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棕妮
摘 要:社會發展和變遷的過程中,新聞事業也隨之而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在新時代背景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具備著很強的實際價值。為了更好的輔助新聞事業健康發展,一定程度上保障新聞生態的純潔性,就需要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具體特點、特征及宏觀的概念,從新聞生態等角度出發,積極進行發展。在具體特征方面,其自身具備著較強的開放性,在未來新聞事業發展的過程中,受此類新聞觀開放性的理論特點影響,還需要正確認識自身發展任務、發展方向,讓理論與時俱進,大力進行創新,保障新聞事業發展的健康性,同時將新聞生態的純潔性加以有效保障。本文就主要是圍繞著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概念特點以及在新時代背景下的特征體現、未來創新任務進行簡單的研究分析和實際探討,從而更好的為新聞事業健康發展提供幫助和基礎理論支持,積極創新發展路徑,在新時代背景下繼續發揮此類新聞觀的指導價值與作用。
關鍵詞: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特征;創新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1-00-03
一、引言
就實際情況而言,馬克思主義本質上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理論,其自身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伴隨時代改變不斷發展、豐沛和充盈,其自身開放性較強,這就決定了此類理論始終能夠站在時代的最前沿。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也在伴隨時代發展不斷發生變遷,其自身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新聞領域最為關鍵的體現,起到了十分明確的作用。通過相關哲學可以了解,其自身本質意義上闡述了各類人類社會現象,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則主要是關于人類社會新聞傳播現象、新聞活動規律的一個總體看法,這樣的看法更加具備現代性和宏觀性。在新時代發展中,需要首先認識到相應新聞觀的實際特點,然后對其實踐發展等多方面充分認識,契合現代實際情況,明確新形勢下的具體概念,采取針對性措施,促使其采取有效的途徑積極發展、積極提高。
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概念分析
自十九世紀二十年代,馬克思與恩格斯吸收了一系列時代哲學思想以及思想理論,例如德國古典哲學、法國啟蒙思想等等,相關哲學體系以及新聞觀開始具備較強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對新聞發展傳播的規律等方面開始有了一定的觀點、看法和經驗總結,經歷一百多年的繼承和發揚與創新發展,其自身理論體系日漸豐富,這得益于有關理論體系具備較強的開放性和可塑性特點,讓其自身更加具備實際性,符合時代發展需求[1]。其自身的系統性伴隨時代發展逐步增強,全面性也相對較為明確,理論中一方面認為人民是最為關鍵的基礎,是整體傳播的出發點,同時也是傳播受眾群體、傳播內容最終歸屬,有關報道以及傳播要作為人民精神的體現,為人民思想觀念發生,做人民精神的喉舌,相關傳播才能夠獲得成功,獲得無法比擬的道義力量。與此同時,在相關傳播過程中,人民性的特點非同小可,要不斷傳達民意同時服務于民,反映人民觀點和愿望,進一步再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滿足時代發展以及人民的要求[2]。另外一方面,基于新聞的本質特點而言,其自身必須符合事實,符合客觀物質條件等方面的綜合情況,真實性特點是新聞的命脈,因此在該類新聞觀中,更加關注的是唯物主義、實事求是,這部分內容也是該新聞觀的靈魂所在,更是馬克思主義精髓,是無產階級思想武器。
總的來說,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定不移以人民群眾的思想特點作為核心要點,這也就直接決定了整體新聞觀在發展等方面具備著較強的靈活性,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以及民意情況等特點,真實性進行相應的報道,讓新聞反映客觀事實?,F今時代背景下,其自身的價值和意義更是非同小可,目前在實踐中發展特征也相對較為明顯,對于新聞輿論發展等多方面都有著較強的指導意義,其自身前沿性、指導性、創造性都相對較為突出,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聞事業的發展。反而言之,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發展也具備鮮明成果,其特征價值和意義十分明確,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作用意義十分突出。
三、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發展特征
(一)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統一
堅持黨性本質意義上就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正確的政治方向即是以人民性為本,將人民作為基礎,作為服務對象,二者統一協調,不會出現互相違背的問題[3]。新聞事業發展的過程中,離不開正確的新聞觀和政治思想指導,尤其輿論工作中堅定維護與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堅持黨性與人民性對于新聞輿論工作的絕對領導。這部分內容是相關新聞觀最為關鍵的特征,其自身堅持了以人為本,將服務、引導、教育等多方面相結合,對于整體發展來說產生了較為積極的價值和較為實際的影響作用。尤其在新媒體環境之下,由于輿論環境復雜之后,對于相關工作也帶來了很大程度的挑戰,如果不能針對性進行操作,也很容易出現一定的問題和實際性的不足。尤其在黨性和人民性等方面,二者不能出現偏頗,堅持黨性而忽略人民性,就容易陷入到了注重宣傳但輕視引導教育的問題,帶來一系列的不足之處,而堅持人民性忽略黨性,則容易出現步入錯誤政治方向,二者之間不能有任何偏頗。在該類新聞觀下,黨性與人民性二者的高度統一是十分關鍵的一部分內容,也是在發展過程中最為鮮明的特征之一,是滿足大眾群體精神文化需求同時推動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發展的根本核心所在。由此可見,在諸多發展特征中,這部分內容具備較強的關鍵性價值和實際性意義,有效把控更是所有操作的核心要點所在,對于整體的新聞事業發展等各個方面都有著積極價值和實際意義,所起到作用非同小可,尤其有助于國家與社會的發展。
