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燏
【摘要】圖片在歷史教材中的史料作用越來越突出,把教材中的圖片作為重要課題來探究,以期對培養學生歷史學習興趣及思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對課改教材中歷史圖片的基本作用及如何適用歷史圖片的方法、原則、圖片特點、圖片定義進行了深入的概述。把對圖片的基本概述和具體的教學案例結合起來,實證分析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運用歷史圖片,使用圖片時體現出哪些作用,哪些新的對策等。
【關鍵詞】歷史圖片 ?課堂教學 ?運用探究
【基金項目】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歷史圖片資源在教學中的應用及案例分析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7]GHB0965)。
【中圖分類號】G633.5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9-0113-02
一、歷史圖片的基本作用
歷史圖片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并不是為了給課堂增添色彩,也不僅僅是為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強化記憶知識和給課堂教學增添色彩點綴。裝飾圖片本身就是歷史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收集、整理圖片也不僅是課堂形式轉換的必要內容之一,還是課堂教學內在結構變化的必要部分。故而,在歷史教學中充分利用圖片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一)有效的學習知識
研究表明視覺功能對獲取知識有極其明顯的作用,百分之十幾通過其他功能獲知。還有實驗證明,人的大腦對圖形知識和文字知識的反應和掌握有很大的差異,能夠較容易地接受掌握圖像知識,能較長時間的顯示出知識記憶的牢固性。通過視覺圖像獲取的信息較易牢固記憶,包括比較抽象的概念知識也能比較容易的把它們映入大腦記憶中。學生對圖片信息一方面很容易引起注意,另一方面接受的速度來得更快更有效。一般而言,要表達清楚一個信息,通過語言描述所需時間為28秒,通過線描圖所需時間為15秒,通過照片所需時間為9-12秒,通過實物所需時間為7秒。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解讀圖片還可以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跨度內接觸到更多的歷史信息,記憶的效果也更佳。[1]
(二)利于培養歷史認知能力
歷史圖片的收集與解讀是培養學生提高歷史思維水平增進歷史認知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歷史認知能力內容構成的主要方面。歷史課表目標對歷史思維價值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歷史認知能力的目標也趨于提升。透過相關的歷史資料,分析認知歷史的本質是歷史思維過程的基本特點。圖片資源作為直觀的表現材料,有助于推動歷史思維的發展,利用圖片資源可以實現歷史思維的高效推進,有利于學生對歷史知識本質、規律的認知,推動歷史抽象思維及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例如,在學習戰國各國貨幣時,學生可以從歷史圖片上不同貨幣入手進行觀察思考,貨幣不一樣不方便在統一的市場內流通。從外形看,圓形方孔錢易于鑄造、攜帶、使用便利,更能符合統一大市場的基本要求,所以具備了成為統一貨幣的基本條件,該貨幣對后世歷朝歷代影響很大。從以上可以看出,圖片中包含的歷史知識信息的解讀獲取既是觀察、分析、思維的過程,也是發展歷史認知水平的過程。
(三)有利于增強思維意識能力
史料是獲得歷史結論的重要依據,圖片是史料的一種形式,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有效使用圖片,然后再對圖片進行辨析、解讀,進行深層次的釋疑,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史料實證思維、問題思維、探究思維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四)易于實現歷史情感的培養
在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廣泛使用圖片來烘托歷史教學場景,推動了課堂氛圍的渲染,有利于教學直觀性的增強,增強歷史情感的凸顯。通過圖片情景教學更易增進歷史情感、歷史審美情趣和家國情懷。圖片是對歷史的凝固,更是對以往歷史的高度濃縮和記述,很大程度上又原汁原味地還原了歷史本真,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利用歷史學科豐富的情感因素,推動學生去感知、去想象、去思維,這比闡述抽象的道理,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2]
二、教材中圖片的應用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認知教材歷史圖片,通過課堂教學示范,了解了讀圖的一般方式和通過解讀圖片培養歷史思維,這是提高學生解讀歷史圖片能力的基礎方式。
(一)不同類型圖片的特點
在具體的歷史課堂教學中為了更有效地實現課標目的,針對不同歷史圖片應該采取不同的教法,以便更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充分有效地讓學生自主解讀圖片。下面以高中歷史教材中一些照片、漫畫、地圖的使用來對其特點進行說明。
1.歷史照片。歷史照片是對過去歷史事件的記述,真實場景無法上演,將曾經的瞬間歷史的原形,永久地呈現在照片上。照片對信息的記錄,比其他任何形式記錄的信息都更具有形象性、直觀性、生動性,照片對歷史場景的記述作用比文字更具有可靠性。
