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徽
◆摘? 要:計算機應用基礎是當下社會人才的必修課程,在中職學校是一門必修的課程。微課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型教學方式,比傳統的教學方式能更加直觀的幫助學生學習計算機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實際操作。
◆關鍵詞:中職教育;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
當今社會是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社會,信息技術不斷沖擊著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改變著人們的學習、工作甚至是生活方式。對于計算機應用的素養成為了現代公民必備的基本素養。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計算機的應用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學生不僅要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更要有一定的計算機素養。根據中職學生職業技能要求,中職學生必須通過全國計算機一級考試。學生更重要的是能將學到的計算機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實現計算機從知識到技能的轉變。
一、微課程的應用
微課是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精準指導的網絡視頻課程,微課可以解決傳統教學模式只遇到的一些無法避免的教學問題。
計算機系統的硬件構成是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對于學生來說,這部分內容十分的枯燥無味,還很是抽象難以理解。僅僅憑借教師的講授是無法形象直觀的展示計算機硬件的外形,更無法讓學生直觀的了解各個硬件之間的聯系。如果加入實物進行教學,可以短期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長期維持,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各個硬件的功能繁雜,學生僅憑著上課時間的瞬時記憶,依舊無法準確的脊柱各個硬件的功能。微課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將硬件的講解視頻錄制好,在課堂上播放出來,讓學生記住硬件的特點和功能,還能在微課中加入對比內容,讓學生對硬件有一個更清楚的認知。
在微課中,學生可以通過視頻清晰的觀看到各個硬件的外形和特點,在教室中用實物進行教學的時候,后排的學生往往會因為距離講臺較遠二看不清楚硬件的外形和構成,導致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學生的之間認知水平會有差異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同,傳統教學課堂是順時進行的,教師不會將講過的內容在講一遍,這樣一來,部分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就跟不上課程的進度。微課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自主學習,有聽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復觀看教學視頻,直至完全掌握知識點為止,解決了傳統課堂教師不能將知識點重復多次進行講解的難題。教師將微課視頻上傳至教學平臺,將學生從固定的教學地點中解放出來,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
二、基于網絡平臺教學的翻轉課堂實際應用
翻轉課堂讓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不再是被動的等待教師的教授,而是主動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加大學生對于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和掌握,讓學生能集中最大的精力進行學習。教師可以按照教學要求逐步引導學生展開對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活動。
(一)課前預習
當前很多學生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翻轉課堂要求學生課前對第二天的授課內容有所了解。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建構生動趣味的課前預習活動,增加課前預習的樂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前預習的活動中,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為學生的學習養成良好的習慣。例如,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四與九年義務教學中的信息技術相銜接的。因此中職的學生有著一定的計算機應用操作基礎。教師在上課時講解辦公軟件的操作時,學生往往會因為已經學過這部分知識而不認真聽講。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讓學生來主導這一部分的教學。教師先想好教學的步驟,讓學生準備上課要分享的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讓學生逐步了解掌握對辦公軟件的操作。
(二)課堂指導
中職學校是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主的學校,當前很多中職學生在畢業后依然無法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存在著個人技能水平和實踐能力較差等問題。微課可以模仿中職學生未來工作后的真實場景,真實的場景能讓學生快速的集中注意力,教師可以在模擬學生未來的工作場景只進行實際操作的教學,結合學生未來的工作內容和崗位的發展需求來設計教學內容,同時也可以結合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等先進的教學方法進行輔助教學,比如為學生設計制作明星海報等相關任務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學習,對于教學的視頻可以改變速度或者重復播放進行學習。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共同完成任務提高教學實踐的效果。這種方式能讓學生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投入高效的學習精力,還能夠為學生未來的發工作大下良好的實踐基礎。
(三)課后延伸
在學校的課堂教學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和可以通過借助微課進行課后的教學延伸活動。微課的課后復習主要有兩種形式:其一是對課堂學習進行內容的總結和拓展;其二是對學生的課堂學習進行答疑解惑。教師借助微課的教學課件,對課件進行總結或內容拓展,組織學生對課程學習到的內容進行總結,同時可以開設專題講座、典型例題分析和綜合疑難問題的指導等形式,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四)聯系職場實際情況
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保證教學內容與實際職業需求的有機結合,不斷促進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的操作性以及應用性。教師應該為了培養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應該不斷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就業準備,不斷促進學習與實踐工作的有機結合。學習任務設計應該符合專業的特點,同時應該貼近職業實際需要,符合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方向,進而不斷促進學生的學習專業技能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和能力的培養。計算機應用基礎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準確把握專業的特點的基礎上,有效利用專業知識以及職業需求,設計出能夠體現專業特色、操作性以及應用性的學習任務,促進學生計算機知識以及技能的培養。
三、結束語
微課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是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的創新表現,也是在新課程改革中的重要表現。微課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可以通過課前的預習活動、課堂上的實踐和指導活動以及課后的總結和拓展活動等步驟逐漸進行,以便更好的進行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中職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空間、構造發展平臺,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賴恩和.翻轉課堂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數碼世界,2017(07).
[2]邵理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初探——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探究[J].考試周刊,2018:29.
[3]王宏,張虎.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課程設計[J].價值工程,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