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麗娟
摘 要:電視新聞節目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人們了解國內外大事,學習新知識與開闊視野的重要途徑。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人類已經步入新媒體時代,觀眾對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要求逐漸提升,給電視新聞事業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電視新聞節目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健康、穩定發展,就必須不斷創新,提升節目質量,豐富節目內容和報道形式。本文主要分析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創新的必要性,根據實踐經驗提出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路徑,希望研究人員以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新聞;創新路徑
一、電視新聞編輯創新的重要性
電視新聞編輯是一門藝術,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電視新聞編輯將新聞原材料進行創新加工,加入編輯者本身的思考,將所獲得的新聞素材與新聞線索進行整合,形成完整的電視新聞節目。這對于電視新聞編輯者提出了較高的綜合素養要求,需要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清晰的邏輯思維,才能夠對電視新聞有效整合,達到吸引電視觀眾的目的。
面對新形勢下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人們獲得新聞的渠道不再僅僅局限于報刊以及廣播電視的傳統渠道,更多的人利用互聯網以及移動客戶端或者數字電視的形式獲取自己感興趣的新聞。新興媒體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固有的思維習慣也得到改變。新媒體主要是指移動客戶端以及網絡客戶端平臺,相較于傳統媒體,新媒體平臺傳播速度更加迅速,手段更為先進,擁有受眾數量較多的特點,已經擠占了電視新聞媒體較多的市場份額,因此如何面對不利的形勢,尋找出電視新聞發展的道路,是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
二、傳統電視新聞編輯所面臨的現狀
1.新聞形式單一
每個家庭都會有一臺甚至是多臺電視機,電視硬件的普及率呈現上升趨勢,但是收看電視節目的人數與時間卻呈現下降趨勢。歸其根本,隨著新媒體平臺的快速發展,無論是新聞形式,還是傳播速度與互動方式,電視新聞的優勢不再明顯。現階段的電視新聞已經難以滿足人們的多元化需求,這在年輕群體中更為明顯,他們在零散時間內會利用移動設備觀看新聞信息,而電視新聞缺乏創新性,難以吸引年輕群體的眼光,甚至產生抵觸心理。
2.時效性和互動性較低
時效性是新聞報道的生命,也是提升電視新聞收視率的關鍵所在。但是,現如今我國一些電視新聞的時效性不強,究其原因主要是電視新聞編輯在編輯新聞內容時一直采用傳統編輯手法,致使電視新聞內容的時效性不足。此外,傳統的新聞編輯模式缺少和受眾的有效溝通與互動。傳統的電視新聞和受眾的互動交流基本都是新聞結束之后電話聯系或者采用郵箱進行反饋,參與新聞的可能性較低。
3.對觀眾的吸引力不高
這種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傳統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方法已經落后于時代以及社會發展進程,已經無法滿足當代人們多樣化的需求,再加上制作形式比較單一,觀眾很難從中培養出興趣,更無法抓住觀眾的眼球;另一方面,傳統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方法沒有足夠趣味性,內容上缺乏亮點,而且報道的方式也千篇一律。因此,新聞本身的核心價值以及深刻的內涵不能夠充分地反映。
三、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路徑
1.創新編輯思維
創新思維對工作者的能力以及具體的工作方式有重要影響,在新媒體背景下,大眾對信息有著更高的要求,希望在信息的獲取上能夠做到更全面、迅速、新穎以及準確,互聯網的使用,加強了大眾對移動設備的使用力度,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更加便利。而在此狀況下,電視新聞要想獲得更多的關注,就需要在新聞編輯上進行創新。在創新中需要從多角度、全方位進行思考,同時在思考的過程中也可以以不同視角為切入點,進而在發現問題基礎之上,及時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使新聞編輯有更廣闊的視野,在內容上做到別出心裁,吸引大眾眼球,這樣才能使新聞被觀看時獲得好評,凸顯社會效果,進而使節目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
2.技術創新
思維對新聞的發展有重要影響,編輯技術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對節目的策劃上,好的節目策劃能夠使新聞內容更出彩。在編輯過程中,需要以現實為依據,在消息、評論、動漫以及資料等方面進行挖掘,然后將新聞具體向大眾展示出來。人們群眾是新聞的主要服務對象,好的策劃才能吸引人民群眾的關注度。好的策劃內容需要有優秀的新聞觸覺,進而更好的發現新聞的主要社會動向,以及人們群眾關注的重點內容,進而實現對內涵的深入挖掘。策劃創新的實施需要以大眾的好奇心為主要導向,進而使新聞在發布之后能夠快速占領社會的主導地位。
3.觀眾的互動創新
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受眾不僅僅是新聞的接收者,同時還扮演著新聞發布者與參與者的角色,傳播主體與傳播客體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劃分,受眾群體具有較強的參與感。電視編輯可充分利用受眾群體這一特點,借助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等形式與觀眾互動,正確引導觀眾,使其積極參與電視新聞節目。例如,面對社會熱點問題,可以引導觀眾積極討論,提高電視新聞編輯的積極主動性。以其作為基礎,觀眾可以向電視平臺提供有價值的新聞信息,使電視新聞來源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不斷優化創新新聞開展形式,突顯新聞的傳播屬性,為電視臺帶來更多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
4. 編排創新
電視新聞的編排最能夠體現一個新聞編輯工作者的能力,對于篩選出來的新聞,不要隨意編排,應該進行仔細地整理,不能浪費每一條素材,將最好的新聞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并且正確評判新聞價值。除此以外,傳統的電視新聞編排通常采用的都是平鋪直敘,這樣觀眾會失去觀看的興趣。為了能夠在一開始就能吸引到觀眾的注意力,在編排的時候,我們需要借鑒新媒體編排的方式,重組新聞的素材以及編排方式,比如設置懸念,又比如轉變視角,這些都可以調動觀眾觀看的積極性。在報道新聞的時候,我們還可以以新聞為中心點,向觀眾講出很多專家不一樣的見解,可供觀眾自行理解與思考和判斷。要知道創新電視新聞的編排是吸引觀眾的重要方式,只有對傳統的新聞編排模式進行大刀闊斧的整改,才有可能讓新聞充滿活力與真實性,增強新聞對觀眾的吸引力,提高電視新聞的競爭力。
5.策劃創新
電視新聞策劃是電視新聞節目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方式,也是電視新聞編輯的基本工作。因此,電視新聞策劃工作要在電視新聞報道真實、客觀原則指導下,不斷增加電視新聞節目的廣度與深度,采用多種現代技術和編輯形式,從而充分發揮電視新聞節目積極、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承擔起電視新聞行業所肩負的社會責任。
四、結束語
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受到了強烈的沖擊,但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電視新聞在內容與形式、策劃與編輯等方面應積極進行改革與創新,不斷培養創新型人才與運用新技術,進而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水平和播出質量,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葉偉.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方法的創新[J].西部廣播電視,2020(09):184-185.
[2]王珺.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路徑[J].西部廣播電視,2020(08):156-157.
[3]李克軍.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創新意識和融合能力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20(04):29-31.
[4]萬琳.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路徑[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0(06):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