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東
隨著社會建設和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農業生產活動中推廣電子信息技術應用成為農業生產高速發展的關鍵。其可以更好的提高農業產能效率,且人力資源投入更少,降低了勞動成本。農業機械中有效利用電子信息化技術,可以引導農業生產實現智能化、高效化,是農業發展的最終目標和方向。
一、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應用中的現狀
當下,電子信息化正邁步進入農業機械生產領域,但大部分信息化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仍局限于對天氣的預報及對農業的網絡宣傳。對于農業機械中電子信息應用積累的經驗相對國外來說仍十分有限。而農業機械對我國農業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實現電子信息化技術在農業機械領域的應用是大勢所趨也是當前提升我國農業全面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
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相對傳統技術效果更好,可我國農業對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研究不足,農業機械化領域上又需要巨額投資,配備專業的研究團隊,這對農業產業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壓力。我國農業大多以個體戶為主,無法滿足上述農業機械結合信息技術的客觀條件。主觀上因為實際操作困難,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不利于農業整體產業的進步。農業企業對信息技術了解不足,信息技術及電子技術無法實現有效、高效的結合,企業不注重研究信息的收集、儲存及交換等過程。導致農業在和信息技術產業相融合的時候,最重要的信息數據無法得到高速有效的傳達,無法在農業方面發揮應有的高效的特性,挫傷行業融合的積極性。
現今信息技術高速發展,電子信息技術朝著各行各業邁進已成為主流。但是因為農業方面信息的局限性,導致一些地區很少報道農業信息技術的發展動向,農業勞動者無法準確得到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資料,是我國農業和信息技術行業融合滯后的一大原因之一。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將電子信息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中,是提升農業生產力行之有效的方法。為此,將信息推廣,使更多農業從業者了解電子信息技術,利用電子信息技術構建起來的農業機械生產、農業機械使用,是農業現代化發展前進的道路。當今很多學者已經認識到在農業機械中融入、應用現代化電子信息化技術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的重要性。
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升可以使人力在農業生產中投入減少,有效降低勞動者的生產成本;而且在此基礎上可以發展農業機械的管控智能,輔助提高農業機械化生產的效率。在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的同時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益。總之,我國電子信息化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仍存在諸多問題,且目前的一些成果相對于一些農業行業已經完成轉型的國家還相對落后,要讓農業機械和農業生產達到真正的智能化、高效化就要正視目前所存在問題。
二、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措施
現代化農業的基礎是電子信息技術。電子信息技術將農業機械和微型計算機互相連接起來,實現了系統間信息的傳遞與交流,從而為分析管理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分析管理程序,網絡終端儲存著越來越多的農業數據,農業工作者們可以輕松的掌握農業生產中各類數據,更有針對性的遠程操控機械進行農業生產。如在播種施肥方面,傳統播種施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且對肥料最適填埋位置無法正確把握。通過分析管理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確定各類植物根系深度,找到最適施肥深度,實現作業精準化。
農業機械的智能化離不開電子裝備,配備了電子裝備的農業機械才可以融入電子信息化體系中。如將監控系統配備在農業機械中,通過微型智能計算機的自我調控,實現農業作業智能化、自動化。如近年來興起的蔬菜大棚,以人工作業為主。農戶需要根據大棚內光照、適度、溫度等因素調節大棚遮蓋面積。通過安裝監控系統,計算機可根據事先規定的濕度、溫度等要素進行自動調節。實現大棚內的自動化管理。
三、農業機械和信息技術產業相結合,提升農業生產效益
信息統計技術可以對農業機械設備的信息進行管理,從而構建出適應本地農業的信息網絡系統。這一技術主要包含了業務數據、應用、管理三個層面的結構。通過業務數據服務,可以有效的處理農業數據,保證各類數據保持一致,共同構成完整的數據體系網絡。通過應用服務可以完成對農業機械產生的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及發送。通過應用服務,農業用戶可以通過Web服務自主選擇所需要的信息,從而得到有效的經驗數據,使用戶在農業作業中走更少的彎路,使作業活動更高效、準確。通過業務管理服務,有效的組織與管理各類系統資源,實現業務數據、應用服務數據的互聯互通。從而決策者可以更好的制定相應條例,向農戶提供適當的政策優惠福利。有效指引電子信息化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和發展。使農戶的生產生活得到保障,更快的引進智能化農業機械,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農業生產過程中,應實現標準化及通用化。農業機械終端的型號應通過機械設備的類型進行確定。并借助CAN總線技術搭建合適的通信電路,最終在總線通信技術搭建的基礎上實現農業機械中總控制器可以同各類ECU交換信息,以此確保自動化的實現。如無人機植保時,控制終端與風力傳感器交換信息,可以分析出噴灑農藥的最佳路線,使霧化有效率提升,節省植保費用,提升植保效率。
在實現通用化、農業機械電子化過程中,可以和各類軟件、硬件更好的融合,使其擁有更加優良的兼容性,在使用中減少因軟件和程序不兼容產生的問題。現階段電子信息化技術并未發展成熟,農業機械自動化需要人力的配合。在農業生產過程種難免出現智能計算機借助大數據仍無法處理的情況,因此必須應用人機接口技術。通過人機接口技術,改善人機交互友好性,提高人們對信息的利用水平,借助機械的高效性、準確性,加以農戶的作業經驗,加速農業產業發展。
我國的電子信息化技術隨著社會建設一起快速發展,對農業機械生產的影響也在不斷擴大。科技的進步,農業機械自動化,智能化工作是農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且電子信息化下的農業機械生產可以解放勞動力,大大增加農業生產效率,對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056001河北省邯鄲市農機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