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雙雙
摘 要:近年來,在全媒體傳播格局中,湄洲日報社扎實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優勢互補,將黨報的內容優勢轉化為新媒體傳播優勢,尋找地方黨報的另一種打開方式,在眾聲喧囂的輿論環境中做到敢發聲、善發聲,不缺位、有作為,有效提升傳統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關鍵詞:權威發布;平臺聚合;內容優化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9-00-02
一、引言
當前,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普及應用,傳統的新聞采集、制作、發布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在人人傳播、多向傳播、海量傳播的基礎上,湄洲日報社通過莆田網、莆田新聞微信公眾號等新空間、新手段、新平臺、新渠道,引導讀者以另一種方式打開黨報,不斷壯大主流媒體的影響力,有效提升輿論傳播的效應。
二、權威發布增強公信力、引導力
作為社會輿論的風向標和引導者,傳統主流媒體在傳播事實真相、引領輿論走向方面擔負著重要職責。近年來,地方黨報開設的新媒體平臺,在繼承主流媒體這一職責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創新新聞發布方式,在守正出新中重構黨媒公信力,切實擔負起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
湄洲日報社在媒體融合的道路上始終走在全省地市報的前列。2007年,湄洲日報社成立網絡中心,開通湄洲日報電子版,實現報紙無紙化查詢和瀏覽。2008年開通莆田傳媒網,成為當地最權威的新聞發布媒體官方網站。2015年,為順應媒體融合大勢,湄洲日報社新媒體平臺正式上線,開啟了地方媒體報網融合的全新模式。作為當地主流媒體,湄洲日報不僅在輿論引導中處于主導作用,而且有著良好的公信力、權威性和影響力,其下屬的新媒體平臺也是第一時間傳遞黨和政府聲音的權威平臺,受到當地黨委政府和群眾的歡迎。
湄洲日報社新媒體平臺上線后,權威信息即時發布成了讀者和網友最先目睹的變化。2015年,莆田市兩會召開期間,湄洲日報社邀請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做客《新聞會客廳》,邀請市民網友參與互動,為全市新媒體平臺參與兩會報道開了先河。2019年7月,外交部全球推介活動和國新辦福建主題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辦,湄洲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充分發揮矩陣傳播優勢,借勢宣傳福建、借力宣傳莆田。在“兩微一端”和今日頭條號、企鵝號等推出相關報道150多條,累計閱讀量突破100萬。
權威信息發布,布好媒體矩陣。近年來,湄洲日報社逐步建立起多屏綜合發布平臺,形成了網站、數字報、微信、微博、手機客戶端、智能屏、視頻直播、短視頻、無人機航拍等媒體形態齊全的全媒體矩陣,不同介質、不同傳播渠道優勢獨具、功能明確。其中,官方微博和微信注重傳播速度和實效性,新聞網站在信息、新聞、政務、便民、爆料等方面發揮特長,紙質媒體在權威信息發布、貼近市民生活、挖掘區域新聞等方面各有側重,無縫銜接。這樣的矩陣架構和功能設置,把莆田區域媒體傳播渠道無縫覆蓋,形成了本地其他媒體和網站無可比擬的優勢,牢牢掌握了當地的輿論主導權,不斷壯大網絡傳播中的主流聲音。
三、平臺聚合增強互動性貼近性
傳統媒體的優勢在于掌握得天獨厚的傳媒資源、采編力量和本地地緣,而互聯網的平臺聚合功能和平臺效應又讓網民、用戶間的即時互動成為可能。近年來,湄洲日報社通過新媒體平臺與傳統報紙融合發力,有效打通并用好同群眾信息交流的新載體、新平臺、新渠道,不斷放大主流媒體影響力、傳播力。
2019年中考過后,針對社會上考生和家長對中考成績查詢的迫切需求,湄洲日報社聯合莆田市教育局,在莆田新聞微信公眾號上推出中考成績、志愿查詢服務,這是湄洲日報社連續第四年免費為考生和家長開展這一服務,當年累計查詢達到10萬人次,平臺發布的中考相關新聞資訊,當年累計閱讀量突破100萬。同時,報社還聯合福建省權威高招平臺,舉辦2019年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會,吸引眾多考生和家長參加。為更好貼近讀者、做好服務,近年來,湄洲日報社新媒體中心旗下的網站和微信公眾號逐步設置了車輛違章查詢、公交線路、路況信息等服務板塊,增強用戶對于融媒體平臺的黏性和依賴性。
2020年對不少主流媒體來說,都是不同尋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全國蔓延,傳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圍之廣、防控難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這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傳播廣泛、輿情演變迅速,主流媒體如何發揮優勢,通過創新傳播手段和方式,體現互動性和貼近性,湄洲日報社新媒體平臺在探索實踐中作出了生動的回答。
