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安
【摘要】隨著當今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教育教學工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地用于教育教學領域讓老師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多媒體教學能夠有力地改變傳統的單一的“教師—學生—教材”模式,能更好地把思想品德中的知、情、意、行四者有意的結合起來,為學生搭建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本文從信息技術在初中思想品德中的引用入手,談談個人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 ?初中思品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9-0025-02
新一輪的課程教育改革要求,教育要面向學生,教育要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思想品德課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現實性。想要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就必須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讓學生熱愛學習思想品德。而計算機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載體,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夠進一步的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國家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革中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教師要充分的利用錄音、錄像、電影、投影、電子計算機等設備的輔助教學增強教學的效果?!弊鳛橹袑W思想品德老師,如何在教學的每個環節上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已成為當前思想品德課急需要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下面談談如何在思想品德課中滲透信息技術。
一、使用信息技術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庇纱丝梢娨还澱n的導入非常重要。要想使一節課的導入良好,老師會盡可能的使用多媒體。例如老師使用電影短片錄音歌曲、短視頻、慕課、微課等等,這些內容的播放讓學生不由自主的引起興趣,以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如果教師在播放這些視頻材料之前先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看影視作品,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講解《有朋至遠方來》時我首先提出了兩個問題: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應該如何相處?然后播放歌曲《朋友》。學生在聽歌的過程中思考這兩個問題,效果很明顯。又如在講《抵制不良誘惑》這節課時,我給學生播放觀看有關“法輪功”毒害人民的視頻材料,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邪教對人民群眾的危害是多么巨大,從而教育學生在行動上遠離邪教,遠離對人民大眾的危害。多媒體導入新課,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刺激學生的感官細胞,從而讓學生受到更加深刻的教育。
二、使用信息技術突破思想品德教學的重點難點
思想品德教學的過程中,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由于受到學生知識水平的限制和思維能力的低下,存在“學生難學,教師難教”的現象。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要盡可能的想辦法解決這一難題,使用計算機教學就能解決這一難題。多媒體它具有將抽象的問題變為實際,通過圖文并茂,做到理論和現實的統一結合。例如在教《人不能選擇父母》這一節課時,學生對怎樣孝敬父母和長輩這一重點討論時意見分歧很大,可以說是眾說紛紜,很難把握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我是沒有直接給學生下定義而是展示PPT的一個問卷調查。1.你了解你父母親嗎?他們有什么樣的愛好?2.如果讓你選擇給父母做一件事情,你會選擇做什么?3.父母的所有的意見我們都必須采納嗎?通過這些問題的思考,很快的明白了,孝順父母不僅僅是從了解父母、關愛父母開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而且要有行動。言行一致更重要的是是非觀念,不能盲目的孝順,不過沒有前面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輔助,學生不會理解得如此之快。
三、使用信息技術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思想品德課主要以老師的教為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主體地位。教師教學的主要目標是為了能在考試中得到較滿意的成績為主,忽視了學生實踐性的培養,忽視了學生人格的塑造。所以它是不適合教育的發展,注定要被新的教學模式所代替。初中思想品德課是以“教學與德育回歸生活”為基本的教學出發點。強調學生要逐步擴展社會生活,讓課程教育要回歸到社會實踐性上來。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生活中總結提煉出課本中所學的知識。所以教師要在授課中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把課堂教學內容與社會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利用好多媒體的一些優勢,方便快捷地采集一些照片和視頻,生動形象地展現生活中的現實,使學生學習的內容更加貼近于現實生活。例如在學習《溫暖的家》時,我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Family短片公益廣告,讓學生能知道家的涵義,讓他們知道家是一個有愛的地方。然后展示了我自己在家里面照的一些照片,通過生活中一些瞬間的采集,讓學生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然后鼓勵學生積極的發言,把每個同學家里發生的故事分享給大家并且做成PPT給全班同學展現出來,讓大家一起感受家庭的溫暖和關愛。這樣的整合使得教學的活動由課堂之內擴展到課堂之外。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去關注生活、關愛社會。體現了思想品德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把知識和行動做到完美的統一。培養了學生關注內心、關注社會、關注他人的觀念、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健全人格的培養,體現思想品德課設置的主要目的。
