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雙友
我國有著悠久的農業種植歷史,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誕生了非常多的歷史文化,每個地方的發展水平不一,每個地方的土壤條件不同,很多地方的農業種植作物也不同,但是有一種農業種植作物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種植面積,這種農作物就是水稻。我國水稻種植經驗十分豐富,水稻一直以來都是我國人民群眾的主食之一,很多出名的響水貢米、五常大米等都是優秀的水稻種類。關于水稻的種植方法,每個地區根據情況和地理位置不同,會有不同的種植方法,這些不同的方法又反過來影響水稻的成品質量、又會間接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針對目前的種植發展狀況來看,農民在水稻種植上的收益并不十分理想,影響水稻收成的因素也是非常多,如病蟲害、種植人員的種植水平、氣候等等因素,筆者從自身的水稻種植經驗和分析研究入手,幫助種植戶們解決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高水稻的種植收益,為廣大的農戶朋友們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在現階段的水稻種植領域中,大部分地區防治病蟲害的主要方法是噴灑農藥,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方法是施加化肥,在東北地區由于土壤中的礦物質含量豐富,化肥施加的量要比其他省份地區要少,但是隨著耕種面積的不斷擴大和糧食需求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土地開始施加過量的化肥以及噴灑過量的化學農藥,這些化學物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病蟲害的影響,提高了農作物的收成,但從長遠來看,會造成土壤板結、土地肥力流失。為了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必須要優化水稻的種植技術,優化控苗技術以及肥料控制技術,合理防治病蟲害,從而提高水稻的種植效益。
一、優化水稻的育秧技術
根據地域條件不同,育秧技術又有不同的區分,在南方地區由于氣候潮濕,水系資源豐富,非常適宜水稻的種植(水育秧)。但是在內陸地區,以黑龍江省為例,由于氣候較為寒冷,相較于傳統的水稻來說,更適合旱育秧,水稻秧苗的基礎更好,得益于黑土地的肥力,水稻的根系更為發達,在大規模進行栽種后不會出現返青的現象發生,水稻的產能更為穩定、質量更高。這也就是為什么國家會將東北作為糧食儲備基地,東北地區的水稻受到了全國人民的歡迎。但是在旱育秧的過程中,有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證水稻能夠正常出苗,這主要是依靠一種化學藥劑“敵克松”(對二甲基氨基苯重氮磺酸鈉)它能夠有效解決爛秧的現象發生,可以對水稻進行全面的消毒,但是這種物質有非常強的毒化性質,在平時的使用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合理的配比。另外在播種過程中要保證水分等一系列水稻生命要素的充足,出苗階段要覆蓋薄膜,這個過程具體可以按照以下步驟來實施。
首先,在進行栽培前,對于土壤環境的選擇要進行排查,地形不應太陡峭,應該選擇平坦的土地,在種植的過程中,要保證足夠的通風,以此來作為旱育秧苗床。雖說是旱育,但是水稻在成長的過程中,水分是不可獲取的成長因素,旱育中之所以要保證秧苗床的通風,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苗床有更好的排水性,便于對其進行檢查管理。其次,很多地方的土地條件或許很復雜,沒有適合的土壤,對于這種情況,具體問題,可以增加肥料的使用,使用壯秧劑,以調整土地的酸堿度,化學藥劑這些都是必要手段,這也是人類利用規律改造自然的一個方法。但是要注意,在施肥的過程中肥料一定要控制在合理的量,除了化學肥料外,還可以施加一些有機肥,如碳肥,碳肥的量可以按照每畝20kg進行施肥。最后,為了能夠讓旱育秧的苗根系更為發達,將化學藥劑和有機化肥進行結合,以提高秧苗的抵抗能力。
二、優化水稻的控苗技術
水稻控苗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水稻的產量,控苗和育秧一樣,都是提高水稻產量的必要階段,水稻的成長過程是多方面的,需要考慮到非常多的因素,要想優化水稻的控苗技術,就需要對水稻的成長過程進行拆分。首先是水稻剛開始的成長階段,這時候需要對其進行仔細觀察,將水稻的多余莖葉進行處理,以防止莖葉過多吸收水稻的養分。其次是水稻成長過程,這是決定水稻種植的技術的關鍵階段,不同的水稻種植技術要根據不同的區域環境進行仔細選擇和適用,以此來達到提升水稻的種植水平。最后優化水稻的控苗技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調整,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因地制宜,最終保障的農民的水稻受益。
三、優化水稻的肥料控制技術
水稻的肥料控制技術其實遵循的是“合理”兩個字,施肥量要合理、量大會影響土壤的肥力,量小又會影響減產水稻的種植成果。所以還是要根據實地情況、種植面積、人力知識技術水平等等情況決定施肥的種類,以此保證水稻在種植的任何階段,都能夠保證充足的養分和產量,維護當地的生態環境。
四、合理防治水稻中的病蟲害現象
病蟲害現象是影響水稻種植的最重要現象,也是影響農民收益最直接的因素。在病蟲害防治階段,應該要從水稻基部的種植時間上進行優化,增加水稻的莖粗,以此提高水稻的抗病蟲害能力。其次,要經常檢查水稻的種植情況,將檢查情況(生長情況)進行記錄,通過分析記錄內容及時分析出潛在的問題進行防范,尤其是葉齡期、拔節期都得需要特別的注意。最后除了增加水稻的莖粗、記錄田間情況外,對于雨水天氣更要加強檢查力度,必要的時候可以上級主管部門進行求助,盡最大的可能防治病蟲害。
綜上所述,優化水稻種植技術,提高水稻種植受益是一個長遠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對育秧、控苗技術進行優化,要對化學肥料進行控制,最后還要通過定期檢查和記錄防治水稻中的病蟲害現象發生。東北地區要想提高糧食產量,就要不斷摸索新的種植技術,根據各個階段水稻的生長情況,為水稻增產提供相應的生產條件。
(作者單位:152300 黑龍江省海倫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