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秋霞
家庭農場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推動了農業商品化的進程,有效地縮小了城鄉貧富差距,對發展現代農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現實意義。
一、陽城縣家庭農場基本情況
截止2019年年底,從事種植、畜牧養殖的家庭農場共有96家,按產業分,從事種植業的45家,其中,糧食生產20家,核桃10家,干果水果12家,菇類1家,苗圃育種2家;從事畜牧養殖的48家,其中養豬19家,養雞19家,養羊3家,養蜂4家,養蠶1家,養狐貍1家,綜合養殖1家;從事種養結合的有3家。
二、家庭農場已在現代農業建設中凸顯其活力
發展家庭農場,有利于實現農業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效益化,對推進現代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發展家庭農場能激發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傳統家庭人均耕地面積小,少的幾分,多者幾畝,且分布分散,承載不了家庭主要勞動力,所以絕大多數農戶種地是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家庭農場通過承包、流轉等多種形式,將村集體機動地或農戶承包地集中起來,全力以赴搞好生產經營。如,蟒河鎮盤龍村的郭軍社,2016年他通過承包村集體的荒山300多畝,流轉農戶承包地112畝,組建了陽城縣蟒河鎮西莊村古硒綠源農場。從事種養結合,主要養殖有50余頭驢、100余頭牛、100余頭香豬、200余只野兔、300余只野雞、60余只青山羊等;種植有谷子150余畝、雜糧150余畝、桃樹20余畝、梨樹10余畝。他始終堅持“原汁原味原生態”的經營理念,利用這些資源,建有古香古色的農家樂、采摘園、農耕體驗、跑馬場等,延續原生態的農家生活,成為現在城鎮人體驗回味農村生活的好去處。
2、家庭農場開辟了農民創業新渠道,更能使千家萬戶走上富裕之路,在當前農村就業形勢嚴竣,農民增收困難的形勢下,家庭農場應運而生,以其靈活的經營機制,充分的就業空間,可觀的經濟效益,解決了相當一部分農民家庭就業增收問題。如,北留鎮大橋村盧健強,通過承包村集體土地200畝,組建了陽城縣北留鎮大橋村聚鑫苑農場。從事種養結合,在種植的蘋果樹、杏樹、核桃樹下養土雞、山羊,同時自建農家樂主要從事餐飲服務,使前來采摘的人吃上了“純天然,真綠色、最健康”的食物,達到了自產自銷,年純收入達到40余萬元。
3、家庭農場促進了農業科技運用和農業機械化。如,白桑鄉南香臺村村民馮國太通過土地流轉和本村63戶承包戶簽訂了規范的流轉合同,流轉面積達到212.11畝,為提高規模效益,自購三輪車、拖拉機、秸桿還田機、播種機、收割機(小麥、玉米、谷子)、深松機、糧食烘干機、糧食清洗機、植保無人機等大型農機具,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作用,效益明顯提高,同時通過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農戶2000余戶,正常年景純收入可達到20余萬元。
三、家庭農場發展面臨的主要困難與問題
1、家庭農場取得土地難。一是土地的稀缺效應不斷體現,農民惜地心理嚴重,流出土地的農戶逐漸減少,家庭農場受土地限制難以擴大經營規模;二是流轉程序不規范,隨意性比較大,流轉文書管理不完整,部分農民思想上還存在一些片面認識,擔心土地流轉后流轉費不能及時兌現;三是社會保障、激勵、補償機制不健全,阻礙著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
2、家庭農場融資難。農業生產周期長,回報見效慢,自然災害風險大,家庭農場在經營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較集中,資金需求大。而作為家庭農場登記主體的農民,很少有可供抵押貸款的資產,金融機構也缺乏對家庭農場經營的融資動力。多數家庭農場在啟動建設時,多是自家積蓄或向親友借款來投入,很難落實金融貸款。
3、家庭農場獲得服務難。家庭農場主要以家庭用工為主,輔以少數雇工。一遇到種植、收獲等農忙時節,勞動力季節性短缺等問題表現突出。農業技術方面的人才也非常欠缺,特別是鄉土技術服務人才短缺。社會化服務不夠,家庭農場用工、技術支撐、機械使用等方面短板明顯。
4、家庭農場掌握技術難。盡管大部分農場主多年從事農業生產,實踐經驗豐富,但畢竟受學歷、年齡等因素影響,接受新理念、掌握新技術相對較慢,需要經常接受教育、培訓和技術指導,而這方面的費用又比較高,農場主勉為其難。
四、加快發展家庭農場的建議
家庭農場在現代農業經營主體中表現最為活躍,最符合農村實際,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發展。
1、健全土地流轉體系。一是要充分利用多種媒體,大力宣傳有關土地流轉法律法規以及“三權分置”理論,讓承包農戶消除誤解,放心流轉;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轉管理機制,切實做好土地流轉供求登記、信息發布、土地評估、政策咨詢、糾紛調解等服務工作;三是制定鼓勵土地流轉的政策措施,促進流轉關系長期穩定。確保家庭農場所需土地取得有渠道。
2、完善惠農政策扶持。一是財政支持,在推進美麗新村建設時應利用土地整理、高產農田建設、水利設施建設改造等各類農業項目,有重點地結合家庭農場的布局,逐步完善農村道路、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提升家庭農場發展水平;二是各金融單位應加大對家庭農場的信貸支持力度,普遍落實流轉土地抵押貸款試點政策,推出適合家庭農場的新信貸品種,根據家庭農場資產、經營狀況給予一定授信額度,在授信額度內,隨借隨還,最大優惠貸款利率,特別是要積極幫助家庭農場解決農業生產季節性資金需求問題。
3、強化技術指導服務。農技機構要把家庭農場作為重要的服務對象,積極提供技術、信息等服務。引導和鼓勵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面向家庭農場,開展代耕代種代收、病蟲害統防統治等經營性社會化服務,積極推行合作式、訂單式、托管式服務模式,為家庭農場專心經營、做大規模創造條件。
4、培育新型農民。要加強宣傳引導,培育和發展新型綜合農業服務組織,穩定和壯大現代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為家庭農場的持續發展奠定人才基礎。整合各類培訓資源,建立起常規教育、集中培訓、綜合服務“三位一體”的培育機制,全面提高家庭農場主技術水平、市場意識和管理能力。
(作者單位:048100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