(二)堅持傳播規律與輿論導向平衡
傳播規律決定傳播效果,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有關工作的功能屬性,因此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方面,其自身最為關鍵的一個特征就是,尊重整體發展規律,創新手段方法提高輿論傳播能力、影響能力和引導能力,將其自身公信力等進行提高,堅持規律與導向二者之間的平衡性[4]。二者之間的平衡具備較強的關鍵性和實際性,就猶如黨性與人民性不能出現偏僻一樣,二者之間不能出現較大的不同,新時代背景下其突出特征中,這也是相對主要的一部分內容。一方面要總結、尊重整體的傳播規律,另外一方面還要在這一規律中不斷將輿論導向進行加強,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同時,還需要充分與傳播規律二者相契合、相平衡,只有這樣才可以保障最終效果,注重其傳播功能屬性同時,也將政治屬性貫徹落實,從而提高整體新聞工作的引導力、影響力,將最終效果進行優化。由此可見,在諸多發展鮮明特征中,二者進行平衡,科學互相影響,也是相對根本的一部分內容,其自身價值和意義非同小可,也需要在新時代背景下充分把握,才可以將最終工作成效進行優化。
(三)堅持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二者之間具備著一定的聯系性,同時也具備明確的互補性特點,彼此之間可以緊密聯系在一起,融合發展積極創新,互補彼此的不足,充分應對輿論生態變化進行一定的發展和創新[5]。在整體發展的過程中,新聞行業以及輿論生態情況都發生了很大程度的改變,這樣改變讓相關事業及有關工作必須要應對具體改變特點積極進行創新和優化,才可以保障最終發展效果。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本質意義上就是一種與時俱進的理論體系,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積極進行融合,塑造新的輿論生態,積極應對生態變化做出一定的改變,更是此類新聞觀最為關鍵的發展特征之一。在新時代背景下,必須要把握住這樣的特征與特點,積極進行發展和提高,為整體新聞事業的發展做出有效的實際性保障。
四、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發展的創新機制
(一)加強體制機制建設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不斷的與時俱進,尤其是應對新的傳播形式、傳播特點以及傳播規律的改變,其自身也不斷吸取了新方法、新理念,這樣的措施也取得了較為明顯的發展成果,尤其在復雜的輿論局勢下,其發展成果十分鮮明同時也相對較為顯著[6]。在新聞事業方面,創新有關體制機制具備著較強的關鍵性,也是習近平總書記面對新聞輿論工作提出的十分關鍵、十分重要的一項要求,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整體改革工作也在不斷進行相應的落實,尤其從媒體融合、市場參與、業態更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個較好的成果,獲得較為突出的成績、成效。在這一過程中,整體發展十分迅速,也迎合了現階段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的特點,滿足了社會發展的總體需求,影響和作用都十分之積極。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取得了不容小覷的成就、成績,實際操作過程中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媒體領域有很多問題和短板有待進行相應的改革,有關體制與機制建設也需要深度強化,才可以保障最終效果,促進媒體融合強度、廣度的優化,同時推動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創新發展,在不斷發展中推動傳媒體系與相關體制的改革。由此可見,相關操作的價值和意義非同小可,作用也相對較為突出,直接影響我國新聞事業的發展,所起到的支持性作用十分明確,更是深化、加強整體發展成果的核心關鍵所在,需要客觀認識并積極進行相應的建設。
(二)加強理論體系建設
作為一個相對較為開放的理論體系,其自身所起到的作用相對較為明確,同時在具體實際操作過程中,有關體系還需要不斷進行發展和完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本質上是對于新聞傳播活動形成的科學理論進行相應總結,因此為了深化加強有關發展成果,還需要不斷的對其理論體系建設進行一定的優化[7]。理論體系本質意義上具備著較強的指導性價值和意義,尤其對于整體新聞事業發展來說會產生積極影響作用,而與此同時,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也對理論體系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為了深化其自身發展成果,在現如今時代背景下就必須要重視有關理論體系建設活動,通過有關活動的優化,才可以保障最終工作的效果。這部分內容具有著關鍵性和重要性,自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論述有關新聞輿論工作,這些思想有助于將相關理論體系更加豐富化,對于新聞事業發展來說也有著明確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發展成果,將其理論體系進行了深入優化。應對國內外輿論環境復雜性特點及相關考驗,豐富理論體系的價值和意義十分明確,所起到的作用也相對較為關鍵,尤其有助于為今后有關傳播工作的發展提供針對性支持,反向豐富、充實馬克思主義新聞觀[8]。時代發展與有關理論體系發展是一個互相影響的關系,并非是單向的影響作用,除了要關注整體發展現況等方面,還需要充分關注對于理論體系的加強與豐富,才可以保障其理論與實際情況都具備較強的活力,將其實際性等方面進行一定的提高,規避常見發展的問題與實際性的不足。
