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俠
摘 要:公共圖書館承擔著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尤其需要加強地方特色資源建設以支持地方文化傳承與發展。本文將簡單分析建設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對文化傳承的意義,研究建設現狀,并就相應對策展開探討。
關鍵詞:文化傳承;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9-0-02
公共圖書館作為保存與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機構,其必然需要在文化傳承中承擔重要職責,充分利用自身資源、條件、環境、人才、社會地位等方面的優勢,加強地方特色資源建設,以地方文化建設發展推動文化傳承。
一、建設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對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
傳承文化不但可以傳承中華文明數千年凝聚的精髓,還能為“書香社會”建設起到推動作用,提高群眾文化水平,增強民眾文化自信,為中華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提供有力支持。圖書館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的職能使其成為文化傳承中不可取替的重要主體,再加上其開展社會教育、傳遞科學信息及開發智力資源等職能,更加適合“書香社會”建設背景下的傳統文化傳承需求。圖書館一面保存和傳承人類文明,一面為廣大群眾服務,有利于提高公民人文素養,落實傳統文化宣傳推廣。而且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資源,其包含的地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風俗、自然資源等內容,往往記錄了地區變遷與發展,具有高度文化價值,也具有不可取替性,是傳承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載體。
二、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現狀
(一)受重視程度不夠
在文化傳承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應當做好地方特色資源建設工作,支持地方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然而部分公共圖書館沒有充分意識到建設地方特色資源的重要意義,重視程度不高,投入的資源也較為有限,不利于地方特色資源發展。尤其是資金、政策及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不足,嚴重阻礙了圖書館發揮其地方特色資源建設職能。
(二)社會力量參與不足
社會力量參與有助于地方特色資源建設工作的穩步推進。首先,社會力量包含不少專業機構、組織和人才,他們具有專業優勢,在某些特定領域能夠更加深入地對地方特色資源進行挖掘和建設。其次,縣級公共圖書館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進程中難免會遇到資源收集、組織、挖掘、宣傳推廣等方面的問題,需要借助專業以及大眾社會力量,提升資源建設效能。最后,地方特色資源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僅僅依靠財政撥款以及公共圖書館自身經費很難完全滿足建設需要,而社會力量的參與能夠吸引更多機構、組織、企業和群眾,為資源建設拓寬資金來源渠道。但是當前公共圖書館對社會力量的吸引與利用不足,不利于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建設與發展。
(三)專業人才隊伍缺乏
地方特色資源建設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優秀人才,這對地方公共圖書館員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當前地方公共圖書館缺乏專業人才隊伍,很多館員都存在專業知識與技能水平不高、地方特色文化了解不足、文化推廣意識不強、特色文化活動組織能力較差等問題,難以有效支撐地方特色資源建設工作穩步推進。
(四)地方特色數據庫建設不到位
公共圖書館建設地方特色數據庫有利于繼承和弘揚地方特色文化,服務地方文化經濟建設,為圖書館特色信息服務奠定基礎,促進地方公共圖書館適應信息化發展需求。
三、文化傳承視野下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策略
(一)明確地方特色資源建設定位并制定長遠目標
為了有效推動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工作開展,必須明確相應的建設定位,同時科學制定長遠目標,做好基礎準備。不同層級的公共圖書館在規模、人才、資源、資金等存在較大差異,只有對當地特色資源情況以及圖書館實際情況進行深度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找準定位,才能避免地方特色資源建設做無用功。一般來說,縣級公共圖書館應當以縣域特色文化資源為主,兼顧市域乃至省域文化資源,把握地方特色,大力建設為當地地方文化事業而服務的特色資源。而且地方特色資源建設是一項持久性工程,圖書館必須科學制定長遠目標,做好年度規劃,進一步分解目標對日常工作進行合理安排。對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的原則、內容及范圍進行科學規范,有助于短期建設目標與長遠建設目標的同時實現,防治建設工作過于盲目與被動。