《不用預約!莆田這些藥店、專賣店、加油站也可以買口罩啦!》《莆田又有2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愈出院,累計治愈出院49例!》疫情期間,湄洲日報社新媒體平臺每日聚焦民生關切,權威發布疫情最新動態,圖文并茂、生動貼近的傳播方式贏得了市民的轉發和點贊。僅2019年2月份疫情期間,湄洲日報社莆田新聞微信公眾號就發文633篇,總閱讀數1130萬+,頭條閱讀764萬+,在福建全省地市黨報媒體榜單中排名第一,極大提升了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作為傳統主流媒體,在重大疫情和事件面前不缺位、有作為,切實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也讓原本面孔嚴肅的地方黨報有了不一樣的打開方式。
打造互動性強、貼近性強、趣味性強的新媒體產品,也是主流媒體主動應對挑戰,激發新聞生產潛力的做法。湄洲日報社新媒體平臺致力于打造本地化新聞資訊、生活服務類手機客戶端,圖文語音視頻四維直播,讓用戶一鍵直達新聞現場,大大提升了影響力和公信力。目前,湄洲日報社新媒體平臺下屬的網站、“兩微一端”均取得了福建省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總用戶近70萬,2019年總閱讀量超過1.5億。其中莆田新聞微信公眾號和莆田網新聞微博粉絲分別超過25萬和22萬,閱讀量分別突破3500萬和1.2億。在2019年全國城市黨報微信公眾號影響力榜單中,莆田新聞微信公眾號穩居全國前十,全省第一。
四、內容優化增強媒體品牌意識
當前,以微博、微信為主要抓手的社交平臺方興未艾,作為傳統主流媒體的新媒體平臺,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創出特色、打響品牌,就要立足精品意識,推出更多有高度、有情懷的新媒體作品,通過系統持續的優質內容發布強化品牌意識。
在挑戰中尋找出路,在壓力中尋找希望,在危機中尋找生機,這是當今不少地方黨報的生存法則。2018年,湄洲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經過前期精心策劃醞釀,邀請莆籍知名演員、歌手林津鋒用家鄉話演唱歌曲《莆田》,并推出了首個有影響力的原創融媒體視頻作品,該作品在騰訊視頻的點擊量達到20萬。作為地方黨報,湄洲日報社先行先試,率先實現跨界融合,取得成效。2019年,該作品經中國報業協會、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等單位組成的專家評審組評審,獲2018年度中國融媒體優秀案例,當年全國共有20件融媒體作品獲獎,這一作品位列第六。
今年疫情期間,醫療衛生系統的新聞是市民關注的焦點。2020年2月14日,莆田市首家應急隔離負壓病房啟用,湄洲日報社新媒體平臺第一時間發出《剛剛,莆田版“小湯山醫院”啟用,首批收治4位確診患者》,該條消息在社交平臺受到不少用戶關注轉發點贊。疫情期間,該平臺持續關注企業復工、學校開學等民生新聞,打造了一批業界稱贊、百姓叫好的精品力作,擦亮了黨報新媒體平臺的金字招牌。通過整合優勢資源,多元采集、多態共融、多極傳播,湄洲日報社新媒體平臺在業界樹起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媒體品牌文化,新聞傳播功能更強更快更大更立體,不斷構筑振興主流媒體新高地,為地方黨報在新一輪融合發展中走前頭凝聚精氣神。
接下來,湄洲日報社將積極推進融媒體二期建設,打造集智能策劃、統一指揮、統一采集、集中共享、流程編審、多元分發、個性推薦、科學評價于一體的發布平臺,整合全媒體采編平臺、指揮報道中心、大數據輔助、新聞線索及人員定位、音視頻內容、新媒體矩陣,統籌報社新聞采編與運營管理,高效實現全媒體產品的采集、制作與發布。未來,融媒體中心三期還將借助最新的5G平臺,實現采編智能化,寫稿機器人、云報刊、媒體編務輔助系統等。
五、結束語
在全媒體傳播格局中,推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一體發展、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當前,只有推進傳播方式多路并進、傳播手段不斷更新、傳播平臺不斷壯大,尋找地方黨報不一樣的打開方式,才能更好地傳播正能量,唱響主旋律,通過高效廣泛的傳播,讓主流媒體的聲音更加深入人心,促進黨媒公信力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新聞思想講義(2018年版)》編寫組,習近平新聞思想講義(2018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學習出版社,2018-6.
[2]劉嘉怡.新媒體平臺發展對傳統媒體的影響[J].劇作家,2016 (00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