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移動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對學生課堂學習的影響日益突出,為適應這種變化和改善《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本文基于智能終端的各種使用場景探索了在《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中應用新技術的可能性和預期效果。通過這一研究,有望補齊傳統《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難以長時間吸引學生注意力、理論教學與實際經濟活動聯系不密切的短板,進一步提升應用型大學《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智能終端;教學改革;教學實踐
近年來,我國現代通信技術飛速發展, 在很多領域已經一改“跟跑”、“并跑”的落后被動局面,尤其是在信息技術領域更是有了自己的話語權。在這一背景下,國內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迅速普及,在多個方面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為傳統的課堂教學帶來了改革和創新帶來了重要的歷史機遇。
傳統教育的核心要素包括教師、學生、內容和方法。智慧終端與教育的結合對學生和教師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的作用不斷弱化,教的本質從輸人逐步轉變為代人,教的結果不再是知識的單方向傳遞,而是教師與學生的互相探討、共同解決問題,這個過程可以培養學生團隊協作、分工合作的精神;教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如慕課(MOOC)能為更多學生提供幫助,一位老師對上萬名學生的教學已然成為現實。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助推了遠程多媒體教學的發展,為“多媒體教學”、“視頻授課”等智能終端課程應用提供了新的應用場景,進一步助推了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實踐,網絡課程的優點也逐漸體現出來:老師和學生的時間利用更加合理,隨時可學也隨地可學;學生角色主動化,師生之間的互動方式更加多樣化;老師角色多樣化,老師既可以是課堂的主宰者,也可以是遠程學習的引導者,甚至可以是“網紅”;教學管理自動化,對于教學效果的評價方法更加多元和實時;課程多元化,一些強調實踐的科目可以在課堂上即時完成。但智能終端教學也暴露了一些難以克服的缺點,例如:無法長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無法及時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考核、網上教學僅將課堂搬遷到網上而沒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學生在遠程考試過程中的替考、抄襲等作弊現象屢禁不止等。這些問題的發生不免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如何在享受網絡遠程教學便利性的同時,克服遠程教學難以考察教學效果的問題呢?本文基于智能終端的各種使用場景探索了在《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中應用新技術的可能性和預期效果。通過這一研究,有望補齊傳統《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難以長時間吸引學生注意力、理論教學與實際經濟活動聯系不密切的短板,進一步提升應用型大學《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質量。
對于應用型大學的學校建設來說,打造人才培養、研發服務、產教融合的高地,打造應用新技術人才培養的高地是教育教學的主攻方向。因此,在培養經管專業本科人才方面, 僅僅使用傳統的填鴨式課堂教學方法確實可以讓學生了解一般的經濟學理論和應用場景,但是,天涯是的教學遏制了學生的創新思想,學生無法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用于解決紛繁復雜的實際問題,課堂所學也就無法轉化為學生真正的能力, 這也就是為什么《西方經濟學》課程亟待改革。使用智能終端改革和完善《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模式就成為近來教師和學者熱議的課題之一。智能終端的優點在于可以隨時隨地使用,具有良好的交互能力、信息收發能力,操作系統可以引需隨時迭代升級,智能提醒可以較好地塑造習慣等。這些優點使得智能終端很適合用來輔助教學,尤其是不需要實驗、調試、勘察等特殊條件的《西方經濟學》等人文社會科學課程的教學。
根據一般課程要求,本節分析了智能終端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場景,并對不同應用場景中智能終端為《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帶來的創新性變革進行討論。
場景1:分布式課堂管理
分布式課堂管理是一種建在用戶端的課堂管理方式,可脫離授課教師獨立運行,也可在教師的引導和管理下進行。除了節省對固定場所的依賴外,還可提高教學過程的可靠性和效率,提供對突發自然災害、病事假等特殊情況無法出勤的學生教學的支持。同時為整個課程教學運行提供了靈活性,比如:在風暴冰雪天氣下,交通擁堵甚至癱瘓時,分布式教學可保證學生仍然可以參與到課堂上來。這種應用場景雖然說是智能設備參與課堂教學的典型應用,但是為了滿足這一應用場景,需要智能終端具備數據采集處理、調度與協調控制、與相關業務系統互聯等多種硬件要求。
場景2:實時考察知識要點
