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珠 金新
關鍵詞: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環境治理;生態環境
中圖分類號:D82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0)04 — 0029 — 04
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各類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生態危機成為全人類面臨的共同威脅。如何合理、有效地進行全球環境治理,也由此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重要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關于全球環境治理的重要論述,為人類社會共同應對生態環境問題指明了方向。習近平全球環境治理觀,構成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生態向度上的內涵,為解決全球環境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當前全球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對人們生產生活地影響逐漸加深。現有的全球環境治理,存在赤字嚴重和公正缺失等諸多缺陷和問題。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有機組成部分的習近平全球環境治理觀,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形成的,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后,在獲取能源資源贏得便利生活的同時,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忽略了可持續發展,導致生態系統失衡,全球生態環境問題持續惡化。人們在日常生活生產中,使用大量易產生氟氯氫的化合物,導致南極上空臭氧層出現破洞,造成某些物種滅絕、糧食危機等問題。人口迅速增加、重工業飛速發展、人們對熱帶雨林的濫砍亂伐,致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引起全球溫室效應,從而導致海平面上升,造成許多臨海國家和地區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環境威脅。含硫物質的大量燃燒,機動車尾氣的排放,增加了空氣中的酸性物質,導致多個地區遭受酸雨侵蝕,不僅造成經濟損失,也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重工業工廠排放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和雜物,對水資源造成嚴重污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構成極大的威脅。在生產生活過程中,人們對珍稀動物肆意捕殺,對自然資源任意索取,導致生物多樣性銳減、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問題。一系列環境問題帶來的危機,使得全球環境治理刻不容緩。
“赤字”最初是財政上的概念,指入不敷出,將其用到全球治理上,形象描繪了當前全球問題上升而治理能力下降的欠缺狀態。〔1〕隨著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既有的全球環境治理機制與實踐已經無法滿足治理的現實需要。全球環境治理赤字主要存在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治理的體制機制不完善,影響了各國共同改善生態環境的合作。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改革與創新全球治理制度已成為國際社會共識,各治理領域的制度均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改建、創建與重建過程?!?〕現行的以西方國家為主導的環境治理體系,依舊不能有效應對全球環境治理問題。不同陣營的差異性,導致全球環境治理體制機制過于零散,缺乏有效整合,對主體的約束力度有限。另一方面,在治理主體多元化下,主體利益沖突凸顯。新興國家的崛起,沖擊了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全球治理體系。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環境治理過程中,具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導致全球治理實施效率低下。
在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導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中,發展中國家在治理過程中難以享有公正待遇。由于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的差別,各國經濟實力、科技能力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差異性。發達國家首先進入工業發展階段,在發展過程中,排放了大量污染物質,過度開采資源能源,導致生態環境問題加劇,是造成全球生態環境惡化的始作俑者。目前占人口比例較少的發達國家仍然繼續消費大量資源,發達國家占世界24%的人口卻消耗了67.5%的世界資源,發展中國家占世界76%的人口僅消耗占世界資源的32.5%;發達國家人均標準能源消耗量高達28噸,而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標準能源消耗量只有0.5噸。〔3〕隨著新興國家的崛起,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導的傳統治理格局正在變化,發達國家為了維持自身的主導地位,拒絕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并且把污染嚴重且不可持續的重工業轉移到第三世界,導致發展中國家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球環境治理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在這一領域形成了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的理論體系。這一新的全球環境治理觀,以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為治理目標,主張各盡所能、合作共贏、包容互鑒、共同發展的治理原則,倡導奉行法治、公平正義的治理價值。在治理的目標訴求、基本原則和價值規范三個維度,實現了對傳統的全球環境治理范式的全面超越。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在生態領域主張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這也成為習近平全球環境治理觀在治理目標層面的內涵,為解決全球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時代難題指明了方向。一方面,習近平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應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4〕改善全球生態環境是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各國應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理念,對自然環境心懷感恩,共同減輕對自然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傷害,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明社會。全球生態環境的改善需要各國人民積極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生產生活方式,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沖突,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