(三)加強傳播能力建設
目前,傳播環境下輿論生態和傳播格局都發生了很大程度的改變,傳播能力決定了有關傳播工作的影響力、引導力,因此,現階段整體操作的過程中,為了繼續深入強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發展,積極進行傳播能力建設十分關鍵[9]。傳播能力建設本質意義上具備著較強的作用和價值,是有關活動和理論實踐能力的關鍵體現,伴隨傳播方式多種多樣之后,有關工作需要對具體方式進行創新,多樣化開展傳播,注重傳播技術等方面的開發,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只有通過這一系列措施之后,未來發展才可以得到可靠的保障,最終發展的先進性、前沿性才可以得到優化,發揮此類操作的價值和意義,將其自身的綜合效果等方面進行一定程度的加強,提升對于輿論的主導能力、引導能力、監控能力和管理能力。
(四)加強融媒體陣地建設
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也需要不斷進行創新發展,尤其要注重輿論陣地建設,利用相應的規律方法優化輿論生態,同時不斷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將整體工作水平進行一定程度優化,讓有關工作符合時代發展、社會發展需求[10]。輿論陣地建設是十分關鍵的一部分內容,尤其伴隨傳播格局改變,新媒體發展,這一系列情況都為整體新聞生態帶來一定的影響。未來發展中,必須要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以此類理論體系作為指導,并遵循相應的規律,積極進行發展。面對錯誤的新聞觀念,也需要積極發聲、積極修正,消除輿論空間的不良發聲,扎實思想基礎。與此同時,還需要不斷進行融合創新,要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一定程度融合,二者要緊密聯系在一起,彼此進行聯動,才可以真正意義上發揮兩種媒體自身的特點、特色,通過這樣的創新融合方式,將有關新聞輿論工作的效果進行優化,推動二者有效融合,促使新時代背景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持續發展,并保持生命活力,積極與時代發展相契合。二者相融合,是現階段此類理論體系發展最為核心的內容,其自身價值和意義非同小可,尤其有助于更好的將格局進行改變,為新聞輿論領域及新聞事業發展的健康性做出有效的實際保障。在這基礎上,還需要豐富人才隊伍,將人才隊伍素質進行優化和提高,從而利用這一系列方式,提升有關工作的水平和效果等各方面實際綜合情況。
總的來說,未來發展中需要抓住發展的新機遇、新改變,應對時代改變和輿論局勢的改變,做出相應的創新,抓住發展機遇,豐富自身理論體系。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可以促使在現如今時代背景下有關新聞觀得到較好的發展,發揮更好的作用,為整體新聞事業發展提供更強大的支持,具備指導性的應用于新聞事業中,對新聞事業的健康發展做出實際有效的保障。
五、結束語
如上所述,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發展具備著自身鮮明特征,同時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也取得了較大的成果,未來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注重對于新聞輿論生態等方面的關注,讓有關理論體系更加豐滿,同時應對時代發展和社會變化做出積極有效的改革、創新,讓其保持較明顯的生命活力。
參考文獻:
[1]甄東霞.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融入新聞教學的探索[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0(5):106-109.
[2]陳世華.中國特色新聞學的邏輯和進路:政治經濟學的視野[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4):112-119.
[3]單波.以“百科全書”之名建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思維空間:評陳力丹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百科全書》[J].國際新聞界,2019,41 (7):6-12.
[4]王玨,吳心悅,沈陽.智媒時代,變革中的融合與平衡——訪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沈陽[J].新聞與寫作,2019(2):87-90.
[5]沈正賦.對話與傳播:新時代對外傳播的機制創新與全球化適應——基于中美主播關于兩國經貿摩擦的電視辯論[J].新聞戰線,2019(13):55-58.
[6]覃輝銀.列寧新聞宣傳工作黨性原則思想探析[J].社會主義研究, 2019(5):41-48.
[7]張美玉,王張雅.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問題研究綜述——基于2010年以來CNKI的相關文獻[J].教育文化論壇,2019(3):95-98.
[8]韓夢佳.透過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看自媒體的議程失焦[J].中國地市報人,2019(4):69-72.
[9]豆瑞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對新時期輿論的引導意義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8(20):51-52.
[10]郭蓓.融合傳播時代網絡輿論引導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之踐行——基于共情理論的思考[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9(8):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