一般而言,《西方經濟學》課程的內容安排是“螺旋上升”的。也就是說,如果前面的知識點沒有掌握,則后面的知識很難理解。甚至會出現缺席一節課后面的內容就完全聽不懂了的情況。因此教師需要在整體上把控教學進度,力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隨時掌握重要的基礎知識要點。另一方面,從客觀上來說,教師想要一一確認沒一個同學對知識要點的掌握情況是很難的,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智能終端的出現讓知識要點的考察不再困難。在網絡授課的同時,重要的基礎知識要點可以以滾動字幕、彈出字幕、懸浮字幕甚至動畫強調的方式出現在屏幕的各個位置,而且該知識可以隨課堂教學的進度多次出現。這就避免了學生“左耳朵聽,右耳朵冒”現象出現的概率。也就避免了由于某一個知識要點的遺漏導致后面課程無法聽懂的問題。
場景3:創新課堂互動形式
結合各種教學云平臺,智能終端可以訪問數據庫,在云平臺中設置教學模塊、學習模塊、家長模塊。教學模塊包括:備課模塊:用于教師線上制作講義;布置作業模塊:用于教師線上布置作業,并通過通訊模塊將作業任務發送至學生終端;批改作業模塊:用于教師線上批改作業,并通過通訊模塊將作業結果發送至學生終端;考卷測評模塊:用于教師線上閱卷,并通過通訊模塊將測評結果發送至學生終端;點評反饋模塊:用于教師線上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點評。有效支撐學校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互動教學、翻轉課堂等新型課堂互動教學。靈活的研討型空間還可支持項目制學習(PBL)、跨學科融合教學、案例教學等創新教學活動,助力高質量線上線下混合式授課。
場景4:提升學生應用能力
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關鍵,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途徑,所以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要想進一步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就需要合理安排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從教學方法來說,教師首先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展開教學,由小組成員間的經濟學問答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其次,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由兩組學生分別扮演甲方和乙方,結合商業案例進行實踐鍛煉;最后,還可以通過智能終端的平臺建立促進專業課程與經濟學理論相融合,擴展學生應用理論的形式和范圍。此外,在安排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盡量貼近未來工作實踐環境,進而安排教學任務,讓學生可以在實際工作環境中運用經濟學理論展開問題分析,進而提升《西方經濟學》課程相關理論的應用能力。
場景5:獲取課外學習資料
智能技術改變了人類的感性和理性認知模式,學生接受知識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學生接受知識的范圍也將更為廣闊。他們可以利用智能終端連接專家教育系統,可以與全世界同行進行探討;可以去相關企業調閱學習資料,使得知識變得更加寬,也更加深;可以利用網絡資訊(百度文庫、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學術、網易公開課等)、使用移動終端(APP、企校直播、微信公開課)、教育平臺(騰訊微講堂、傳課網、猿題庫、阿麥直播等)隨時隨地獲取課程相關內容,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促進了個人定制式教學的發展。利用智慧終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觀能動性更強,他們的學習動機將是直接為了解決現實問題或是深入了解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該領域的學習更富有深度,也更富有創造力。
參考文獻:
[1]孫殿君.應用型本科《西方經濟學》課程改革探討——基于學生滿意度視角[J].農家參謀,2020(09):283.
[2]劉麗娜.基于PBL理論的西方經濟學混合式教學探索與實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40(02):14-18.
[3]羅芳.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山西農經,2020(04):135-136.
[4]娜日娜.高職院校《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2):110.
[5]李淑.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03):222-223.
[6]楊艷.新時代背景下《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04):147-148.
[7]張藝.應用型高校《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38(11):41-44.
[8]劉佳,劉武強.應用型人才培養視角下的西方經濟學課程改革探索[J].教育信息技術,2019(11):39-41.
[9]楊玉敬.應用型高校《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創新實踐[J].高教學刊,2019(18):27-29+32.
參考文獻:
[10]馬秋芳.基于創新創業的西方經濟學實踐教學探索[J].黑河學院學報,2019,10(06):143-144+150.
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面向智能終端應用的《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項目編號:GH19179)階段性成果。
林海濤 (1972-) ,男,吉林長春人,副教授,主要從事金融教學、系統工程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