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凱

【摘要】目的 研究在綜合護理中,靜脈留置針的并發影響。方法 選擇2018年4月~2019年4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2個病區行靜脈留置針的100例患者當做對象,其中1病區的50名患者是觀察組,2病區的50名患者是對照組。兩組均用到了常規護理干預技術,觀察組還受到了綜合性護理干預,最后對比兩組的并發癥情況與護理滿意度。結果 對照組的靜脈留置針并發癥出現幾率遠超觀察組,有統計學參考意義(P<0.05)并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也比對照組要高,患者幾乎沒有投訴,有統計學參考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能夠有效控制預留靜脈留置針的并發癥,保障患者舒心,減少糾紛發生。
【關鍵詞】綜合護理;靜脈留置針;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1..01
靜脈留置針是如今靜脈注射最常見的方法[1]。靜脈留置針一般有著很長的留置時間,許多患者沒有良好的管理能力、護理能力[2]。所以有可能會出現并發癥,對治療影響不好,甚至有可能會增加病重患者治療成本。所以治療期間必須做好護理干預[3]。本文的研究就是針對綜合護理在靜脈留置針各種并發癥預防上的體現。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4月~2019年4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2個病區行靜脈留置針的100例患者當做對象,其中1病區的50名患者是觀察組,2病區的50名患者是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有27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年齡在23~71平均年齡為(47±2.10)歲。留置針的治療時間長度為4~19 d,平均時間8.25±3.14)d。對照組有25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年齡29~67歲,平均(39.21±3.5)歲。留置針的治療時間長度為4~19 d,平均時間8.14±3.53)d。一般資料的對比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次所有患者都提前了解了研究,簽署了之情同意書,并做好了各種精神異常、低蛋白血癥患者的排除。
1.2 方法
對照組選擇常規護理,患者接受留置針的時候,告知留置針輸液注意事項和優勢。輸液前,提前做好藥物劑量、藥物名稱核對。告訴患者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使其能夠做好心理準備。
觀察組采用的是綜合護理干預方法。在患者入院以后,醫護人員展開和患者交流、溝通,幫助患者對靜脈留置針、自身疾病情況有全面了解。護理細節方面,皮膚的消毒范圍是8 cm×8 cm。完成穿刺后,使用無菌透明保護膜進行固定。在穿刺中控制好針腳度,一般在15~30°,要慢一點進針。控制好血管和套管接觸面積,以免液體滲透情況出現。
1.3 觀察指標
主要是觀察患者在治療期間的靜脈炎、導管阻塞、皮下水腫、液體滲漏并發癥。出院前的1d分發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從多個角度評價護理是否滿意。最后做好兩組的投訴統計。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并發癥情況
從表1可以看到。觀察組靜脈留置針的并發癥發生情況遠低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滿意度評分
其中觀察組的護理評分為90~100分,平均分為(97.45±1.74)分,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0~95分,平均分(92.15±1.14)分。可以看到患者對于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要高出許多,有統計學意義(t=12.131,P=0.000)
2.3 投訴發生率比較
本次觀察組沒有護理投訴,而對照組有6例投訴,投訴發生率為12%,觀察組的投訴率比對照組低,有統計學意義(x2=4.121,p=0.047)
3 討 論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并發癥明顯較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能夠減少并發癥。并且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的表現也要更好,投訴率比對照組要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綜合護理的意義很大,能夠讓醫患之間建立更好的關系。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是控制并發癥出現,和諧醫患關系,減少糾紛的有效辦法。
參考文獻
[1] 張月紅,王 榮.欣皮固導管固定裝置在精神科輸液中固定靜脈留置針的應用效果[J].國際感染病學(電子版),2020,9(02):92.
[2] 甄樂鋒,陳曉明,王金重.靜脈留置針自制負壓系統在乳腺癌術后皮下積液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0,33(06):93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