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淑艷
1、小興安嶺林區主要野生經濟植物資源
小興安嶺林區是我國重點生態功能區。有著十分豐富的野生經濟植物資源,據不完全統計,大約300多種,主要有:
(1)山野菜資源
有蕨菜、徽菜、廣東菜、猴腿菜、老山芹、刺老芽、桔梗、刺五加等森林蔬菜。
(2)山野果資源
有山梨、山荊子、稠李、刺梅果、獼猴桃、篤斯、托盤、藍靛果、榛子、山核桃、紅松。
(3)藥用植物資源
有刺五加、黃柏、五味子、滿山紅、暴馬丁香、穿地龍、三棵針、北豆根等。
(4)食用菌資源
有黑木耳、猴頭、各種蘑菇、豬苓、云芝。
(5)綠化觀賞資源
花揪、紅皮云杉、山桃稠李、山槐、色樹、刺梅果、白樺等。
2、野生經濟植物資源的特點
(1)種類的豐富多樣性
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野生植物資源貯量豐富,種類繁多,這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寶貴財富。例如僅可開發的森林蔬菜就有十幾種,因此我們必須合理開發培育保護,利用好野生植物資源,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形成特色林區經濟的新格局。
(2)具有再生性
再生性是指植物自身具有繁衍種族的能力。正是由于野生植物資源的再生性。人類才能不斷獲得野生植物,才能不斷開發利用。野生植物資源的再生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無性繁殖;一種是有性繁殖。
(3)營養價植和經濟價值高的特點
山野菜、山野果、食用菌等野生植物,由于生長在良好的自然環境中,無污染或少污染,因此有“綠色食品”的美稱。其中含有大量的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有很高的營養價植和經濟價值,尤其是一些藥用植物,具有藥用功效顯著、奇特等特點,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
3、野生經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的原則
(1)資源增長量與資源開發利用量相一致的原則
資源增長量具有再生性的特點能借助自身的生長和繁殖而不斷更新,但更新的過程需要一定的周期,少則一年,多至幾年甚至十幾年、到幾十年,因此在開發利用時必須保持一定的貯量,以維持其再生能力。要大力繁殖,進行優勢品種的栽培,保證開發與再生、補給與利用達到平衡,實現植物資源開發越多,越開發越好,實現其永續利用,達到獲得最佳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目的。
(2)立足利用本地資源優勢的原則
植物資源的分布是有規律性和區域性的,在開發利用前,我們必須進行科學的規化管理,采取集約經營措施,重點開發那些優勢資源,同時,應根據市場需求,確定本地優先發展的品種,進行大面積栽培,要充分利用現有苗圃的技術優勢,加大科技投入,對我地區優勢品種的繁育,豐產栽培技術進行研究,為大面積經營栽培優勢品種提供配套的經營技術和優質苗木。同時要有計劃控制采收,嚴格禁止亂采、亂栽現象,造成植物資源產品質量下降而失去了“優勢特色”。最終形成小興安嶺林區優勢特色產業的新格局。
(3)保護、開發、利用并舉的原則
野生植物開發利用雖然具有再生性,但其再生能力是有限度的,也就是說,野生植物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單純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超負荷開發就導致資源枯竭。因此,我們必須要認真組織落實好森林資源管護經營責任制,它是實現植物資源開發、保護并舉的重要手段,管護與經營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其中經營是基礎,是前提,管護是目的,只有科學合理的經營,使職工群眾獲得較高的收入,才能夠做到合理的開發利用植物資源。而合理經營植物資源,推進植資源的再生進程,正是目前擺在我們營林工作者面前的首要課題,我們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認真研究各種植物資源的經營栽培技術,為職工群眾走生態致富之路,帶好頭、引好路、服好務。
4、野生經濟植物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途徑
伊春林區野生經濟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起步比較早,但是進程比較慢,目前開發利用的植物資源多為原料、半成品、粗成品,精品和名牌產品不少,效益低,資源浪費現象十分嚴重,個別企業的掠奪式開發,目前已造成個別植物資源的毀滅性災害,要實現其合理開發利用植物資源,達到永續利用的目的,我認為必須要抓好下列幾項工作:
(1)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做好資源的普查調查工作
野生植物資源的種類、貯量及分布是有區域性的,因此,必須進行周期性資源調查,通過調查了解本地區野生植物資源的貯量及分布規律,并對其有效成分進行鑒定,通過市場調查預測,結合資源調查結果,確定出本地區優勢種類,制定開發利用規劃。合理規劃,分步實施。對貯量大、資源集中,可以直接開發利用即可收到經濟效益的種類、要列入先期開發和重點開發計劃。把貯量大、資源集中但需要探明利用途徑才能開發的種類列入近期或遠期開發計劃。對經濟效益好,但野生資源不足的種類,要抓緊栽培、引種馴化,保證資源供給,實現可持續利用,按規劃要求,分步組織實施。
(2)建立野生植物資源苗木繁育基地,為職工發展林下經濟提供苗木保證
我們要充分種用現有苗圃的技術優勢,做好馴化工作,進行栽培技術的研究,盡快摸清我地區主要品種的栽培技術,大力繁育優勢特色植物品種,為職工在管護區內發展林下經濟提供數量足、品種多、質量好的苗木。建立優勢經濟植物資源的生產基地,為調整林區產業產品結構、打造特色產業而努力。
(3)積極引導職工在管護責任區內,充分利用林地栽培優勢,生產市場上所需要的植物
在商品林區鼓勵職工和社會自然人,大面積營造私有經濟植物,建立山野菜、山野果、山藥材、食用菌、綠化觀賞植物等五大生產基地。
(作者單位:153031黑龍江省伊春市友好區林業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