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語文者得天下。這話是聽別人說的,覺得挺有意思,與“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樣,可以作為口號,保留下來,傳之久遠,所以,將它記下,做了標題。
語文者,語言文字也。得語文者,包含了兩方面的能力,一是能寫作,二是會說話。大家曉得,人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隨時隨地,都必須表達,向父母表達,向愛人表達,向同事表達,向領導表達……表達,是人們認識交往不可或缺的工具,一堂人生必修課,也是一個人能力和修養的集中體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你語文不好,你的表達,就會大打折扣。心中想到了一百,會表達者,能夠百分之百地表達出來,對方也就能夠百分之百地了解你,理解你,支持你;不會表達者,只能將百分之七八十,甚至不足一半,表達出來!那么,對方就不可能百分之百地了解你,理解你,支持你啦,想想看,該吃多大的虧哪!
舉個例子,毛澤東。當年上井岡山時,沒有帶幾個人,而國民黨蔣介石,大兵壓境,成萬眾合圍之勢。這個時候,有多少人迷茫,多少人動搖哪!
毛澤東揮毫寫下雄文,《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將中國革命的“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論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于是,井岡山星星之火,真成了燎原之勢!
抗日戰爭,敵強我弱、形勢膠著,也有人心里打鼓,不曉得咋個辦了!
《矛盾論》《實踐論》《論持久戰》……一篇一篇,高屋建瓴,撥云見日,給了人們多么大勇氣!
如今回頭翻翻這些文章,不得不深表嘆服,嘖嘖贊許!
不說偉人了,說凡人吧。
1982年春,一位學生,將從復旦新聞系畢業,中國財貿報王副總編到學校挑人,在老同學張教授家,看到這位學生的畢業論文,條分縷析,邏輯分明。王總一眼相中,非常喜歡,千方百計,將此人從另一單位“挖”到報社。
此人到京以后,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后來也成了副總編輯,又調人民日報海外版當了總編輯。
這個人就是我,老詹,詹國樞。如果語文不好,能到北京,能有今天嗎?
語言和文字,是思想的外衣。語文能力好,思想表達就會清晰準確,干凈利落。
這樣的人,即使得不了天下,得老婆,得朋友,得人緣,得理解,得尊重,得效率……
那是必然的,不也挺好嗎?
所以我勸年輕人,趕緊的,好好在語言文字上多下功夫吧!
把功底打得扎實些,再扎實些!記住了,得語文者得天下,這是一真理,顛撲不破,屢試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