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宇鷺 余楊
摘 要:麥克盧漢認為:“每一種新的媒介的產生與運用,都宣告我們進入一個新時代。”網絡直播的產生和應用給受眾帶來全新的體驗,隨著網絡直播的快速發展,一種新型的媒體直播狀態已經形成。2019年網絡直播不斷發展探索,如從草根+直播到電商+直播再到5G+直播,直播行業不斷試水,拓寬市場。如今是個時間碎片化的時代,如何利用好這些碎片時間,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而隨著網速的加快,讓網絡直播走近了我們的生活。[1]
關鍵詞:網絡直播;主播;粉絲;流量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9-0-01
網絡直播吸收了互聯網的互動性強、匿名性等優勢,吸引了大批用戶入駐互聯網平臺,新聞可以通過網絡直播達到實時傳播的效果,隨著直播的草根文化的入駐,使直播主題多元化,同時獨特的流量變現手段和雙向互動模式推動著網絡直播快速發展。
一、網絡直播的現狀
(1) 用戶城市下沉。目前的網絡直播的用戶逐漸向二三線城市下沉,受眾也主要分布在二三線城市,用戶的不斷吸收發展和擴大,為網絡直播行業帶來新的流量紅利。
(2) 內容繁雜低俗化。隨著注意力的稀缺,在線直播平臺正在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黃色內容、暴力內容、血腥內容等充斥著直播平臺,造成網絡直播平臺的混亂。
(3) 變現手段跨界發展。網絡直播平臺打破了傳統媒體對廣告的依賴,而是形成了以依靠打賞的方式的新的變現模式,2019年,電商+直播逐漸成為網絡流量變現的最快的途徑之一。在“雙十一”期間,各個平臺競爭持續激烈,從多家電商平臺發布數據來看,直播電商所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雙十一”全天淘寶直播帶動成交近200億元、京東“直播11·11”帶貨累計成交金額環比“6·18”購物節期間提升了25倍。[2]
(4) 發展戰略的異質化。網絡直播逐漸異質化,走向泛娛樂化方向,出現“明星+場秀” “電競+PGC”等模式,在娛樂化方向逐漸深耕。同時互聯網產品也開始海外市場的拓展,如抖音的Tik Tok、快手的Kwai等產品都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二、網絡直播亂象橫生
(1) 內容娛樂化低俗化。技術的發展,讓網絡直播的門檻降低,也造成主播的質量參差不齊。為吸引受眾的眼球,娛樂化、低俗化的內容成為吸引用戶興趣的關鍵手段之一。一些主播挑戰行業的職業道德,直播無下限,內容大尺度、低俗化、三觀不正,隨著網民的年齡不斷的低齡化,將會對社會發展造成危害。
(2) 受眾的獵奇心理。觀眾的窺探欲刺激直播行業低俗化發展,對于觀眾來說集體圍觀直播是情緒的集體的釋放,2019年7月23日,斗魚女主播喬碧羅與另一名主播連麥時“不慎”將未經美顏的臉露出來,發現聲音和長相不符,引起網友熱議,甚至造成一場無理由的狂歡。總的來說,網友對喬碧羅的關注是受眾的心理獵奇在驅動,主播利用受眾的獵奇心理,從而打造個人生活的“前臺化”。
(3) 平臺的惡性競爭。近些年來,直播平臺爆炸式增長,平臺間的惡性競爭日益惡化。不僅有利用數據欺詐、水軍,吸引粉絲到直播間。而且,平臺間相互挖走受歡迎的主播,哄抬主播身價,造成網絡直播的混亂。主播行業形成頭部主播相互競爭,腰部主播發展緩慢,尾部主播發展困難的現象。
(4) 版權糾紛問題嚴重。由于我國網絡直播主播的版權意識不強,個別主播為吸引受眾關注,盜取他人內容,最后形成版權糾紛。在2015年和2016年市場規模增長率連續超過100%。但知識產權侵權問題伴之而生,網絡游戲直播是否構成合理使用引起廣泛爭議。[3]
三、網絡直播的未來探究
(1) 直播+模式探索。直播+的模式探索為直播的發展拓寬道路,如直播+短視頻合作,直播與短視頻應對不同的消費者,滿足用戶不同的消費體驗。目前微博、斗魚開通了短視頻生產,B站、抖音都已經開通了直播的渠道,形成了共贏的局面。
(2) 傳統媒體借助直播轉型。傳統媒體亟需探索,不斷深入發展。如今人民日報、央視頻等央媒也加入了直播的行業,70周年閱兵運用直播將我國的盛況直播出去,大閱兵用直播+5G的技術融合為傳統媒體轉型提供借鑒。
(3) 主播的專業化垂直化。隨著直播行業的發展,主播的發展也越來越垂直化,如李子柒、李佳琪、薇婭,在不同的領域發展深耕。目前主播發展不平衡,因此,應扶持腰部主播,良性發展,平臺行業也應要自律和監管,為直播行業開拓新的廣闊天地。
(4) 網絡直播移動終端升級。直播行業應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深化發展,保留直播沉浸與互動的特點,深耕精華內容,以專業化的內容吸引用戶,同時產生直播內容的二次傳播。在市場上不斷挖掘垂直化發展,加大電商、人工智能、5G等領域的合作,從而發現直播更多的潛力。
四、結語
直播的發展迅速,粉絲數量龐大,黏性高,因此利用好直播的特點,精準傳播,展現更好的傳播效果,將直播帶入新的紀元。但巨大的直播機遇的同時也帶著問題,因此,利用媒體融合的機遇牢牢把握機遇,不斷發展,為直播發展新的空間。
參考文獻:
[1]鄒民.網絡直播,播出你的風采![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1).
[2]郁凡.電商直播成賣貨新戰場[J].中外玩具制造,2019(11).
[3]張鑫.“互聯網+”背景下網絡游戲直播中的合理使用問題研究[J].電子商務,2019(11).
其他作者簡介:
余楊,女,漢族,遼寧沈陽人,講師。研究方向:新媒體廣告、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