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媒體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媒體融合成為當前重要的發展趨勢,廣播電視需要媒體、科技和技術的支持,在這種背景下,“智慧廣電”應運而生。建設智慧廣電是時代和國家賦予廣電的歷史責任,也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對于廣電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因此,加大智慧廣電研究力度,突破技術壁壘、推動媒體平臺建設、打造廣播電視全媒體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對智慧廣電進行概述,分析當前廣電建設現狀,并提出加快智慧廣電建設的策略,最后探討智慧廣電的發展方向,希望對推動廣播電視高品質發展有借鑒作用。
關鍵詞:智慧廣電;媒體融合;平臺建設 ? ? ? ? ? ? ? ? ? ? ? ? ? ? ? ? ? ?中圖分類號:G229.2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134(2020)03-117-03 ? ? ? ? ? ? ? ? ? ? ? ? ? ? ? ? ?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3.033
本文著錄格式:宗溢冰.加快智慧廣電建設 推動廣播電視高品質發展[J].中國傳媒科技,2020,03(03):117-119.
導語
早在2015年,我國就提出了智慧廣電建設的概念,各大電視廣播臺積極響應智慧廣電建設要求。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加強應用基礎研究,這為智慧廣電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持。智慧廣電符合了城市和信息化背景,廣播電視臺要充分利用自身資源,通過整合多種技術模式,比如廣電云平臺、無線局域網、云計算、物聯網等,為廣大群眾提供多樣化、專業性和個性化的廣播電視節目,同時還能夠為群眾提供教育、生活、電子商務等智能化信息服務,形成多元化的信息終端,實現廣電功能的升級,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1.智慧廣電概述
1.1基本定義
智慧廣電以構建國家基礎信息設施為宗旨,依托衛星、有線、無線、互聯網等多種載體,包含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多項技術,其目的是實現媒體的融合以及智能傳播,全面提升廣播電視的管理能力、業務范圍、服務水平等,構建系統的廣播電視體系。智慧廣電很好地詮釋了未來廣播電視的發展方向,有利于廣播電視供給側結構改革,形成跨行業、領域和部門的體系,這是廣播電視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1.2架構及應用現狀
在智慧廣電架構時,要利用計算機或者通信系統的標準體系來進行,智慧廣電的總體結構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網絡層、平臺層、應用服務層、終端層。其中,網絡層由通信網、物聯網和廣播電網共同組成,為傳輸數據提供可靠支持;平臺層主要在云平臺的基礎上構建,能夠進行數據的匯集和存儲,同時為后續開展數據分析和挖掘提供依據,在軟件、硬件資源有效應用的基礎上強化對應控制,起到業務承載的作用;應用服務層能夠集合多項應用服務,在其他層面有效的支持下確保服務開展的針對性;終端層則基于各類軟硬件設備的充分利用,這是廣電的呈現端,同時也可以成為交互端。智慧廣電技術架構如圖1所示。
1.3構建的必要性
從智慧廣電構建的作用來看,主要是利用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優勢,為人們提供豐富的影視節目服務。與此同時,智慧廣電還能夠為群眾提供實時、可靠的多元化信息服務,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創造便利條件。可以說,智慧廣電建設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一方面,智慧廣電滿足了社會發展需求,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信息,營造便捷的公共信息傳播平臺,有助于社會穩定及和諧發展。另一方面,智慧廣電建設有利于廣電行業的轉型和升級。在新媒體背景下,人們對智能化、數字化的要求更高,廣電行業面臨的競爭壓力更大,智慧廣電需要提供更多優質的服務,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2.智慧廣電建設現狀