四、使用信息技術創設獨特的教學氛圍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遍及到了各個方面。教師除了要求能掌握通過利用信息技術來豐富課堂的教學模式,還應當將信息技術融入到思想品德課堂的情境創設當中。由于信息技術具備聲形兼備和圖文并茂的特點,這就要求授課教師能夠融合多媒體視頻、語言、圖文、文字、動畫等各種多媒體形式為一體,能夠有效地化靜為動,來吸引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思想品德課程當中,應當適當地創設教學情境,融入信息技術的優點,來吸引學生對于課程的興趣和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全面的提高思想品德課堂的實效性。例如在人教版《做自尊自信的人》這一思想品德課堂時,為了營造良好、和諧的教學氛圍,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思想品德授課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通過在網絡中查詢與授課教學內容有關的主題視頻或音頻,在課堂中通過播放短視頻來營造學習氛圍和創設學習情境。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另一方面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使學生在思維上得到有效的開發。與此同時,為了保證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狀態,教師可以適當提出與課程相關的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討論和研究。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對于新課程的認識和理解,又可以培養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集體意識。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再例如,在人教版《走自立自強之路》這一課時,傳統的教師一般采用“滿堂灌式”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授課,這種固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無法集中課堂注意力,容易走神或是開小差。因此,教師應通過相關的信息技術,采用多種形式在課堂上向同學們展示與課程主題相關的英雄人物等事跡,使學生在學習其他人物事跡時,對于自立自強的含義有更深的了解,從而通過模范人物來樹立榜樣,使學生真正了解課程的內涵。同時,有效地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梢姡c傳統的情境創設相對比,信息技術融入到課堂情境創設當中,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進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五、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時事新聞播報
作為思想品德課上的關鍵組成部分,時事政治在思想品德課上所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因此,教師應當重視時事政治在思想課堂上的作用,在具體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開展的進程當中,教師應當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同時突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信息技術來對時事政治的內容進行教育。為了使學生對于新聞時事政治能夠有效的學習和應用,教師應當在開展新聞播報等活動上加大力度,以此有效推動時事政治教學的有效性,具體做法如下:第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搜集相關的時事政治熱點新聞,并指導學生對其收集的新聞內容進行內容上的整理和篩選,提高學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對于時事政治的關注興趣,進而能夠達到鍛煉學生的信息搜集的實踐能力。第二,根據學生所搜集的時事熱點新聞來研究學生的興趣領域。由于學生性格上的差異,學生在國際新聞、科技發展、娛樂新聞或是體育新聞上的關注側重點有所不同,因此,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興趣點,結合具體情況和學生的性格特征因材施教,鼓勵學生在收集相關資料的過程當中挖掘自身的優點。第三,在課堂的最后,教師應當做相應的總結,利用五到十分鐘的時間要求學生對于所總結的時事熱點新聞進行簡單的陳述,通過促進學生的交流討論來滿足學生在思想品德課程當中的表現欲,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六、使用信息技術來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在思想品德課堂當中,教師應當善于利用信息技術來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和思維能力,以此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在人教版《一年一度人代會》這一課程中,雖然課程的文字內容篇幅較小,但其課程所涉及到的知識面卻較廣。教師如若沒有對本課的知識點進行歸納,便會對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造成一定的難度。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對知識點一一復習,這種復習模式使得課堂時間較為緊促,學習效率又較低。為了解決傳統的學習方式的缺陷,教師應當結合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解決復習中所存在的問題,例如在《一年一度人代會》課堂中,教師通過播報與兩會相關的工作報告,使學生通過觀看視頻錄像來獲取較大的信息量,圖文并茂的視頻播放方式可以涵蓋幾乎全部課文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在這一環節當中,授課教師可以結合新舊知識,來形成較為統一的學習體系,使得相關信息和知識點等較為清晰地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學生可以通過視頻中關于兩會的播報來發散自己的思維,從而開發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梢?,利用信息技術在思想品德課堂中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
七、使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作為一門重要的德育課程,思想品德能夠全方位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而傳統較為片面的思想品德教學方式,不適合當今教育部對于學生德育標準的教學。因此,教師應當采用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趣味性的德育教育滲透方法,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來增強德育的感染力和形象性。例如,在人教版《在合作中發展》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我國關于航天事業的視頻,將愛國主義潛移默化地根植到學生的心中。讓學生在思想品德,人格塑造和價值觀的形成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那么,多媒體和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機結合完全能夠實現學生的德育教育,讓學生在現代化信息技術下深刻的感知德育教育。
總之,讓信息技術尤其是互聯網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加豐富的資源。打開了學生的視野,更新了教師的教學觀念,培養了學生的思維。但是,不能一味的使用信息技術,老師也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選擇的將傳統教學和現代信息技術相整合,以達到教學的最佳效率。
參考文獻:
[1]全日制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大綱[J].寧夏教育;1987年06期
[2]呂響鐘.思想品德課中多媒體教學的幾點隱憂及對策[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6年05期
[3]彭垚.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初中政治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年14期
[4]扈秀梅.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探究[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