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盼盼


[摘要] 目的 觀察與分析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治瘢痕的療效。 方法 對該院2017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瘢痕患者進行篩選,方便選擇82例患者作為該次研究對象,數字法隨機分為兩組,兩組病例數一致。對照組患者采用皮膚磨削術治療,研究組采用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治療。觀察與比較兩組治療總有效率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結果 研究組治療顯效18例、有效21例、無效2例;對照組治療顯效14例、有效19例、無效8例;研究組總有效率39例(95.12%)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效率33例(80.4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926,P<0.05);研究組出現色素沉著1例、紅斑0例、色素脫失0例,對照組出現色素沉著4例、紅斑2例、色素脫失3例,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例(2.44%)明顯低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7例(17.0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725,P<0.05)。 結論 使用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治療瘢痕的療效確切,且治療安全性更高。
[關鍵詞] 瘢痕;二氧化碳點陣激光;色素沉積;療效
[中圖分類號] R816.9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6(a)-0068-03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Carbon Dioxide Lattice Laser in the Treatment of Scars
QIU Pan-pa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Zaozhuang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Hospital, Zaozhuang, Shandong Province, 277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carbon dioxide lattice laser in the treatment of scars. Methods The scar patients admit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July 2018 were convenienty selected. 82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number method was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the same number of case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kin abrasion, whil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arbon dioxide lattice laser.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in the study group was markedly effective in 18 cases, 21 cases were effective, and 2 cases were ineffective.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in 14 cases, 19 cases were effective, and 8 cases were ineffective. 33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80.49%),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926, P<0.05); 1 case of pigmentation, 0 cases of erythema, 0 cases of pigment loss in the study group, 4 cases of pigmentation, and 2 cases of erythema, 3 cases of depigmentatio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1 case (2.44%)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 cases (17.07%),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3.725,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carbon dioxide lattice laser in the treatment of scars is definite, and the treatment is safer.
[Key words] Scar; Carbon dioxide lattice laser; Pigmentation; Curative effect
