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富斌
摘 要:血站一直向人們提供安全保障與醫療服務,為確保采供血的安全性提供足夠的舉證資料,因此,血站檔案功能需要得到重視和科學應用。本文通過分析血站檔案的特點和功能,圍繞理念、人才等方面探討其在血站檔案管理中的運用途徑,進而提升血站檔案管理的工作效率與質量,充分發揮血站檔案功能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血站檔案;檔案功能;檔案管理
中圖分類號:G2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2-0-02
血站屬于采供臨床用血的機構,血站檔案是在采供血過程中產生的具有保存意義的資料,包含科技、文書、業務檔案。血站檔案功能包含維護權益、原始依據、事業發展憑證等方面,充分發揮這些功能對于國家采供血事業發展和衛生醫療事業的進步意義重大,因此詳細分析其功能和應用途徑十分必要。
一、血站檔案的特點及功能分析
(一)血站檔案的特點
其一,檔案種類和數量較多。如血站業務檔案中包含血液檢測、血液采集、血液成分分離等部分,同時還會產生獻血者的采血記錄、資料登記表、血液初檢記錄等內容,對于血站檔案存儲要求較高。其二,檔案存儲流程較多。從獻血者的血液采集至輸血過程,需要經過登記、采集等流程,部門之間交接過程復雜,對于檔案資料的歸檔和收集要求較高。其三,保密性較強。由于血站檔案中包含供血、采血等資料,為后續臨床用血工作提供依據,因此血站檔案是確保用血安全性的關鍵,其與獻血者隱私密切相關,不經允許不可查閱,因此保密性較強。
(二)血站檔案的功能分析
(1) 服務社會的使用功能。由于血站檔案具備源頭性、可靠性、原始性優勢,結合新時期信息技術發展背景,使獻血證逐漸升級為“一證一碼”模式。通過對血站檔案的規范化管理能夠為醫療機構臨床用血和患者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并對用血機構的突發性緊急用血實現精準服務。比如,我國大部分區域中心血站已經構建了機采式血小板獻血者資料庫、RH-血資料庫,如果患者是稀有血型需要進行輸血時,工作人員可以檢索獻血者資料庫,迅速查詢并聯系獻血者,為臨床用血和治療縮短時間[1]。
(2) 發展參考價值。血站檔案中包含血站不同時期和階段的事業發展記錄,同時這也是血站發展的原始資料,具有十分普遍的參考價值。血站檔案中包含了不同階段的采供血、血液檢測技術的演變歷程、多個時期的鮮血政策,為血站業務開展、事業發展提供最重要的信息支持。同時,血站可以通過分析和匯總館藏檔案信息與資料,歸納經驗,進而指導后續檔案工作的開展,在規劃、評估血站業務活動中突出血站決策的系統化、科學化。
(3) 維護權益的憑證功能。血站檔案中采供血模塊記載著獻血者的具體情況,可以在血液檢測、制備、發放等過程中突出追溯性,和其他檔案一樣具有相同的歷史憑據功能。社會的不斷進步在人們心中樹立了強烈的維權意識和法律意識,血液檔案在血站業務管理中并不是單一的采供血活動記載,若發生問題和糾紛,這些檔案記錄將成為責任劃分、費用報銷、理賠的關鍵憑據。
二、血站檔案功能在血站檔案管理中的運用途徑
(一)升級血站管理理念,實現“記錄”與“應用”的平衡
記錄是血站檔案工作的前提和基本,建議從思想層面上重點關注檔案應用工作,為檔案應用提供人力、物力、財力支持,提升血站檔案數字化、信息化能力,為血站檔案的利用與價值功能的發揮奠定基礎。通過制定嚴格的工作標準和規范,禁止工作人員私自篡改、銷毀血站檔案,確保檔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并簡化資源查詢、使用步驟,實現血站檔案管理的一體化。血站基礎設施建設能夠為檔案管理資源的應用和開發提供支持,加強血站檔案信息資源的采集、輸入、分析、總結工作,為后續血站檔案資源的應用提供信息源。通過對檔案室完成基礎建設,借助掃描儀、計算機加強對血站檔案資源的充分利用,圍繞“十防”原則,提升血站載體和檔案信息的安全性。
(二)實現血站檔案館藏的“豐富”與“精細”
血站檔案功能的運用需要建立在當前血站館藏信息的基礎上,缺少館藏資料檔案將無法發揮價值功能。因此,血站檔案需要豐富自身檔案信息的資源結構,實現檔案管理信息數據和業務檔案模塊相結合,實現檔案管理的精細化。例如,細化體檢采血類別數據、成分化驗類別檔案,在數量層面上不斷增加和豐富血源的檔案結構和數據;在質量層面上,應優化血站館藏檔案的資源結構,展示檔案管理的行業特征,構建內容多樣、載體豐富的檔案資源管理機制,為血站檔案價值發揮和運用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三)提升血站檔案處理能力,找準專業與復合的聯系
