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梅 白志剛
農業發展影響我國的整體經濟形式,它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業產業結構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農業生產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我國是世界人口大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農業市場的需求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國家為了促進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根據我國國情科學合理地調整了農村產業結構,不僅可以滿足了市場的需求變化,而且對于提高農業的勞動效率和生產效率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幫助。實踐研究表明,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著農業經濟的發展,也能推動我國整體發展的速度。
一、農業產業結構的涵義
大家都知道,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農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四部分。農業產業結構簡單來說就是指農林牧漁四大核心產業在一個區域之間的比例構成。按照農業產業結構的組成,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劃分分析。如果從產業結構的空間角度上看,指的是在某一區域內農業產業結構所占的空間比;從整體產業發展的角度上看,指的是農業產業結構與其他產業的產業結構之間的關系。目前,農業產業對于我國來說,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性產業,它與其他產業有著十分緊密地聯系。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從而將農業經濟效益實現最優化,促進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對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農業產業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發展農業經濟,也為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帶來的前行的方向。現階段,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對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就是調整農業產業的結構
隨著我國農業現代的發展,農業產業中已經普遍使用了現代化的機械設備,這也在相當大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產業的產品供求關系轉變。目前,土地資源的緊張,市場需求量大、要求高,這兩方面原因使得我國農業產業發展受到了限制。因此,在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優化農業產品的結構體系以及確保產品的質量可為農業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地支撐。要想促進市場經濟的長效發展,就必須及時調整農業產業的結構。
2、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可以優化農業資源的利用率。
在我國,傳統的農業資源的利用方式是非常單一的,已經不符合現代化農業經濟發展的方向,也直接影響農業資源利用的實效性,對農業的經濟產值的提升非常不利。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科學合理地調整,可以促使農業資源的利用價值得到有效提升,從而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可以提升農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現代化的社會,消費者都在追求高層次、高質量,對于農產品亦是如此。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以及農業種植程序的優化調整,促使農業產品質量得到提升,從而提升市場的競爭力,以帶動農業經濟發展。
三、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對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應用策略分析
從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來看,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式是,以市場需求為方向,經濟的增長為目標的農業產業結構的科學合理調整。調整農業產業的結構,有效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1、發揮我國區域性布局的作用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眾多,所以,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應關注到區域性布局效應的作用發揮。它與區域性農業產業機構有著密切的練習,區域產業結構既是地區經濟結構的重要內容,還是國家農業產業結構的子系統。也因如此,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應根據不同地域的自然條件以及技術條件進行科學地調整。也就是說,合理調整區域性農業產業的結構,以便更好地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2、推進農業資本化的發展,要注重農業生產要素的調整
農業經濟的穩步增長,需要注重對調整農業生產要素的調整,改善部分生產的要求,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改善農業生產的供應,要綜合多方面因素,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同時還要考慮區域的自然環境、生產要素、人口數量等情況。自然條件應以農業最低標準進行優化與改善,根據人口數量合理分配勞動力,同時還要增加相應的農業資金。現階段,我國總體資金充足,但時農業資金仍舊缺乏,并且各區域之間的經濟差距也是非常明顯。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加農業專項資金是必不可少的。
3、創新農業生產技術,推動農業產業的現代化發展
促進農業經濟的有效增長就是提升農業產業的技術水平。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在農業科技的鉆研上,從而為農業產業技術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撐,以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技術水平的提升,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將會得到有效地控制,農產品的銷售市場加大,市場的需求量也會增加。另外,技術水平的提升,還能促使更先進的生產工具的形成,這其中就包括研發適用性強的肥料,也會較少對自然資源的以來。農業生產的質量與效率的提升,推動著農業向著規模化的方向發展。
4、發揮農產品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的作用
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農產品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主要內容。在目前的產業結構背景下,農業經濟的穩步增長,就要充分重視農產品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一方面需要全面調整并改善農產品生產基地,根據各地區自然條件的差異,合理確定本地的主導產業。另一方面,利用科學技術改善農業產業結構,以提升農產品的生產效率。最后,定期對這些產品生產生長情況進行跟蹤調研,同時總結生產經驗,改掉不足之處,從而促使農業經濟的高效增長。
總之,農業產業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國其他區域產業發展的前提。所以,加大對農業產業的關注度,根據區域的自然發展條件,科學合理地調整我國的農業產業結構,以促進農業產業的快速發展,使我國的農業產業結構更加符合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最終實現農業經濟的穩步增長。
(作者單位:1.014300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種子與經濟作物工作站;2.014300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