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順達 王肖燁 李治含 張凡


摘 要:為了吸引更多乘客乘坐公交,緩解交通擁堵,綠色出行節能環保,減少環境污染;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考察、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總結公交站臺亟待解決問題;基于人因功效學相關理論對現有公交站臺進行優化,基于人因功效學的原理和設計方法;設計出一款符合乘客需求的公交站臺。
關鍵詞:人因功效學;公交站臺;節能環保;創新設計
1 引言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品質的提升,私家車數量與日俱增,導致交通擁堵嚴重且環境污染加劇,因此,國家大力倡導乘坐公交綠色出行[1-3]。人們選擇公交出行除了需要公交車具有舒適性和站臺位置的便利性之外,公交站臺人性化設計也尤為重要,它是一個城市形象的一部分[4,5]。人因功效學是一門基于人體測量學、生理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的知識理論和研究成果綜合性學科,其主要研究人-機-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6,7]。本文考慮不同乘客群體的需求、基于人因功效學的相關理論對公交站臺進行創新設計,對吸引更多乘客乘坐公交綠色出行、減少道路擁擠、提高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
2 公交站臺設計現狀
隨著城市的發展,機械為主的工業化發展模式已成為過去式,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在現代設計中占重要位置[8,9]。為更好的了解乘客的需求運用問卷調查收集了相關數據。通過線上線下發放200份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78份。整理分析調查結果87%的乘客對公交站臺感到不滿,64%的乘客對公交站臺提出了自己明確不滿的地方。
主要存在的問題為:(1)公交站臺空間過小;(2)公交站臺擋雨棚過窄;(3)車輛較多的車站車輛信息不在人體站立時的視覺范圍內;(4)部分公交站臺夜晚沒有照明系統;(5)廣告牌占用面積過大;(6)站臺顏色壓抑不具吸引力;(7)沒有針對殘障人士的乘車系統。
3 人機工程學數據
3.1 尺寸設計
公交站臺對乘客的候車體驗影響較大,先考慮公交站臺設計由整體到局部,達到人-機-環境相統一實現公交站臺的設計價值[10]。設計的原則是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對環境的需求,使人能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候車。通過人因功效學的應用使公交站臺的設計來達到便捷、舒適、高效人性化的設計目的[11]。
整體尺寸設計:公交站臺的長度主要由同時停放公交的數量及公交車長度決定。城市內公交站臺多數能同時停兩輛公交,國內公交車長度范圍為6-13.9m,普通單軸公交長度范圍為6-8m。在站臺停車時第一輛車頭靠于站臺最前,第二輛車與第一輛車間距一米,第二輛車下車門靠于站臺后側,經計算總長度應為:8m+1m+4m=13m。因此公交站臺長度應至少為13m。由于公交站臺整體尺寸設計屬于ⅡB形產品尺寸設計,站臺擋雨棚的高度由男性立姿手舉高度決定,如表1所示,95百分位男性立姿手舉最高點為2245mm。考慮站臺的長度心理修正量取200mm,鞋高修正量如表1所示取30mm。故公交站臺擋雨棚距地面最佳高度位2475mm。為保證乘客在候車時感到舒適,不受惡劣天氣影響的環境,所以擋雨棚長度應該與站臺長度一致為13m。
乘客候車區域尺寸設計:乘客的平均間距和人均面積指標直接反應了公交站臺的服務水平,公交站臺的尺寸設計基本決定了人均面積,人均面積是公交站臺面積與停靠站最大候車人數之比。不同服務等級下的等候區域人均面積指標的限度值如表2所示[12]。
服務等級為A滿足乘客需求。
公交指示牌的設計:公交信息指示牌設計屬于ⅡA形產品尺寸設計,由表1可知,5百分位女性立姿眼高為1371mm。立姿下人的正常視覺范圍(上限視平線上45°下限視平線下25°),人與站牌的平均距離(1000-1500mm),以及車上乘客的平均視平線高度(1750mm)。綜合考慮公交信息指示牌上限高度=人體尺寸百分位數+功能修正量+1000*tan45°=1000+38mm+1000=2409mm。
3.2 色彩設計
色彩是產品設計的一個重要部分,它以抽象的形態傳達復雜的情感[13]。合適的色彩搭配不僅可以吸引更多用戶的注意,也是提升產品用戶體驗的最直接的手段[14-15]。基于人因功效的角度分析,考慮顏色設計點如下:
(1)人從遠處辨認顏色的順序是紅黃白,即紅最先被看到,所以此公交站臺整體外形設計為紅色。使乘客第一時間發現,減少尋找公交車站的煩躁和不悅。
(2)現考慮固定停車位置并用不同的顏色區分不同的車輛,方便乘客區分自己車輛找到停車位置節省時間的。
3.3 輔助功能
公交站臺除主要功能外最能體現人性化設計的就是其輔助功能。根據實際需要要設計的輔助功能為:殘障人士乘車系統。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殘障人士對社會的參與度越來越高,而現有的站臺設計極少考慮他們的出行需求。本文在現有公交信息指示牌上增加與公交信息相對應的幫助按鈕,當按下幫助按鈕時距離公交站臺最近的車輛就會收到信息,提醒司機注意前方站臺有需要幫助的乘客。殘障人士只需在專屬等位區等候,相應車輛到站時司機就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并給予幫助。
4 總結
本文基于人因功效學相關知識,為滿足乘客的心理、生理需求,結合人性化設計考慮,設計出了滿足人體尺寸、增大人均面積、辨識性強、符合殘障人士需要的乘車系統、符合夜晚需要的照明系統、滿足乘客審美需求等優點的創新公交站臺。此站臺設計,提升乘客用戶體驗,營造了舒適、快捷、安全的乘車環境。達到了,吸引更多人選擇公交綠色出行、減少道路擁擠、提高環境保護的目的。
基金項目:寶雞文理學院研究生創新項目( YJSCX19YB56);寶雞市科技攻關項目(2018JH-29);寶雞文理學院博士啟動費項目( ZK16043 )
參考文獻:
[1]王勝男,周瑋.公交站臺的人性化設計在城市環境中的應用研究——以合肥公交站臺為例[J].科技風,2019,(15):204.
[2]郭小龍.公交站臺智能顯示牌系統設計與實現:以南充市的一個站臺為例[J].測繪科學,2008,(6):179-181.
[3]劉偉,陳科全,謝忠金.大型公交站的動態排隊論分析與優化[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7 (8):75-80.
[4]黃鵬鵬,伍松松.基于人因工程的公交內設施環境分析與改善[J].人類工效學,2015,21(5):62-66.
[5]黃斌,李偉.基于乘客意愿的公交站臺設置與設計優化研究[J].北京規劃建設,2018,(1):60-63.
[6]孔慶華.人因工程基礎與案例[M].2008.
[7]阮耀慧.淺談人性化設計在城市環境中公交站臺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9,32(13):188-189.
[8]談樂斌,張秋生.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J].人類工效學雜志,2004,(1):63-65.
[9]何雨晴.沈陽公交站臺改進設計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8.
[10]Eun Y.Designing for value: insights from the emotional appraisa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user value[J].The Design Journal,2018(20):1-23.
[11]國家標準(GB) GB10000-1988.
[12]Kittrlson&associates. Transit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Manual 2ed Edition [M].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2013.
[13]史麗,高矚.現代工業產品設計中色彩哲學的應用[J].包裝工程,2009,(2):139-141.
[14]農家.現代工業產品的色彩設計分析[J].工業設計,2016,(10):160-162.
[15]林晨曄.基于用戶體驗的產品色彩定向設計方法[J].包裝工程,2019,(22):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