(二)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
鑒于社會力量對地方特色資源建設有著不可忽視的助力作用,公共圖書館應當對此加以高度重視,并在工作中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建設,進一步提高建設質量與效率。由于社會力量在資金、特定專業領域、技術、宣傳推廣等方面有著諸多優勢,因此,公共圖書館可以借助社會力量拓寬地方特色資源建設資金來源渠道,從根本上解決經費不足的難題;依靠專業社會力量深化地方文化素材挖掘與研究,優化資源建設;借助社會力量促進圖書館信息技術水平提升,為特色資源建設提供基礎支持;發揮大眾及媒體社會力量的宣傳推廣作用,促進地方特色資源的大范圍宣傳推廣。公共圖書館需要基于社會力量優勢明確備選社會參與力量,如特定專業領域單位及專家、高等院校、信息技術企業、新媒體團隊等,積極與這些社會力量進行深度交流,協同合作,促進地方特色資源有效建設。
(三)打造專業人才隊伍
地方特色資源建設要求公共圖書館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圖書館應當加強館員培訓及管理工作。首先應當根據建設需要明確館員綜合素質要求,并將要求細化為具體指標,基于指標制定相應的考核培訓體系。對館員綜合素質進行考核并針對性地展開培訓,確保館員具有高水平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同時具備良好文化推廣意識,充分了解當地特色文化,特色文化活動組織能力強,信息技術素養高,能夠充分勝任地方特色資源建設崗位。而且在招聘新館員時,也要嚴格按照相應標準進行考核,不能為了在短期內快速擴充隊伍而降低人才素質門檻。另外還應當加強館員管理,制定明確制度,嚴格要求館員按照制度開展工作,優化績效考核機制,激勵館員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中盡一份力。
(四)建立地方特色資源庫
信息化時代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需要建立相應的數據庫,圖書館應當投入更多資金、技術和人才支持數據庫建設,重點借助社會力量。與此同時,圖書館需要對地方特色資源庫建立加以規范,以保障數據庫能夠安全、高效地發揮作用。在建設數據庫時,圖書館需要遵循地方性、小選題、系列性、實用性、共建共享性、規范性等原則,確保數據庫與當地特色文化資源建設及發展相契合。而且在建設過程中,圖書館還應當注意合理搜集和安排素材,充分展現文化主題以及地方特色,同時樹立精品意識,對文化素材、資源處理及技術標準等進行嚴格控制,打造高質量的精品數字資源。另外還應當對素材版權問題加以重視,在建設數據庫時對搜集整理的素材進行嚴格檢查,務必保障資源換素材不存在版權問題,在必要時需要簽訂版權使用協議書,以免數據庫因版權問題而無法被利用。最后還應當成立三人以上專家組,借助專家的專業性對數據庫進行合理調整、優化與改善,進一步提高數據庫學術水準。
(五)加強地方特色資源建設保障
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公共圖書館在建設地方特色資源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定阻礙,尤其是縣級圖書館更易遭遇各種阻礙,如地方出版社不愿贈書給圖書館,古籍文獻收購買賣的單位哄抬市價而導致圖書館無力購買珍貴地方文獻等。對此,政府應當積極行動并制定地方行政法規,對圖書館建設地方特色資源相關事宜進行適當規定,幫助圖書館解決資源搜集困難的問題。與此同時,圖書館應當建立專門的地方文化資源管理小組,建立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保障地方特色資源的有效建設。
四、結束語
綜上可知,公共圖書館需要加強地方特色資源建設,從而推動地方文化事業發展,強化民眾文化教育,促進地方優秀文化宣傳推廣,助力文化傳承。針對地方特色資源建設面臨的各種問題,公共圖書館應當明確地方特色資源建設定位并制定長遠目標,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打造專業人才隊伍,建立地方特色資源庫,并在政府的幫助下加強建設保障,為地方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創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郭芹.“互聯網+”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的新思考[J].圖書館學刊,2019,41(09):58-62.
[2]李碩.公共圖書館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J].文教資料,2019 (28):71-72.
[3]鄭佳佳.縣級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的新常態探索——引導專業的社會力量參與[J].公共圖書館,2018(01):25-27.
[4]張學梅.公共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思考[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8(S1):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