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紅波
摘 要: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以數字出版為代表的信息加工產業鏈正逐步形成,傳統出版面臨著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傳統出版行業必須要與時俱進,以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為抓手,實現傳統出版社的數字化轉型。本文主要是在分析了數字化對傳統出版的重要性,從四個方面闡釋了傳統出版社數字化轉型的對策,以期能夠為傳統出版社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有效的借鑒。
關鍵詞:傳統出版社;數字化轉型;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1-00-02
一、引言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傳統出版社受到了巨大的沖擊,紙質圖書已經很難再獲得較大的受眾人群。尤其是在電子書、電腦、手機等客戶端不斷被認識和應用的今天,數字化出版內容的缺口越來越大,出版內容日益數字化。通過實現傳統出版的數字化,不僅能夠增加受眾人群,同時也能夠豐富出版內容,提高出版的知名度。所以說,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出版社的數字化轉型成為發展的必然。
二、數字化發展對傳統出版社的積極作用
(一)數字化為傳統出版提供了越來越豐富的內容
在大數據背景下,社會公眾不僅可以享受數字資源,也可以提供數字資源。尤其是在互聯網發展的今天,再加上大數據大儲存量、高速度等優點,出版的內容越來越豐富,數字資源出版業不斷豐富,傳統出版就能夠在內容方面實現突破,吸引更多的受眾人群。
(二)數字化能夠優化出版程序
相對于傳統出版,數字化出版的程序不斷優化,數據的碎片化處理、隱性顯性處理都越來越先進。利用大數據進行數字出版知識服務,不僅需要對資源進行簡單的整合,同時還需要對數字內容進行治理和重組,通過數據化、碎片化的知識元實現提純和整合,確保知識資源的流暢性和準確性,從而把價值一般的資源整合成優質的資源。
(三)數字化為傳統出版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首先,數字化使出版內容更加便于攜帶和儲存。傳統紙質出版物,都上百頁、上千頁,重量也很大。在數字化的背景下,一個存儲盤就可以把要出版的所有內容存儲下來,攜帶和存儲都比較方便。
其次,數字化方便了社會公眾的閱讀。出版物實現數字化之后,社會公眾不僅可以在手機、電腦上進行閱讀,同時還可以實現下載,方便閱讀。
再次,數字化方便了對內容的再利用和提取。在傳統出版的形式下,如果想要獲取相關的內容,要逐頁查詢并記錄下來,而在數字化背景下,可以通過復制、粘貼、掃描等方式進行內容的提取。
(四)數字出版推進了傳統出版的商業化
在大眾消費市場中,碎片化閱讀和智能音箱等硬件產品的迅速普及帶火了有聲書市場,促進了以語音識別、語音合成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在有聲產業中的大量應用,出版社、數字閱讀平臺借力語音工具使文字資源快速準確地轉變為有聲資源,從而打開了一條新的變現路徑。另一方面,解放編輯、提高編校質量、縮短出版流程的智能編校排產品,因可快速為傳統出版社實現效率變革,而廣受出版社歡迎。
三、傳統出版社數字化轉型的對策
(一)加快推進數字化出版進程
數字化發展背景下,傳統出版社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應該轉變思維模式,以數字化為抓手,利用數字傳媒實現紙質版圖書的數字化加工。首先,積極布局數字化出版體系。根據發展實際,對當前的組織架構進行合理調整,在允許的信息服務框架下,實現傳統圖書的數字化轉變。其次,不斷優化出版流程。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對紙質版的書籍進行綜合處理,提高傳統出版的質量。再次,構建數字出版產業鏈。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實現生產、運營、銷售一體化的數字化出版產業鏈,提升綜合的競爭力。
(二)提高出版社工作人員的數字化水平
首先,強化工作人員的數字化意識。如果編輯沒有數字化的意識,那么再好的政策、技術支持,都不足以完成轉型。所以強化工作人員的數字化培訓,使他們跳脫出固有的思維習慣,更好的接受數字化帶來的改變。
其次,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數字化培訓。崗位培訓包括崗前、崗中和崗后培訓,通過各種全方位、一體化的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水平,強化對傳統出版社工作人員的數字化、信息化培訓,提高數字化能力和水平。
最后,不斷優化編輯的核心價值和能力。在傳統出版過程中,出版編輯應該具備了知識服務的特點,不管是從選題還是到策劃,從校對到出版,都是在為用戶提供相應的知識服務。在大數據時代,要想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必須要有大數據的思維。
(三)認真把握數字化出版發展的新態勢
首先,要充分發揮數字化出版的政策優勢。在數字化發展的今天,為了能夠保證數字化的有序推進,各類政策法規為數字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例如,《關于加快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強調要以數字化帶動新聞出版的現代化,打造數字出版的龍頭企業,從自身實際出發,強化數字化引領。所以說,在傳統出版社轉型中,一定要以政策為引導,高度重視出版資源數字化工作,加快存量資源整理,按統一標準進行分類、存儲,積極探索出版資源數字版權授權解決方案。
其次,要不斷加強紙質媒介和新媒介的深度融合。從年鑒發展的特點來看,其數字化的發展不能夠一蹴而就,而數字化的發展也不是完全摒棄紙質媒介。再次,實現傳統出版與計算機、互聯網的融合。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發展的背景下,要緊緊跟隨技術的發展,大膽的利用智能媒體技術,提高傳統出版的數字化轉型。
(四)加強5G等新技術的引入
在數字技術的深刻影響下,傳統出版社必須要進行數字化轉型。尤其是隨著4G、5G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移動互聯網的數據傳輸功能越來越強大,這些都給傳統出版社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重要的契機。以移動閱讀為例,傳統出版社數字化轉型之后,讀者就可以通過手機、電腦客戶端進行內容的閱讀,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交流和互動。因此,傳統出版社必須要加強對5G等新技術的引入,與具有技術優勢、人才優勢的相關出版公司合作,加強與移動運營商的合作,共同為用戶打造全新的閱讀剔牙。同時,將數字出版讀物放在運營商的移動閱讀平臺之中,加強相互溝通,實現共同的發展。
四、結論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出版行業面臨著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傳統出版社必須以積極的心態,與時俱進,引入數字化發展思路和模式,積極實現傳統和新型出版的融合發展,實現數字化的有序轉型。
參考文獻:
[1]段鵬,張媛媛.傳統出版社數字化轉型方向與突破點[J].中國出版, 2019(08).
[2]王喜艷.傳統出版業數字化轉型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8(05).
[3]周長天.傳統教育出版社數字化轉型的困境與對策[J].編輯學刊, 2017(03).
[4]黃麟君.略述傳統出版社向數字化轉型的難點與趨勢[J].新聞研究導刊,2016(10).
[5]彭曄.北京地區傳統出版社數字化轉型的思考[J].出版發行研究, 2015(09).
[6]賁煒.從傳統出版邁向數字出版[J].印刷工業,2015(Z1).
[7]張成良.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協同效應研究[J].出版發行研究, 2013(07).
[8]別必亮.“互聯網+”形態下傳統出版的蝶變轉型思考[J].現代出版,2017(06).
[9]宋罡.傳統出版單位數字出版商業模式試析[J].傳播力研究,2017 (09).
[10]楊永成.我國地方綜合年鑒編纂模式改革和創新的理論與方法[J].中國年鑒研究,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