瘢痕是受創皮膚修復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是肉芽組織經改建成熟形成的纖維結締組織。瘢痕比較影響美觀,尤其是對愛美女性而言,面部瘢痕給不少女性帶來了沉重的心理壓力。瘢痕的治療較為棘手,如何更有效地治療瘢痕一直是臨床研究的熱點。得益于激光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發現點陣激光治療瘢痕有著良好的效果,給廣大瘢痕患者帶來了福音[1]。既往治療瘢痕主要采用化學剝脫術、皮膚磨削術等修復皮膚,雖然治療效果肯定,但治療后色素沉著,此外,可能會發生感染等并發癥情況,影響最終療效,在臨床應用中受到較大制約[2]。為了探討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治瘢痕的療效,該文對該院2017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瘢痕患者,方便選擇82例,數字法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皮膚磨削術治療)、研究組(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治療)病例數一致,進行了對照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瘢痕患者82例患者作為該次研究對象,數字法隨機分為兩組,兩組病例數一致。該研究已經倫理會批準,并家屬知情同意。納入標準:Fitzpatrick皮膚分型在Ⅱ型及以上;無增生性瘢痕史;瘢痕周圍皮膚未感染者;臨床資料完整;依從性良好。排除標準:半年內接受過激光、化學剝落等方法治療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凝血功能障礙者;近期使用過維甲酸類藥物;妊娠期與哺乳期女性。研究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最小年齡為18歲, 最大年齡為34歲,平均年齡為(24.17±2.04)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為(2.03±0.52)年;Fitzpatrick皮膚分型Ⅱ型13例,Ⅲ型21例,Ⅳ型7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最小年齡為19歲, 最大年齡為37歲,平均年齡為(24.83±2.01)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為(2.16±0.41)年;Fitzpatrick皮膚分型Ⅱ型14例,Ⅲ型21例,Ⅳ型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皮膚磨削術治療,患者取仰臥位,常規鋪設消毒巾,使用2%利多卡因在眶下孔等位置進行麻醉,使用5%利多卡因進行局部浸潤麻醉。使用磨頭磨削皮膚的表淺瘢痕,注意不同部位的磨削手法。之后,使用生理鹽水沖洗創面與磨頭,擦拭后清潔創面,手術結束。患者術后均使用了無菌敷料,等到創面愈合后敷料自行脫落。
研究組采用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治療。患者取仰臥位,常規鋪設消毒巾,使用5%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封包1 h[3-4]。手術前去除表面麻醉藥,消毒后使用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治療。參考治療患者的皮膚性質以及瘢痕程度設置參數,采用三角形等光斑對瘢痕區域進行掃描,治療中避免多次重復掃描相同區域,間隔40 d再次治療,共治療4次。術后叮囑患者注意防嗮,涂抹金霉素眼膏。
1.3? 評價標準
觀察與比較兩組治療總有效率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療效判定標準:治療后,超過60%瘢痕皮損修復,外觀與治療前相比改善明顯視為顯效;治療后,30%~60%瘢痕皮損修復,瘢痕區域美觀性有所提高視為有效;治療后尚未達到以上標準的視為無效[5]。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方法
通過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兩組臨床資料。計數資料采用頻數與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良反應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皮膚損傷在愈合過程中,膠原蛋白非代謝機能處于亢進狀態,造成膠原纖維過度增生出現瘢痕。可以說,瘢痕是創傷愈合的必然產物,當皮膚創傷程度較輕,僅累及表皮或真皮淺層,毛囊等組織的上皮細胞開始修復,最后傷口可完全性修復;當皮膚損傷累及真皮深層,則會大概率出現膠原蛋白合成與降解失衡,出現瘢痕性修復現象[6-7]。瘢痕形成大多是由于深Ⅱ度以上的外傷、感染、張力、部位、家族傾向等。此外,在手術治療過程中,手術損傷也可能致使手術者出現瘢痕,這是因為手術損傷表面的纖維蛋白原是一種可溶性蛋白,其能夠與凝血酶反應聚合形成纖維蛋白單體。這一聚合物在長時間停留后容易與部分凝血因子發生反應,由最初的不溶性變為可溶性[8]。在這一過程中膠原蛋白合成代謝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使膠原纖維過度增生,最終形成瘢痕。還有專家在研究中指出,在手術應激反應作用下,皮膚組織中的上皮細胞可轉化為纖維細胞,在這一過程中可能出現過度分化的情況,致使Ⅱ型間充質細胞上皮化,另有部分細胞轉化后還可以與其他細胞合成,產生的細胞外基質會使結締組織結構以及上皮細胞形態學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誘發瘢痕[9]。
目前,瘢痕治療包括非手術治療與手術治療,前者更為常見。非手術治療主要包括硅酮制劑等藥物治療、糖皮質激素瘢痕注射治療、激光治療等,硅酮制劑等藥物治療使用便捷、無明顯不適感,但起效較慢;糖皮質激素瘢痕注射治療起效較快,治療效果明顯,但患者治療后容易出現色素沉著、女性患者月經不調等不良反應;激光治療可以有效促使瘢痕軟化、減少色素沉著,優勢明顯。皮膚磨削術是瘢痕手術治療方法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又被稱為“擦皮術”,對表皮以及真皮淺在人為控制下進行磨削,依靠表皮內基底層細胞和靠近基底層的棘細胞等修復,創面愈合過程中使皮膚表面組織發生變化。既往研究表明[10-11],皮膚磨削術對于較淺程度瘢痕以及細小皺紋等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患者在術后可能會出現明顯的皮膚紅腫、灼熱感與疼痛感,術后一段時間內進食、說話會受到影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鑒于傳統藥物、糖皮質激素注射治療以及手術治療的不足,在激光治療技術進步情況下,越來越多瘢痕患者選擇激光治療。
