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峰
近幾年,我國由于市場經濟已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逐漸深入地發展,促進了對農業種植業的快速發展的巨大調整。我國的種植玉米種植歷史悠久,玉米種植產業已成為我國農業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玉米的種植面積逐漸增加,玉米的生產品質也大幅度提高,生銷一條龍一體的產業鏈接初步形成,玉米已經成為維持農民和部分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玉米蚜蟲屬同翅目蚜蟲科,大范圍遍布于我國各個地區,主要寄宿于高粱、小麥、谷子、水稻等農作物上:蚜蟲種類可細分為玉米蚜、禾縊管蚜、麥二叉蚜、麥長管蚜等等,玉米蚜先天具有生長優勢,廣泛分布于各個地區,使玉米的生長遲緩,發育不良,導致產量下降。在蟲害到達一定嚴重程度時,會使造成玉米停止生長發育,導致直至死亡。因此,想要保確保障玉米的收成和質量,就必須要做好對玉米蚜蟲的治理工作。
一、蟲害的發生規律
玉米蚜蟲的生活習性。蚜蟲生長繁育較快,一年可產20代,成蟲和若蟲生活在在小麥和其他禾本科植物里過冬,隨著第二年三四月份氣溫的上升,便開始在過冬的寄宿植物上啃噬為害;6月初是逐漸成熟的季節,玉米蚜蟲中的一部分逐漸發育為帶翅蚜蟲,可以飛到田地中的玉米或高粱等農作物上進行為害;七八月份玉米發育至抽穗階段,蚜蟲集中在劍葉前后和穗芽、花絲上取食,在玉米進入喇叭口末期到開花期時,正是玉米蚜蟲的繁殖高峰期,當在植株葉面上有一層灰白色的脫皮殼時,便進入了蟲害最嚴重的階段;八九月份時玉米結束散粉,玉米穗已經干枯,帶翅蚜蟲又將進一步擴散;秋冬季節玉米成熟,有翅蚜蟲會向禾本科植物上轉移,進行繁殖,準備過冬。
二、蟲害發生條件
1、在高溫高熱的環境中蚜蟲的生長速度較快
高溫環境從七月到八月,玉米從抽穗到開花時間段的,營養狀態較好,環境的高溫和玉米的生長狀態對玉米蚜蟲的繁殖有利無弊。由于蚜蟲體積太小,大風暴雨天氣對蚜蟲有巨大的殺傷力,在短時間使蚜蟲數量銳減,因此天氣情況是蟲害是否嚴重的重要影響因素。
2、天敵數量
玉米蚜蟲天敵眾多,如蜘蛛、七星瓢蟲等較為常見,天敵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蚜蟲的數量,避免形成大面積蟲災。如果不存在天敵或是天敵不多,則無法保持田間生態系統的平衡,造成食物鏈斷裂,使害蟲數量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天敵也是蟲害是否形成的重要因素。
3、種植作物種類
玉米蚜蟲大多寄生于禾本科雜草類植物,如玉米、小麥、水稻等,且繁殖速度快,分布面積廣,便容易發生蟲害。
三、玉米蚜蟲的發生危害
玉米蚜蟲從苗期到成熟期會一直對玉米產生危害,玉米在苗期時會對在心葉中吸食汁液為害,且在玉米生長過程中不斷尋找新生葉片進行吸食,在孕穗期主要危害劍葉和葉鞘,在吸食汁液的同時排泄蜜露,附著在葉片上,引發煤污病。密露的覆蓋會影響玉米的光合作用和授粉,造成玉米長勢漸弱,致使玉米顆粒稀少,產量下降。嚴重時會造成玉米停止生長,甚至枯死。此外玉米蚜蟲也是大麥黃矮病毒、玉米花葉病毒、玉米葉斑病毒等病毒的傳播載體,在自身危害農作物的同時帶來其他病害。
四、防治措施
1、選擇適當種植品種
在玉米選苗上選擇生長力強,且早熟的合適品種,挑選恰當的時間進行播種,以避免在蚜蟲活躍期間的侵害。
2、適當噴灑藥劑
當已經在玉米田間發現蚜蟲蹤跡時,可及時手動將蚜蟲刷去,并噴灑針對蚜蟲治理的化學藥品,按藥效周期定時定量進行噴灑。另外,將肥料與化學藥品進行混合施加也能夠有效控制蟲害。在進行化學防治時,盡量選擇不傷害蚜蟲天敵的藥物,因為天敵對蚜蟲蟲災能夠起到自然的抑制作用。可以在玉米蚜蟲活動頻繁的時間,在玉米根莖處涂抹殺蟲藥物進行防治,使藥物發揮最大效用,使蚜蟲數量迅速減少。將使用藥物直接用于蚜蟲喜食的玉米嫩葉上,也可達到防治效果,也可一同治理其他害蟲。
3、進行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改善農作物生長環境也是治理蚜蟲的有效方法。由于蚜蟲喜熱,在高溫環境下繁殖速度快,因此要及時將田間雜草去除,在種植時也要合理把握播種距離,為玉米提供充足的生長空間,保持田間通風效果。種植地區應選擇光照充足處為最佳,從而降低感染蚜蟲的幾率。
4、調整播種時間
在其他農作物收獲之后,可將播種日期向后推遲,避開蚜蟲繁殖最快的生長階段,以減輕蟲災在播種后帶來的危害。
綜上所述,人們可以根據本文針對蚜蟲的生長習性,對蚜蟲蟲害的發生規律以及與發生條件進行簡要分析等采用適當地方法治理蚜蟲,可利用可根據蚜蟲的自然習性在對玉米播種時與生長發育過程中的所需進行預備治理。在蟲災的治理方面可采用物理方式,田間整理的方式進行除蟲工作,也可利用化學藥劑,進行適當調配,消滅害蟲。對玉米蚜蟲的治理方式多種多樣,但一定要選擇科學的治理方式,遵循自然規律,進而促進玉米產量質量的提升,推動我國農業進一步發展。
(作者單位:151700 黑龍江省明水縣通泉鄉農牧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