另一方面,習近平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應“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 〔5〕人是自然界的產物,自然界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人們在生產發展過程中,忽視了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對自身的發展造成了許多限制。尊崇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身,建設生態文明就是更好的造福人類。各國還應堅持以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代替傳統的粗放型生產發展模式,積極實現發展與保護共存的綠色發展道路。
習近平全球環境治理觀在治理原則層面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內涵,它們為化解全球環境治理的嚴重赤字創造了條件。一是“各盡所能、合作共贏”的原則。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習近平提出,“我們應該創造一個各盡所能、合作共贏的未來。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如果抱著功利主義的思維,希望多占點便宜、少承擔點責任,最終將是損人不利己?!薄?〕一方面,各國應該秉持各盡所能的原則,在治理過程中,應根據國家的整體實力和實際能力,對全球生態環境治理做出相應的貢獻。另一方面,在時代發展背景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各國應該秉持合作共贏的原則,聯手共同解決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發達國家相較于發展中國家,較早開始工業革命,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已成事實,難以推諉;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科技水平落后,難以發展節約型經濟模式,對生態環境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因此,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應該同舟共濟、相互合作,共同為改善全球生態環境做出貢獻。
二是“包容互鑒、共同發展”的原則。習近平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提出,“我們應該創造一個包容互鑒、共同發展的未來。”〔7〕一方面,全球環境治理應該堅持包容互鑒的原則,倡導和而不同,加強彼此交流與學習,增進國際對話與協商,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以更好地應對全球生態環境問題。另一方面,全球環境治理還應堅持共同發展的原則,將環境治理與經濟發展相結合,讓發展的成果惠及世界各國人民。習近平指出,“實現共同發展是各國人民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人民的普遍愿望?!薄?〕治理全球生態環境,需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相互借鑒,各自尋找最適合本國國情的應對之策,在此基礎上實現共同發展。
在治理的價值規范層面,習近平全球環境治理觀倡導“奉行法治、公平正義”,從而為解決全球環境治理的公正缺失問題奠定了基礎。針對全球環境問題,習近平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提出,“我們應該創造一個奉行法治、公平正義的未來?!薄?〕在全球環境治理中,各國應奉行法治,完善法律法規,提高國際法的地位,推動環境治理法治化,為治理提供法治保障。同時,各參與主體有責任和義務維護國際法權威,推動法治建設平等化,堅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在全球環境治理中,各國還應堅持公平正義的價值規范。1992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的第四條正式提出“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0〕這一原則仍然符合當今時代發展需要,是全球環境治理規范的重要內容。以發達國家為主的不可持續性發展的生產和消費方式,是造成全球環境不斷惡化的主要原因。目前發達國家依舊消耗世界一半以上的資源,人均排放量遠超發展中國家。因此在全球環境治理過程中,發達國家應在遵守國際法的基礎上,承擔更多的責任。
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在生態向度的具體方案,習近平全球環境治理觀為解決全球生態環境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在現實層面和理論層面均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有利于改善環境狀況。當前全球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根源在于經濟的不可持續發展。習近平全球環境治理觀有利于各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摒棄以犧牲自然環境,換來經濟收益的錯誤理念。正如習近平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所提出的,“我們要追求全面的發展,讓發展基礎更加堅實。要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實現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薄?1〕各國在利用自然資源的過程中,應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降低對資源能源造成的消耗,減少不必要的生態環境破壞。
第二,有利于解決治理赤字。習近平全球環境治理觀所提倡的治理原則,為解決環境治理赤字提供良好思路。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雖然具有不同的訴求,但應該堅持求同存異,在各具特殊性的基礎上尋求最大的利益共同點。習近平全球環境治理觀有利于各國認清生態環境是全球性問題,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實現封閉的保護與孤立的發展。各個國家應該相互支持,共同推進全球環境治理發展,實現合作共贏,保護共同的家園。
第三,有利于協調南北關系。針對全球環境治理中的公正缺失,習近平提除了奉行法治、公平正義的治理價值,這有利于改變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全球生態環境治理模式。全球生態環境的改善,需要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共同推進,而發達國家需要承擔更符合其能力的責任。正如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指出的,“各締約方應當在公平的基礎上,并根據它們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的能力,為人類當代和后代的利益保護氣候系統。因此,發達國家締約方應當率先對付氣候變化及其不利影響。”〔1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既要相互幫助、齊心協力應對全球生態環境問題,又要在治理實踐中注重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的南北關系,實現全球環境治理的良善價值。
