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小利

摘 要:本文主要以視頻網站的公民記者為樣本來源,以新聞倫理為分析框架,從新聞真實與客觀性認知、傷害性、責任理念三個維度,通過實證與定量調查的手段,考察了公民記者在報道新聞的內容特征以及與倫理意識之間的相關性。通過分析發現,經常報道目擊事件以及調查性事件的公民記者其傷害性意識相對比較薄弱。
關鍵詞:公民記者;倫理意識;責任理念;傷害性;新聞真實與客觀性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9-0-01
一、引言
本文內容主要考察公民記者報道新聞的內容特征以及涉及的倫理問題,并分析各自之間是否具有相關性。其中公民記者的倫理意識由三個維度構成:新聞真實與客觀性認知、傷害性、責任理念。
二、調查對象與樣本獲得
本文的調查問卷主要是通過問卷星來進行發布,然后以邀請填答的方式,將問卷星的鏈接發布到拍客記者群,以及在拍客網站以發送站內信的方式邀請拍客記者來填答。由于通過總群發送問卷的回收率比較低,因此筆者針對每個拍客記者發送問卷調查鏈接一共500份,一共收回有效問卷139份。
三、問卷設計及數據分析方法
本研究的問卷設計一共分為幾個部分:公民記者報道新聞的內容調查、報道內容與倫理意識之間的相關性調查。問卷主要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法,分別從“1”到“3”分別表示對某個問題的認知程度。本研究采用SPSS19.0中文版進行數據分析,分析方法主要為描述性分析、相關性分析。
四、研究結果
(一)公民記者報道內容的描述性分析
由于對公民記者發布內容采用的是五點量表法,即用5個分數分別表示對某一項內容發布的頻率,分析顯示分數均值最高的是目擊型內容,說明公民記者發布最多的內容主要集中在突發現場恰好碰見和親眼所見的內容。分數最低的是調查型,即需要自己去觀察、采訪和調查的內容。相對來說,第三種類型對新聞報道的專業性技能要求更高,可見受訪者中,公民記者較少報道這一方面對專業性要求較高的內容。
(二)公民記者報道內容與倫理問題的相關性分析
從表1可知,部分報道內容之間具有相關性,如自報道型內容與目擊型內容,目擊型內容與調查型內容之間均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從報道內容與公民記者倫理意識的相關性來看,是否經常報道與個人生活和權益相關的公民記者與倫理意識之間沒有明顯的相關性。
目擊型內容與傷害性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代表此類公民記者的傷害性意識越弱。目擊型內容與責任理念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說明經常報道目擊事件內容的公民記者,其責任理念越強。
調查型內容與傷害性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代表此類公民記者的傷害性意識越弱。調查型內容與責任理念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說明經常報道調查性事件內容的公民記者,其責任理念越強。
五、結論
從以上研究結果來看,公民記者是否經常報道某種類型的內容與其倫理意識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其中經常報道目擊事件以及調查性事件的公民記者傷害性意識相對更弱,即不太顧及所采用的報道手段是否對他人造成不好影響,但是相反他們的責任理念更強,即可能更關注弱勢群體,或者更主張公平正義等。由此可見,公民記者的更加關注容易受主流媒體忽略的弱勢群體,但是其新聞報道的合法性以及法律意識還有待加強。
參考文獻:
[1]馬倩.公民新聞的問題研究[D].長江大學,2015.
[2]高雅娜.公民新聞[D].中央民族大學,2011.
[3]張婷.公民記者對公民新聞媒體的使用與滿足[D].汕頭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