自智慧廣電概念的提出以來,發展到今天還不到五年的時間,在理論基礎和實踐方面存在較大不足,新應用、新業務仍不夠成熟,需要漫長的發展過程。智慧廣電、大數據等技術無法為當地信息服務提供實質性支持,相關領域和行業之間對接不足,缺乏核心技術的支撐,不能突破傳統技術壁壘,比如IT技術開發能力有限,在用戶服務方面受到限制,不利于廣電服務范圍和整體質量的提升。不僅如此,廣電建設缺乏大數據技術的融合,不能有效整合、挖掘數據信息。隨著用戶需求更加多樣化,智慧廣電建設需要了解用戶需求,通過整合自身資源,不斷優化、迭代內部流程,進而與用戶需求相契合。在智慧廣電建設推進過程中,要將智慧化內容生產平臺放在核心地位,在市場數據集成分析的基礎上,利用多樣化的信息處理方式,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提供多樣化、針對性的產品。但是,智慧廣電建設缺乏相應的數據收集、分析及整合平臺,廣電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在行業發展中逐漸喪失了主導權,同時,對廣電的公信力、影響力造成一定影響。
2.1智慧廣電技術研發投入不足
智慧廣電建設對于技術創新要求較高,長期以來,廣電行業在技術研發方面投入有限,特別是在地市、縣級廣電領域,受資金、技術、政策等方面的限制,技術方面難以取得實質性突破。在產業結構方面,廣電行業對廣告業務依賴程度較高,隨著受眾關注度的轉移,廣告業務呈現斷崖式下跌,廣電發展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業務轉型能力不足,在技術研發和投入上有限,形成了尷尬的發展局面。從廣電行業近幾年的報表來看,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大多不到5%,這與網絡媒體15%左右的研發投入存在較大差距。
2.2專業人才儲備不足,培養和選拔方式具有局限性
智慧廣電建設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廣播電視發展需要更多專業人才。就當前來看,智慧廣電建設人才缺口較大,技術人員以傳統廣電領域為主,在理論知識和實踐方面都滿足不了智慧廣電建設需求。與此同時,高校人才培養體系與廣電行業需求的不匹配,造成供需關系失衡。廣電行業在人才引進方面視野不夠開闊,引進與選拔的方式和渠道局限性大,缺乏熟悉新媒體經營和技術管理的新型人才,制約了智慧廣電的進一步發展。
3.加快智慧廣電建設的對策
3.1打造智慧廣電媒體,推動媒體之間的融合
在智慧廣電推進過程中,要將智慧廣電媒體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履行自身宣傳輿論的職責,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進行:一是構建智慧廣電融媒體,以受眾為中心,強化媒體之間的溝通交流,形成一體化的媒體平臺,提升媒體協作能力,提升廣電媒體的傳播力、影響力、親和力,為受眾提供精準化、智慧化的服務。二是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推動各級廣電部門的溝通合作,落實黨中央關于縣級智慧廣電建設的要求,把握轉型機遇,主動承擔責任,提升廣電媒體的內容承載、服務種類、體驗活動等,推動廣電媒體向基層發展,擴大其影響力和號召力。三是加快高清、超高清電視建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聯網技術的進步,高清頻道成為當前電視主流播出模式,一些廣電媒體推出高清電視專區,在電視內容和頻道供給上更加多樣化,得到了受眾的廣泛好評和支持。四是注重廣電大數據建設。我國在2015年成立了“中國廣電大數據聯盟”,其目的是分析、挖掘和應用媒體資源,通過匯集海量的媒體數據,快速挖掘熱點新聞、收集反饋信息,為新產品的開發提供重要支持。廣電大數據還可以采集和分析用戶信息,為用戶推送精準的廣電節目,提升廣電服務的針對性。
3.2構建智慧廣電網絡,促進網絡升級改造
智慧廣電建設要明確媒體傳播格局,主動對接新技術,打造快速、智慧、泛在、安全的廣電體系,促進網絡升級改造,擴大傳播覆蓋面。一是要推進區域有線電視網絡的整體,積極尋求戰略合作,優化產業結構,改造網絡體系,為用戶提供精準的廣電服務,重塑廣電的傳播力、影響力。二是提升廣電公共服務質量。長期以來,廣電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一直為人們所詬病,智慧廣電建設要在這方面下功夫,強化內容供給,改善服務質量,使得公共服務更加切合群眾的需求,彰顯質量效益。三是推進5G移動交互廣電網絡建設,貫徹落實黨中央確定的移動優先戰略,注重產學研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充分發揮廣電優勢,與移動網絡形成優勢互補,共建共享有利資源,推動廣電人人通、終端通,為廣大受眾提供優質的視聽體驗,占領5G網絡發展先機。
