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改革和實施,中學逐漸加大了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視度,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尤其是高中物理教育,更是給予了足夠的重視?;谝陨锨闆r,本文從轉變教學觀念、物理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創設問題情境、內化物理規律四個方面入手,為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建議。希望通過這次研究,為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物理作為高中教育的重要學科之一,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通過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發揮出重要作用。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實驗探究能力、嚴謹科學態度等綜合素質,還能培養學生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因此,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是教師在高中物理教育中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轉變教學觀念,關注全體學生發展
教師在日常的物理教學中,要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尖子生和弱勢生都要一視同仁,不能厚此薄彼,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發展[1]。同時,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認知能力,選擇難度適宜的教學內容,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為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2]。
例如:教師在講解《行星的運動》這一課時,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參差不齊,有很大的差異性,為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結合物理教學內容,設計以下教學目標。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而言,要求完成以下學習任務:理解“地心說”、“日心說”和“行星運動”相關概念,并掌握天體運動的近似值處理技巧。對于那些學習能力強的尖子生而言,要求完成以下學習任務:在掌握“行星運動”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學會對客觀事物提出科學合理的假設,然后,通過一系列的實驗,以驗證假設的合理性,從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事物本質的思維能力。當弱勢生對新課基礎知識熟練掌握后,教師需要加大學習任務的布置難度,使弱勢生逐漸向平等生、優等生過渡,而那些尖子生需要再接再厲,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最后,教師要充分考慮所有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將學科核心素養教育滲透到“行星運動”相關知識講解中,幫助學生逐步形成正確、嚴謹的宇宙觀和科學觀,以達到激發和調動探究科學真理的熱情和求知欲??偠灾?,教師要在尊重每個學習主動地位的同時,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學有所得,學以致用,并形成正確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從而為學生更好適應未來的學習生涯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物理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體驗物理價值
知識既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高中物理學科同樣如此。因此,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將物理教學與實際生活進行充分融合和聯系[3],引導學生從常見的生活現象中認識、理解和探究物理知識和物理規律。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所掌握的物理知識和物理研究方法應用到社會生活實踐中,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到物理在社會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價值。這樣一來,不僅有利于充分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利用物理思維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4],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以顯著提升。
例如:在講解《時間和位移》這一課時,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例進行有效結合,并為學生設計以下物理習題,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進行有效解答。如:“將小球放在5米處的高空位置,讓其自由落體,如果小球落到地面后又彈起來,彈起的高度為1米,那么小球從落下到彈起整個過程中,經過的路程和位移各是多少?如果小球經過一系列的彈跳和碰撞后,最終在地面的某一位置處停止下來,那么小球的位移是多少?”學生將小球運動與實際玩球生活場景進行聯系,然后,根據實際生活常識和經驗,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討論、分析和解決,從而使學生能夠深入理解并靈活應用位移和路程相關概念和計算方法,從而實現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培養。
三、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思維品質
問題情境的創設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5,不僅激發學生課堂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積極思考意識,使學生在討論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思維品質的全面提升,為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科核心素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6]。
例如:在講解《牛頓第一定律》一課時,新課的教學重點是有關“牛頓第一定律”實驗教學內容,因此,教師首先要為學生設計以下實驗任務,“將小車放在玻璃平面上,然后施加一個推力,讓小車進行運動,然后觀察小車的運動速度變化情況”,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該實驗。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以下問題:“物體運動與力之間有什么聯系?物體要想正常運動,是否一定需要力的作用和維持?物體停止運動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學生帶著教師的問題進行多次實驗,經過分析、討論和思考后,學生自然會得到一個正確的結論,即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的作用和維持,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物理停止運動。最后,教師借助多媒體,將小車運動實驗視頻呈現在學生面前,這個實驗視頻的內容是:三個小車在相同的高度和斜面下滑后,分別在三個不同摩擦程度的水平面上進行運動,觀察和分析三個小車停止運動后所處位置的不同,并分析水平面摩擦力大小與小車運動距離之間的關系和影響。當學生分析和思考實驗視頻內容后,教師可以繼續提出問題:“如果水平面光滑無摩擦,那么運動的小車會有怎樣的變化?”在接連不斷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的的積極思考意識自然能被激發出來,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以顯著提高,為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內化物理規律,養成科學思維
不管學習哪一種學科,學生都需要對學科的內部規律進行總結和內化,并培養自身的學科思維習慣。對于高中物理教育而言,幫助學生內化物理學科規律和養成科學思維習慣在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方面顯得尤為重要。
例如:在講解“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追根究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認識和理解參考系存在的原因和價值,由于參考物的存在,世界上所有物體都不是靜止不動的,都會隨著地球的運動而運動,盡管房屋、課桌等物體看似是靜止的,其實一直處于運動狀態。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實現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培養高中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促進高中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教師在日常的物理教學中除了要做好以上四個方面外,還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不斷改革和創新物理教學方法,以設計出新穎有趣的物理教學活動,不斷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培養高中生學以致用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為學生更好適應未來學習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麥汝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初探[J].成功:中下,2018(22):251-252.
[2]麥汝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初探[J].成功:教育,2018,000(022):P.251-252.
[3]金波.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探索[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000(012):75-76.
[4]鄧生文.論對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幾點思考[J].中文信息,2019(4).
[5]龔杰.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000(006):122.
作者簡介:
常嘉,1986.11.14,男,漢,山西省太原市,本科,任職于晉源區實驗中學 ,中教二級,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