第一,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生態文明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習近平全球環境治理觀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人與自然界通過生產活動逐漸聯系起來的理論觀點,并創新性地提出了“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13〕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身,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的發展。習近平全球環境治理觀,揭示了人與自然的發展是相得益彰的關系,人在自然提供的生活環境中,才能得到更全面的發展;主張人們在實踐活動中,加強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更好的實現自然與人共同發展。
第二,弘揚了中國傳統生態文明思想。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思想?!疤烊撕弦弧笔侵袊鴤鹘y哲學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精華。〔14〕“道法自然”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的自然法則。這些傳統思想的重要價值,在現代工業發展過程中逐漸體現。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全球環境治理之中,既創新了環境治理理念,又弘揚了傳統生態文明思想。
第三,超越了西方全球環境治理理念。傳統的西方全球環境治理理念重視權力問題,秉持零和博弈的理念。大國一直非常關注集體行動中參與各方比較權力的大小以及權力結構問題?!?5〕對于新興國家的崛起,西方發達國家認為這是一種威脅,所以利用自身優勢,對之進行一系列的阻撓,以此來鞏固自身的主導地位。習近平全球環境治理觀倡導公平、正義的治理價值,主張在全球生態環境治理格局中,各國享有平等待遇,沒有高低之分,在制定體制機制過程中,各個國家應該包容互惠、兼收并蓄、摒棄零和博弈的思想。這是對西方全球環境治理理念的根本性超越。
習近平全球環境治理觀,為解決全球生態環境治理問題提供 新的思路,要推動這一頂層設計的落實,需要探索具體的實踐路徑。在全球環境治理中,實踐習近平全球環境治理觀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習近平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堅持對話協商”?!?6〕在全球環境治理過程中,各國建立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伙伴關系,堅持對話交流、協商溝通、增進共識,以推進治理體系的發展完善,保障治理機制的有效實施。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歷史和現實給我們的啟迪是,溝通協商是化解分歧的有效之策,政治談判是解決沖突的根本之道?!薄?7〕面對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各國應加強對話協商,互相取長補短,在交流互鑒中實現環境治理與共同發展。
在全球環境治理過程中,各國的主權和尊嚴都應該得到平等的尊重,應堅持平等參與、共同協商。習近平指出,“縱觀近代以來的歷史,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主權平等是數百年來國與國規范彼此關系最重要的準則,也是聯合國及所有機構、組織共同遵循的首要原則?!?〔18〕各國還應堅持共建共享、攜手并進,共同應對全球生態環境問題。全球生態環境問題具有跨國性,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單獨應對,也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逃離其危害與影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應該聯起手來,共同改善全球生態環境。
當前全球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實施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全球環境治理的重要途徑。習近平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生態建設方面,應堅持“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19〕各國應努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最大程度減少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各國還應推進循環發展,保障資源節約,促進循環利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產業,實現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
習近平全球環境治理觀,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為解決全球生態環境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相互依存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生態環境危機越來越成為各國面臨的共同威脅。面對全球生態環境持續惡化,以及環境治理赤字嚴峻和公正缺失等問題,各國需要共同努力,將這一全球環境治理觀的新方案落到實處。
〔參 考 文 獻〕
〔1〕 張程.治理赤字的思想根源及化解之道〔J〕.紅旗文摘,2017,(17):32-35.
〔2〕 盧靜.當前全球治理的制度困境及其改革〔J〕.外交評論,2014,(01):107-121.
〔3〕〔14〕 全球環境治理內涵及趨勢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223-224.
〔4〕〔5〕〔8〕〔9〕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習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的報告摘登〔N〕.人民日報,2017-10-19(02).
〔6〕〔7〕〔10〕〔11〕〔13〕 習近平.攜手構建合作共贏、公平合理的氣候變化治理機制——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15-12-01(02).
〔12〕 The 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EB/OL〕.UNFCCC, https://unfccc.int/files/essential_background/background_publications_htmlpdf/application/pdf/conveng.pdf.
〔15〕 Arthur Stein. Coordination and Collaboration: Regimes in an Anarchic World 〔J〕.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82(2):299-324.
〔16〕〔17〕〔18〕〔19〕 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N〕.光明日報,2017-01-20(02).
〔責任編輯:侯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