3.3培育智慧廣電生態,加大創新體系建設
培育智慧廣電生態,加大廣電科技創新力度,為廣電高質量創新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和保障。一是要注重廣電科技創新。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以規劃引領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的要求,打造多元化的創新主體,順應當前階段發展新形勢,強化自身短板,政府主管部門要積極轉變職能,為科技創新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形成多元主體參與、協同高效創新的發展模式。二是以技術創新帶動產業升級。在技術創新的帶動下,注重廣電內容創新、服務創新、發展模式創新等,促進廣電行業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為自身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動力。三是促進廣電科技創新生態建設。在充分發揮自身功能和特色的前提下,搭建跨領域、跨行業的合作平臺,整合優勢資源,構建多元主體參與、開放融合、創新發展的新格局。
3.4強化智慧廣電監管,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牢固樹立發展與安全理念,將智慧廣電安全和發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主動對接廣電業務理念、傳播模式、載體形式多樣化的新形勢,構建現代化廣電監管制度。一是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責,落實國家總體安全觀,不斷完善當前監管制度,做好各類新媒體的監管,比如網絡短視頻、OTT、IPTV等。廣電部門要明確自身職責,劃分責任主體,確保監管與業務發展一致,保障廣電行業導向安全、播出安全、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二是推進智慧化監管。要盡快彌補當前廣電發展中的薄弱環節,采用更加科學、嚴謹、智能等監管方式,提升廣電監管的精準度和有效性。加大與其他行業的合作力度,對廣電行業進行多角度、全時段等智慧監管,形成智能化的廣電監管體系。
3.5擴大智慧廣電服務范圍,構建“平安城市”項目
隨著智慧平安城市理念的提出,智慧廣電要逐漸擴大服務范圍,為“平安城市”建設提供支持,有助于提升城市各個環節的監督和管理。智慧廣電能夠完善當前城市視頻控制系統,對于構建治安監控網點意義重大。通過提升城市主要街道以及公共場所的監控力度,為廣大群眾營造安全、健康的生活氛圍。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依托視頻傳輸系統,融入視頻監控相關內容,能夠采集數據、判定危機、實時溝通等,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防控體系,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4.智慧廣電發展趨勢展望
在智慧廣電建設中,要結合實際發展需求,立足廣電單位自身情況,整合各種有利資源,明確自身發展理念,為將來發展提供可靠支撐。智慧廣電未來發展趨勢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4.1智能化電子產品
一是利用智慧廣電可以構建智能電視。在TVOS 標準體系下,推動廣電終端的智能化發展。當前階段,95%以上的電視品牌已接入互聯網體系,能夠實現電視和攝像頭的互動,還可以開展語音對話、視頻聊天等。當家中有留守兒童和老人時,可以利用語音或者短消息控制電視的自動播放,這種智能電子產品實用性較強。二是兒童智能空調。主要利用傳感技術與空調結合,能夠檢測出真實信息并及時反饋給用戶,比如小孩子睡覺踢被子了,傳感器檢測到溫度異常后就會給用戶發送信息,在實時操作系統的幫助下進行有效管理。此外,還可以進行遠程控制開關,在用戶到家前自動打開、遠程關閉等。三是智能冰箱。這種電子產品具有顯示功能,用戶可以快速了解冰箱內的食物種類,某種商品短缺時可以自動提示,以便做好采購、存儲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