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基礎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時,也愈發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目前我國許多以水產養殖為主的區域已經實現了將二者融合,這為水產養殖產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了堅實可靠的保障。
一、生態養殖技術重點
1、優異的水質環境
對水產養殖業來說,水質和環境十分重要。所以在選擇養殖區域時要全面考察周邊生態環境,不僅要保證水資源充足,還要確保水資源沒有被工業廢水、生活垃圾與農業生產垃圾所污染,同時水源的質量檢測標準需要達到國家相關規定。確定好水產養殖的區域之后,要對其進行改造,將塘底進行徹底翻耕,將多余的淤泥清理掉,并且保證有充足的光照,以此來達到殺菌的功效,保證塘底經年累計的有毒、有害物質能夠盡快的分解、礦化。在建立水產養殖區域時,要保證其標準化和規范化,對進水系統和排水系統進行合理的設計,避免因為進排水系統堵塞造成的水資源污染。
2、養殖品種優秀
在確定好優異的養殖環境之后,需要考慮不同的養殖品種的特點、生活習性問題,合理的進行養殖區域劃分。并且,有些養殖品種可能是淡水生物、有些可能是咸水生物,所以要充分考慮到養殖品種對此區域生存環境是否適應。要盡量選擇那些生活特點和生活習性與當前養殖區域環境相適應的品種,以此來保證水產品可以健康的生長,使得生態養殖技術能夠較大程度的發揮出其作用。在對水產品種苗進行選擇時,要按照嚴格的規格標準,選擇那些經過檢疫、質量優秀的健康種苗,對種苗的選擇一定要嚴格的把控好,因為一旦有品質不好的水產品進入養殖區域,可能會產生連鎖反應,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整個生態養殖區域。在選擇水產品種苗的同時要考慮到市場的情況,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動,實時的作出改變,以此來達到經濟穩定收益的目的。
3、優質的飼料
不同的養殖品種具有不同的飲食習性,譬如對濾食性魚類的養殖,一般情況下需要喂養經過培育的浮游動物與植物,對雜食性或者吃食性魚類的養殖,一般情況下是人工投喂配合飼料。對投喂的飼料要加強對其質量的檢測,保證生產飼料的廠家是正規的企業,而且產出的飼料需要附帶檢驗報告和合格證書,確保產品是對此品種使用的配合顆粒飼料。在養殖階段需要注意,在投喂飼料的過程中不可以加入激素類的藥物或者抗生素,防止水產物發生變異或者生態環境發生改變情況的產生。除此之外,還要在投喂過程中注意對投喂量與投喂時間間隔的控制,因為投喂過多可能會對水資源產生污染,投喂過少可能會使得水產品成長緩慢。
二、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具體應用
1、構建完善的生態系統
要保證水產養殖能夠穩定良好的發展下去,就需要全方面、仔細的對生態環境作出科學分析。在自然環境中,各個生態系統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與制約,對于水產養殖來說,其生態環境的建設是以水產物為主的開展的,僅僅依靠水生物等,是無法建立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必須要與其他生物相互結合,共同建立出一個生物循環鏈,才可以使得水產養殖能夠在完善的生態系統里良好穩定的發展。關于相結合建立生態系統,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比如水生物想要健康成長離不開氧氣,要保證氧氣的充足,就需要有足夠的綠色植物,其可以通過光合作用來制造氧氣,在供給水生物氧氣的同時,也可以在光合作用中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使得空氣質量相對優秀。另外,水生物所排出的廢物也可以成為植物生長過程中的營養肥料,植物在吸收養料的過程中對排出的廢物進行分解,從而實現了生態循環利用。構建完善的生態系統,使得水產品生長在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中,以此來提高水產養殖的收益。
2、優化水產養殖體系
對于水產養殖業來說,在養殖階段對水生物的含氧量、環境溫度等都有一套嚴格的標準。因此,相關的技術人員需要按照不同水產品各不相同的標準,分別的采取科學合理的技術方法來滿足水產品所需的標準。比如在日間,太陽光照比較強烈,所以可以憑借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氧氣來保證養殖區域內的含氧量符合需求。然而到了晚上,植物得不到光照,無法產生光合作用,使得含氧量無法達到所需的標準,氧氣含量過低情況的產生,使得養殖區域內的氧氣無法達到水生物所需的氧氣量標準,可能會出現水生物死亡情況的產生。所以到了夜間,就需要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來增加氧氣含量,比如添加增氧機等制氧設備,通過設備制造出合適的氧氣量,使得區域內的氧氣含量達到水生物所需的標準,從而保證了水產品能夠在一個健康的生態環境中良好的生長。
3、水體環境的控制
水體環境會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后產生許多污染物,嚴重的危害到了水體環境,水生物排出的污染物、水中植物過多等都會導致污染物的產生。所以,水產養殖管理者應當加強對污染物治理方面的重視。一般情況下,想要保持水體養殖系統的平衡性,在檢測中發現水中某些微生物超標時,需要使用適量的微生物藥劑來減緩微生物的生長速度,達到控制其數量的目的。此外,對水生物使用藥物,可以提高生物自身的免疫力,增強水生物的抗病害能力。
4、水產養殖人員專業素質提高
要實現生態養殖技術更好的運用,除了要做到以上三點之外,還要加強養殖人員自身專業知識水平。根據積累的養殖經驗,將其與現代新型水產養殖技術相結合,特別是對于藥物方面,嚴格控制好藥物的使用量,減少因為藥物帶來的水體環境污染。現代社會的水產養殖想要長遠的發展下去,就必須走綠色生態建設這一條路,養殖人員只有充分認識到生態環境平衡的重要性,才能實現水產養殖與生態環境的均衡發展。
(作者單位:118200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水產事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