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帆
【關鍵詞】? 腸造口;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實施價值
腸造口患者因正常肛門功能喪失,排便反射消失,糞便自由排出,污濁物易對皮膚構成侵害,明顯增加了感染和炎癥風險,故背負著沉重心理壓力,重視心理工作的開展,對提高生活質量意義顯著[1]。本次研究對相關病例予以選取,就心理護理實施價值展開探討。
1.1一般資料? ?選擇腸造口患者100例,均為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隨機分組,觀察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35-64歲,平均(49.24±2.17)歲。對照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齡32-63歲,平均(49.26±2.14)歲。組間基線資料可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腸造口術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重視心理護理工作的開展,具體包括:
(1)術前心理護理:加強腸造口基礎知識的講解,強調造口未影響消化功能,僅為排便方式的改變,介紹相關成功案例,以消除患者焦慮心理。
(2)術中心理干預:完善術中配合,做好隱私保護,以幫助患者克服恐懼,提高配合依從,促其主觀能動性可充分發揮。
(3)術后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生活行為,如保持營養均衡,早期開展運動,加強個人衛生防護等,通過提高機體舒適度,來改善負性情緒。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心理狀況,其中,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焦慮程度,以50分為界值;應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抑郁程度,以54分為界值,評估分值越低,負性情緒越輕。
(2)對比兩組生活質量及自我護理能力狀況,其中生活質量應用SF-36進行評定,為百分制,評估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佳;自我護理能力應用ESCA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評定,總分172分,所獲分值越高,提示自我護理水平越理想。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測驗數據均在SPSS22.0中錄入展開統計處理,組間計量資料心理狀況評分、生活質量及自我效能感評分均采用(x±s)表示,通過t檢驗獲取結果,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組間心理狀況評分對比? ?兩組護理工作實施前,心理狀況即焦慮、抑郁評測分值無差異(P>0.05),護理工作實施后,各項評測分值均有降低,且相較對照組,觀察組居更低水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組間生活質量、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對比? ?兩組護理工作實施前,生活質量、自我護理能力評分經評測無差異(P>0.05),護理工作實施后,各項評測分值均有升高,且相較對照組,觀察組居更高水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腸造口手術為臨床重要對結直腸惡性腫瘤、炎癥性腸病等治療的技術。指于腹壁區域人為開口,將一段腸管自腹腔內拉出,于腹壁翻轉并縫合,促腸造口形成,代替會陰部肛門發揮排便作用[2]。因排便習慣改變,加之腸造口引發的在氣味和衛生狀況方面的不適,患者負性情緒嚴重。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重視在圍手術期開展心理護理工作,如術前重在宣教,術中加強配合,術后幫助建立正確的生活行為,在改善手術質量,提高機體舒適度的基礎上,消除了負性情緒,提高了生活質量及自我照護能力[3-4]。本次研究結果對上述論點予以了證實。
綜上,針對腸造口患者,在圍手術期重視心理護理工作的開展,可改善心理狀況,增強生活質量,提高自我照護水平,開展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羅曉霞. 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大腸癌造口患者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 基層醫學論壇,2019,23(30):4379-4380.
[2]周麗亞. 對進行腸造口術的直腸癌患者實施綜合性心理護理的效果探討[J]. 當代醫藥論叢,2019,17(17):232-234.
[3]常敏. 心理護理和造口護理在直腸癌術后結腸造口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6):272-273.
[4]陳秀云,謝玲女,馬琳琳,等. 心理護理在結直腸癌患者造口中的臨床應用探討[J]. 中國現代醫生,2016,54(23):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