血站檔案功能發揮需要專業化、高素質的檔案管理人才團隊,因此應圍繞以下內容開展工作:其一,血站應加強對人員專業素養的提升,擴大檔案功能發揮領域,使工作人員靈活并熟練地對血站檔案進行分類、排列、組卷、編號、編目、裝盒、裝訂。其二,學會對檢索工具進行編制,借助專業化素養充分發揮血站檔案的功能價值,使其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保障群眾生命健康發展。此外,血站應組織業務知識講座、崗位練兵、培訓班等活動提升檔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結合目前血站業務與檔案的任務量,為人民群眾的安全健康、醫療衛生事業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支持。
(四)血站檔案在層級管理與統一管理中的應用
(1) 層級管理。層級管理需要結合血站檔案管理的實際情況,組織工作人員開展檔案管理專題學習,加強管理部門對于血站檔案應用價值的理解,在此前提下實現管理工作的精細化,自上而下設置層級管理模式,結合科室屬性將檔案管理工作進行細致劃分。此過程能夠調動血站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明確責任劃分和工作評定標準,促進血站管理制度的變革和優化,使其結合時代發展趨勢提升工作規范性,促進檔案工作的有序開展。
(2) 檔案的統一化管理。血站檔案管理涉及的部門較多,導致其相互存在較多交接環節,對檔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產生消極影響。因此,需要對血站檔案實現統一化管理,精簡部門分類,留置核心部門,實現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和相互溝通。通過設置規范化檔案管理流程對其進行統一化管理。例如,針對檔案信息中查閱程序、保管期限制定管理標準,對不同血型的檔案信息進行匯總歸類,實現檔案信息建設、業務、管理的同步。
(五)實現血站檔案的信息化
(1) 館藏的數字化建設。若想充分發揮血站檔案功能需要結合新時期檔案管理特點,借助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實現檔案管理的數字化。首先,應改革檔案編研手段,推進電子設備在編研工作中的應用,進而實現編研工作的信息化,并對檔案在歸檔前完成有效控制,借助計算機技術完成檔案的分類、歸檔、保存,提升檔案的完整性與準確性。其次,改革檔案存儲形式,逐漸轉變數字化信息檔案,收集文本信息、圖像信息,構建數據庫存儲數據方便檔案的檢索和應用。最后,完善數據庫檢索形式。重點關注數據庫檢索過程的實用性,建議在目錄檢索的基礎上添加關鍵詞、文段、模糊查詢等功能,對數據庫功能進行全面覆蓋。
(2) 加強對血站檔案信息的安全技術投入。血站檔案信息化管理的重點是安全性,檔案載體的出現使得數字化檔案的管理、產生、利用對環境的要求較高,因此需要加強安全技術的投入。建議血站在計算機中通過安裝防護軟件、防火墻等防泄、加密工具、使用密鑰技術,或者設置專業的網絡安全技術避免病毒入侵并破壞,確保檔案保存的安全性,避免因計算機故障或病毒出現數據缺失和遺漏問題。
檔案的信息化管理需要循序漸進,衛生部門、檔案管理人員、血站應樹立正確的檔案功能應用意識,將信息化管理作為血站檔案管理工作的重點,增加資金、先進設備的投入量,例如打印機、計算機、掃描儀等電子化設備,同時實現檔案信息的數字化轉換,對患者和獻血者的影像信息、圖片進行歸檔與保存,方便之后的查閱與使用。
(3) 構建現代化檔案檢索系統。依托血站檔案管理的特征,構建現代化檔案檢索系統能夠極大程度地提升檔案的利用和開發效率,優化檔案管理質量。在依托信息技術構建新式血站檔案數據庫時,借助檔案索引助手增加血站檔案內容的精準度和覆蓋范圍,使檢索系統由之前的單一化業務模式拓展到人事、業務、行政、基建等領域,構建一體化檔案信息資源。同時,管理人員可以通過開發血站檔案信息資源構建資源庫,應用專項檢索工具,針對血站檔案制定卷宗目錄,并利用計算機技術提升檔案檢索效率,充分發揮血站檔案的應用價值。
三、結論
綜上所述,新時期血站檔案管理需要圍繞具體功能進行改革與創新,并對檔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實現檔案的系統化管理。結合血站工作實際情況,分析檔案處理工作量,積極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借助網絡技術優化檔案管理模式,進而提升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突出檔案管理的現代化、規范化。
參考文獻:
[1]高瑩.血站檔案功能及其在血站檔案管理中的應用[J].蘭臺內外, 2019,(3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