激光治療可以分為強脈沖光、二氧化碳激光、脈沖染料激光、等離子激光、鉺激光治療,其中強脈沖光在生物在生物刺激作用下達到嫩膚、去除痤瘡印記、瘢痕的效果;脈沖染料激光主要借助光熱解封閉血管,達到治療酒糟鼻等疾病的效果;等離子激光主要通過射頻技術重構皮膚組織達到祛斑、除皺等目的;二氧化碳激光借助組織汽化松解瘢痕,促進瘢痕部位皮膚組織重構,達到修復瘢痕的目的。超脈沖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是參考局部性光熱作用,掃描中通過激光微束剝離部分表皮,并通過熱損傷促使周圍真皮組織中的膠原收縮、形成新的膠原蛋白基質,引發膠原重排。與皮膚磨削術等手術治療相比,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治療可以減少對微孔周圍皮膚的破壞,而且對不同面積、深度的瘢痕適用性良好,患者治療副作用小、療效顯著。雖然一些患者在接受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治療后出現了色素沉積與紅斑等不良反應,但經過對癥治療后可以消退,且患者治療后恢復加快,使患者能夠盡快投入到正常工作與日常生活中,患者治療依從性較高。皮膚磨削術對患者皮膚組織損傷較大,一些患者受護理、個體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出現炎性反應,傷口愈合較為緩慢,且色素沉積消退時間較長、消退難度加大。在應用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治療瘢痕時,還可以與硅酮凝膠、微針療法等聯合治療瘢痕,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在該研究中,研究組治療顯效18例、有效21例、無效2例;對照組治療顯效14例、有效19例、無效8例;研究組總效率39例(95.12%)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效率33例(80.49%)(P<0.05);研究組出現色素沉著1例、紅斑0例、色素脫失0例,對照組出現色素沉著4例、紅斑2例、色素脫失3例,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例(2.44%)明顯低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7例(17.07%)(P<0.05)。在侯智慧等人[12]研究中,實驗組總效率82.5%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7.8%(P<0.05),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使用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治療瘢痕的療效確切,且治療安全性更高。
[參考文獻]
[1]? 韋志遠, 傅重陽, 金嵐. ResurFX1565nm非剝脫點陣激光治療早期切口疤痕的療效觀察[J]. 激光雜志, 2018, 39(6):109-110.
[2]? 蔡杏儀,張方布.超脈沖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治療痤瘡瘢痕的臨床觀察[J].皮膚病與性病,2019,41(5):711-713.
[3]? 張文姝. 點陣激光聯合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治療痤瘡疤痕的療效觀察[J]. 皮膚病與性病, 2018(3):401-402.
[4]? 陳芳, 尚福泰. 超脈沖二氧化碳點陣激光聯合果酸交替治療痤瘡瘢痕的效果分析[J]. 中國醫療美容, 2018, 8(5):57-60.
[5]? 陳海燕, 韓春雷, 葉衍寧, 等. 復方槐花補骨脂酊聯合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治療穩定期肢端型白癜風的療效觀察[J]. 中國基層醫藥, 2019, 26(7):848-851.
[6]? 王占想, 易順強, 劉麗. 二氧化碳點陣激光聯合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頑固性甲周疣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 2019, 27(5):75-76.
[7]? 邱實, 宛利民. 2 940 nm點陣激光聯合局部封閉治療增生性瘢痕療效評價[J]. 安徽醫藥, 2019, 23(4):795-796.
[8]? 行敏, 趙鳳梅, 吳潔, 等. CO_2點陣激光聯合紫草治療增生性瘢痕臨床療效及對血清中VEGF的影響[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8, 32(1):110-114.
[9]? 劉懿. 二氧化碳點陣激光美容治療皮膚病的臨床效果分析[J]. 系統醫學, 2018, 3(7):95-97.
[10]? 徐泓, 張昇華, 張愛珍. 超脈沖CO2點陣激光聯合微針療法治療痤瘡凹陷性疤痕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療美容, 2018, 8(5):54-56.
[11]? 巫聰萍. 超脈沖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治療痤瘡瘢痕的臨床分析[J]. 特別健康, 2017, 5(14):205.
[12]? 侯智慧, 谷明娟. 超脈沖CO2點陣激光治療面部燒傷后增生性瘢痕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醫療美容,2018,8(6):64-67.
(收稿日期:20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