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馨可
栽培技術是指某一項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對其進行相應營養補充或者是對于雜草進行清理的過程,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農作物的營養攝取量,讓農作物更好的生長,從而強化農作物的產量。除了栽培技術之外,對于農作物而言,病蟲害的防治技術也是其中的關鍵,其主要的原因在于,病蟲害對于作物的傷害是毀滅性的,如果病蟲害爆發,那么就會造成大面積的作物死亡,這對于農民而言,是巨大的打擊。所以,在玉米的種植之中,不僅僅要做好高效栽培技術的應用,還需要進行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才能確保玉米的種植能夠滿足農民的具體需求。這種情況之下,則本文展開了如下內容的探究:
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1、品種的選擇
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之中,品種是最為關鍵的一個部分,不同品種的玉米適合不同地方的土地,如果選錯了品種,那么玉米高產栽培技術也就無法完成。尤其是在北方地區,因為天氣寒冷等原因,玉米品種的選擇就更為重要。
2、播種的時間
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之中,播種的時間也非常有講究,其主要參考的內容是天氣,往往在一段時間內,都是玉米播種的最佳時期,所以要在這段時間內,選擇較為合適的天氣,一定不能出現暴雨或者是其他自然災害,否則就會讓玉米的種植功虧一簣。
3、施肥與灌溉
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之中,施肥和灌溉是一個核心內容,也是最考驗技術的內容。這兩項內容的核心就是對于劑量的把控,過多的施肥和灌溉也不能讓玉米更好的成長,所以必須嚴格按照要求來進行。
二、玉米病蟲害防治措施
1、發生病蟲害的原因
由于玉米種植面積變大,特別是單一的連片連年種植,加上干旱的氣候,導致土壤中病菌逐年積累,致使玉米發病的初次侵染源增多,造成病蟲害的發生。同時,玉米單一品種的多年種植,導致該品種種性退化,抗逆性降低,是玉米病發的原因之一。此外,由于氣溫條件,隨著全球氣溫變暖,冬季氣溫偏高,給傳毒病蟲提供了良好的適宜生存的環境。
2、主要病害防治對策
(1)大斑病
大斑病主要對葉片產生危害,嚴重時可危險苞葉,發病初期水侵狀,接著變為青灰色,后逐漸擴散,在整個葉片布滿大片不規則斑點,如果遇到雨水,病斑會生長出黑色霉狀物。
防治方法:在栽培之初篩選優良、高產、抗病的玉米品種,從根上杜絕病源,同時成長期間要注意肥、氮、磷的合理搭配,增強玉米自身的抵抗力,一旦發現玉米發病,要及時使用相對應的藥物,預防和鏟除病害。
(2)小斑病
小斑病在玉米的幼苗期到成熟期均可發生,危害葉、莖,發病時為褐色中間顏色深,周圍淺;出現橢圓形或長方形斑點,病斑很小,但數量很多。
預防小斑病要選擇合適的時期提早播種,這樣可以避開發病的高峰期;基肥保持充足并增加磷肥和鉀肥;玉米底部的葉子可適當摘除幾片,以降低田間的相對濕度,使植株生長更健壯。
(3)瘤黑粉病
常危害玉米葉、稈、雄穗和果穗等部位幼嫩組織,產生大小不等的病瘤。果穗發病可部分或全部變成較大腫瘤,葉上發病則形成密集成串小瘤。
防治方法:種植抗病品種,實行輪作,收獲后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秋冬實行深耕,減少病源體;加強肥水管理,在抽雄前后適時灌溉,避免受旱;減少機械和蟲害損傷。
3、主要蟲害防治對策
蟲害是影響玉米產量和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玉米蟲害種類較多,比較常見的有玉米螟、玉米葉螨、玉米粘蟲病、玉米線蟲病等,這些蟲害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偶爾呈現爆發和流行趨勢,對玉米生長水平和產量均會產生極大影響。
(1)玉米螟,又叫箭桿蟲、玉米鉆心蟲,雨水越多,玉米螟的發生就會越多,其是造成玉米減產危害最大的害蟲。粘蟲是一種昆蟲,從外觀很好分辨,頭紅褐色,體色由淡綠至濃黑,幼蟲食葉,發生時可將作物葉片全部食光,造成嚴重損失。
(2)玉米葉螨就是紅蜘蛛,是多食性害蟲,以若蟲或成蟲在葉背面吸取汁液,造成葉片枯死,影響產量。成螨體色隨季節變化,一般為紅色或銹紅色。
對于玉米蟲害的預防要及早、及時。早春進行翻地,清除地面雜草,保持越冬卵孵化期間田間沒有雜草,通常可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藥劑防治。蟲害雖然危害大,但是只要做好防治工作,便可防患于未然,保證玉米產量和質量的提高。
綜上所述,我國當前的玉米種植中,存在的問題非常明顯,其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高效種植技術的應用不夠全面,這主要是因為,在玉米的種植過程中,很多高效種植技術都是實驗室產物,這些實驗室的內容都集中在科學家或者農業學家的手中,作為科研成果。這些成果卻并沒有真正的下放到農民的手中,大部分的農民在進行玉米種植的時候,仍舊是采用傳統的種植辦法,這也直接導致了玉米種植的效果無法顯著的提升。第二個方面就是病蟲害的防治,當前我國都在提倡無公害食品,玉米的種植之中也是如此。但是當降低了農藥的使用之后,病蟲害的出現幾率大大的增加,農民對于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也非常操心,這就導致病蟲害能夠帶來的危害越來越大。針對此類情況,則本文提出了上述內容,詳細的闡述了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如何更好的進行玉米高效栽培如何更好的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希望我國的廣大農民朋友能夠謹慎的參考本文的內容,從而確保玉米的種植更好的完成,獲得更好的經濟收益。
(作者單位:161441 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七星泡農場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