入到生產的各個環節中,根據不同部門的特點與職責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目標,以促使員工在樹立成本意識的同時細化自身責任,進而保證目標成本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實。但現階段,一些企業在目標成本管理中選用的方式過于單一,無法準確體現成本預算和核算等編制內容的準確性與實效性,且在制定目標時缺乏嚴謹性。而單一的管理方式導致企業在進行目標成本管理時往往比較隨意,影響了產品競爭力的提升[1]。
2. 成本管控缺乏嚴密性
一些企業的目標成本管理過于粗放,管理者僅對顯性成本進行分析,而未考慮隱性成本對企業獲利的影響,如僅對人工勞務、物料等顯性成本進行核算,而未將物料損耗等隱性成本列為目標成本的控制內容。另外,就是過分強調財務數據的作用,而忽視非財務數據。
3. 缺乏正確的成本管理意識
在日常工作中,不少員工認為成本管理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導致他們對成本控制缺乏積極性與主動性,僅為完成崗位任務而工作。另外,企業忽視開展成本管理相關培訓,使員工缺乏增強成本管理意識的途徑。員工分布在企業的各個環節,對企業有效開展目標成本管理產生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讓他們樹立正確的成本管理意識,是有效開展目標成本管理的前提。
4. 目標成本管理范圍狹窄
就現階段而言,一些企業在目標成本管理工作中由分配成本到責任成本,其管理工作范圍僅局限在產品制造過程中,即僅僅對制造成本進行控制。一個項目由導入、投產到獲利的過程,涉及的成本不僅僅是制造成本,因此,在目標成本管理的概念中應當包含全部成本概念,否則將影響企業目標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進而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目標成本管理在企業經營預算中的應用策略
1.全員樹立目標成本意識
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目標成本管理已成為影響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核心要素,但在實踐中,財務人員由于受陳舊的成本管理觀念影響,導致其在工作中缺乏相應的責任意識。要通過觀念的灌輸,引導員工對經濟效益與成本控制之間的關系有較為清晰的認知[2]。成本控制的有效實現與細化分工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對目標成本管理進行多層次分割,有利于使企業各個部門對責任目標、核算管理工作進行落實,增強全員成本意識。除此之外,企業應當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根據員工在成本控制中的具體表現進行相應獎懲,這也是增強全員目標成本意識的有效途徑之一。
2.建立成本信息管理系統
及時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收集、整合、處理不同類型的數據,對人工、物料、市場信息、定價等成本數據及用戶需求與商家信息等進行綜合性分析與處理,對發揮經營預算作用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顧客需求作為目標成本管理的重要數據,能使企業對市場競爭、產品成本之間的關系進行進一步梳理。企業成本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與應用能夠推動經營預算工作的有效落實,提升目標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3.完善成本核算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控制制度是目標成本管理的基礎。成本核算控制制度的制定與完善應當以市場調研為前提,通過對各種信息、數據、需求的收集、整理與分析,保證其具有代表性、適用性與準確性,為目標成本工作的開展打下扎實的基礎。企業不僅應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控制制度,還應當建立健全的成本預算分析制度,在產品預算、決策、投產等環節中,將自身實際情況與前景預測相結合,將具有科學性及完整性的產品經營情況數據下發到相關部門。與此同時,監管機制的完善與優化能夠增強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促使其貫徹落實目標成本管理工作。要通過成本預算的科學編制,在企業各個環節強化成本管理意識,引導全員共同參與成本控制,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確保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4.客觀預測目標成本
目標成本預測是企業經營預算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隨著時代發展,用戶的需求逐漸多樣化,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在不斷加快,而有效運用目標成本管理有利于應對市場挑戰。數據的收集、整合與分析作為目標成本管理預測的基礎,有利于反映市場實際情況。對標市場中的領先技術對自身產品進行創新,有利于保證企業的基本經濟效益[3]。但企業的目標成本管理對象不能局限于產品設計中,其應當覆蓋到企業經營生產的各個環節。通過客觀預測目標成本,針對具體的項目進行投入決策。在預測目標成本時,應當以企業自身經營狀況與經營特點為前提,對市場現有數據進行綜合性分析,通過數據分析對預測信息進行梳理。成本管理的主要驅動力即是用戶需求,其能夠影響企業產品的質量、數量、交付時間,通過對不同用戶的了解制造符合不同用戶需求的產品,使企業經濟效益通過預測目標成本得到最大程度提升。
結束語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已成為企業追逐的主要目標。搞好目標成本管理與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目標成本管理在企業經營預算中的有效應用,有利于企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提升市場競爭力,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春玲.淺談目標成本管理方法在企業經濟管理中有效應用的意義[J].財經界(學術版),2019(22):46-47.
[2]董偉.企業經濟管理中目標成本管理的實施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9(31):127-128.
[3]瞿志良.目標成本管理在企業經營預算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會計,2016(0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