2.歷史漫畫。作為一種展現歷史內涵的題材,漫畫既具有直觀特點也具有抽象的內涵效能,一方面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更能把抽象的內涵知識簡單化。借助歷史漫畫有利于將抽象的教材知識轉化為直觀的課堂教學效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歷史漫畫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學生觀察漫畫后,如何發展學生的歷史信息收集的能力、內在知識的洞察能力、邏輯思維的能力。
3.歷史地圖。歷史地圖是教材不可缺少的內容,清晰準確的地圖可以為教學增添直觀形象。地圖直觀、抽象的雙重特點,既能培養形象思維能力,也有利于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地圖的特點,既要注意地圖的地理空間表象作用,也要探究地圖中內在的歷史信息,更要把地圖的地理特點與歷史信息載體的作用充分結合起來推動歷史學習形象與思維的相互作用。
(二)在課堂教學使用圖片應注意的原則
1.凸顯歷史圖片的教育作用。歷史圖片能夠呈現出豐富的思想內涵,有利于推動學生的思想教育發展。圖片具有的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在思想教育方面發揮的作用遠超說教說詞百倍。圖片涉及內容極其豐富,古今中外無所不有、無奇不容。通過圖片教師可以從各方面為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把圖片信息與思想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圖片為思想教育發揮有效的作用。
2.結合學生的個性興趣。每個學生都有區別于他人的個性興趣,興趣不同對圖片的認知重點就不一樣,在圖片教學中要強調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不同個性的學生選取不同的圖片。有些同學擅長比較圖片差異,有些同學善于細微觀察圖片,有些同學有能力透視圖片內涵。教師組織的圖片課堂教學,必須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興趣,從學生自身個性為出發點組織教學,具體教學中對圖片的選取和教學設計必須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3.教材圖片與課外資源的有機結合。歷史教材中使用的圖片是從課外資源中選取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歷史圖片學習有關知識信息時,可以利用課外資源實現對圖片教學知識點的拓展,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網絡上豐富的課外資源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更加加強圖片在教學過程中的有效作用。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觀看歷史題材的影視,拉近歷史和現實的距離。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從圖片到課外知識拓展,可以更加發揮在教學中視覺效應的功能,有利于提升教與學的效果。
(三)在歷史教學中圖片運用的案列
1.引領學生如何觀察圖片。首先,依照順序觀察圖片。觀察圖片一般要按照“從小到大,再從大到小”方式來完成。[3]先由小局部入手掌握圖的一些特點,然后對圖片整體把握,實現小局部的視覺觀察到大整體的思維記憶。如,引導學生觀察《清明上河圖》,先對該圖有一個局部如行人、商販、河流、商鋪、馬車、橋梁等進行細致的觀察,從而對宋代城市的繁榮景象有整體的認識。[2]
其次,要把握圖片的要點。抓住圖片的要點才能理解圖片的內涵,充分發揮圖片的教學效能。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必修一“拿破侖一世的加冕儀式”一方面展現了宏大的氣勢場景,喻示了帝國的強盛,另一方面該畫的重點就是凸現出拿破侖打破常規從教皇手里奪過王冠自己完成了加冕。這既體現了藝術的特點也是歷史本質君權對教權的蔑視的體現。從歷史圖片的要點充分反應了歷史的本質,體現了圖片在教學中的作用。
2.對圖片的辨析。通過對歷史圖片的觀察、對比、分類、整合全面的深層次解讀圖片,構建圖片與歷史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圖片與歷史之間的關系高效地解讀歷史圖片,運用綜合的手段通過辨析等方式實現對歷史圖片的全面解讀。圖片的辨析一般是從圖片呈現的內容的區別入手,通過圖片的差異體現歷史知識的內涵,從過程中了解歷史發展演進的過程。如教師可以將教材中《遼、宋、西夏形勢圖》、《宋金對峙形勢圖》、《元朝疆域圖》三幅圖放在一起做一比較分析北宋、南宋、元不同歷史時期政治、軍事形勢的基本狀況,可以對當時的歷史現狀有直觀透視。
三、結論
圖片是直觀的教學素材,更是獨特的課程資源。運用圖片可以豐富教材內容、也可以使教學更加生動、更有助于學生較易理解歷史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有著文字無法替代的作用。事實證明,人的大腦記憶圖片的效應遠遠超過文字。隨著多媒體教學方式的推廣,這種教學方式更能增加學習的直觀性。所以,圖片資源必須與其他資源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教學效應。為實現新課標而不斷地進行課改的深入及教學的理念的更新,在實踐中圖片教學的作用也會不斷涌現出來,關于此方面的課題研究也會繼續深入持續下去。
參考文獻:
[1]周曉波,王明龍.歷史因“圖”而生動[J].都市家教,2014(10).
[2]陸冬群.高中歷史教學開發利用歷史民謠資源的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0.
[3]付麗楓. 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的圖片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