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芬 方婷婷



【摘要】目的 研究急診剖宮產手術即時心理護理干預措施的效果。方法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間在本院進行急診剖宮產手術的產婦104例分為兩組,對照組52例實施常規產科護理,觀察組52例聯用即時心理護理。將兩組的心理情緒評分、心率、血壓、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對。結果 觀察組產婦術后的SAS評分、SDS評分以及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產婦術中15 min的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急診剖宮產手術護理中對產婦實施即時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改善其負面情緒,減少心理應激反應和并發癥,可為母嬰安全提供保障。
【關鍵詞】急診;剖宮產;手術;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0..02
剖宮產是常見的產科分娩手段,其適用于難產、存在嚴重妊娠并發癥或合并癥的產婦中。急診剖宮產手術是在母嬰生命安全受到危險時進行的緊急終止妊娠的措施,其危險性大于擇期剖宮產手術,會導致孕婦出現生理及心理上的應激反應[1],嚴重者會出現精神失常、不配合手術的情況,進而增加并發癥、死亡情況的發生;另外產婦存在嚴重的心理應激狀況,此時應積極安撫產婦的情緒,以促進急診剖宮產手術順利完成。即時心理護理是一種根據人們心理波動立即采取相應干預措施的護理模式,本文對該模式應用在急診剖宮產手術護理中的效果進行分析,以常規產科護理為對照,特擇取104例行急診剖宮產手術的產婦進行對照研究。具體內容見正文闡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間在本院進行急診剖宮產手術的產婦104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例數相同的兩組。
納入標準:①所有產婦均符合剖宮產指征,均行急診手術;②所有產婦術前檢查顯示凝血功能正常;③所有產婦意識清楚且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存在器質性疾病、惡性腫瘤的產婦;②存在心理疾病的產婦。
對照組(n=52):年齡最小值22歲,年齡最大值36歲,年齡平均值(27.65±1.49)歲。孕周為36~40周,平均孕周為(38.22±0.98)周。
觀察組(n=52):年齡最小值23歲,年齡最大值38歲,年齡平均值(27.74±1.54)歲。孕周為36~41周,平均孕周為(38.30±1.01)周。
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存在均衡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產科護理。快速為產婦建立靜脈通道以及進行產檢,將剖宮產的相關知識告知產婦,對相關器械設備、藥品準備情況進行檢查,對產婦的血糖、血壓等情況進行檢查并進行控制;術中密切協助醫生完成剖宮產手術。
觀察組:聯用即時心理護理。①術前評估:手術室護士在拿到產婦的剖宮產急診手術通知單后,結合醫生對產婦的診斷結果對產婦的危急狀況程度進行即時評估,特別是關注產婦的心理波動。②入室評估:在產婦進入到手術室后,手術室護士對其身份信息進行核對,做好用藥評估、疼痛評估,密切監護產婦的生命體征。手術室護士加強與產婦的溝通,對其心理狀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如手術室護士在產婦麻醉前即刻分析產婦的性格、心理特點,以簡潔的語言介紹典型案例以及剖宮產注意事項,讓產婦緩解自身負面情緒,增強對醫護人員的信賴,并積極配合臨床操作;針對部分產婦出現較大心理波動的情況,護理人員運用良好的溝通技巧同其進行良性交流,讓產婦充分了解到健康的心理狀況、積極的配合對剖宮產手術成功率的重要性,以促進胎兒順利娩出。針對因緊張、焦慮等情緒引起的呼吸急促,指導其進行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③手術期間的護理:在產時由于分娩疼痛等因素的影響,產婦會出現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以提高產婦舒適度為目的,實施相應的舒適護理,以緩解產婦的疼痛,減輕負面情緒。④術后即時心理護理:術后即時評估產婦的心理狀況,重點關注術中出現心理波動、特殊情況的產婦,與病房護士進行交接時告知其心理護理重點,后續由病房護士對產婦進行心理干預。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兩組產婦術前、術后的心理情緒(焦慮、抑郁)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估,臨界值分別為50分、53分,分值越高于臨界值,提示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
(2)在術前、術中15 min時對兩組產婦的心率、血壓進行檢測。
(3)統計兩組產婦出現的并發癥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將臨床資料錄入到SPSS 21.0統計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以(x±s)、[n(%)]的形式表示,進行t檢驗、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實驗結果
2.1 心理情緒評分
觀察組產婦術前的心理情緒評分相較于對照組區別較小(P>0.05);觀察組產婦術后的心理情緒評分明顯比對照組低,且兩組數據均與術前評分存在差異,P<0.05。見表1所示。
2.2 心率、血壓
術前兩組產婦的心率、血壓水平對比差別不大(P>0.05);術中15 min時,觀察組產婦的心率、血壓水平均比對照組低(P<0.05)。詳細數據如表2所示。
2.3 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產婦的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顯著更低(P<0.05)。如表3所示。
3 討 論
產婦在妊娠期階段最大的心愿是平安生產,但對于急診產婦而言,突然進行剖宮產手術會導致其出現強烈的負面情緒,且急診剖宮產手術產婦在無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進行手術,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另外手術作為應激源,也會導致產婦出現心理波動和生理波動[2],均會增加手術風險,影響術后預后效果,因此對此類產婦進行心理干預十分必要。
術前對產婦心理狀況進行即時評估,有助于制定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措施;產婦在進入手術室后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會出現焦慮、抑郁情緒,承受著分娩疼痛、擔憂胎兒安全的雙重壓力,迫切需要接受相應的治療護理;存在強烈應激狀態的產婦由于交感神經興奮會出現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疼痛閾值下降等生理應激反應[3],存在躁動不安、配合度差等情況,進而導致麻醉處理風險、難度增加[4],影響麻醉工作、手術的順利進行,且持續的負面情緒會增加產婦對疼痛的敏感性以及對鎮痛藥物需求量[5],而本次研究中手術室護理人員根據影響產婦狀態的相關因素以及心理波動在手術過程中對產婦實施個體化的即時心理護理,能使產婦正確認知剖宮產以及良好心理狀態的重要性[6],并能夠減輕產婦的疼痛度,盡量消除危險因素,促使產婦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配合手術操作,促進手術順利以及成功率的提高[7]。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產婦術后的心理情緒評分以及術中15 min的心率、血壓均比對照組更優,且并發癥更少,提示即時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緩解產婦負面情緒,改善應激狀態,進而能夠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即時心理護理適合推廣應用在行急診剖宮產手術的產婦中。
參考文獻
[1] 匡衛紅.個體化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對剖宮產產婦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8,24(33):45-47
[2] 宮 卓,馬彩蓮,李曉梅.精細化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產婦康復及產科護理質量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0):115-119
[3] 鐘昌惠.擇期剖宮產手術護理中心理護理的價值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16):194-195
[4] 趙 潔,陳瑋潔.急診剖宮產手術即時心理護理干預措施的探討[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5):147-148
[5] 岳睿博.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在剖宮產產婦護理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5):915-916
[6] 溫五二,張海瑞,韓曉貞.手術室心理護理對剖宮產患者術前焦慮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8):157-158
[7] 楊 彤.剖宮產患者行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22):4291-4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