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君
◆摘? 要:“互聯網+”給教育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寧夏被教育部批復為全國“互聯網+教育“示范區,必將為我區教育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推動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模式變革、學習方式轉變、教育質量提升打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也必將對語文教學產生深刻影響,更好地為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送元二使安西;語文教學;互動課堂
進入21世紀以來,互聯網已成為助推世界經濟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引擎,滲透到社會各個方面。在教育領域,“互聯網+”帶來的顛覆性變革正悄然發生。寧夏被教育部批復為全國“互聯網+教育”示范區。從此,寧夏教育插上“互聯網+”的翅膀,開啟了“變道超車”的高質量發展新征程,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有之路,是推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強大動力。必將推動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模式變革、體系重構、對教育管理體系、教師信息素養、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教育質量提升帶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作為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深刻感受到“互聯網+教育”對語文教學的影響,它有利于拓展教學視野,豐富教學內涵,增加教學厚度,促進教學相長,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用語言文字、感受人文精神的意識和能力,有利于讓語文教學更加優質高效起來。下面我想結合《送元二使安西》一課的教學,談談自己的深切體會。
一、海量教學資源、豐富備課內容
備課過程中,我登陸寧夏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云校家和教學助手等優質資源平臺,查找相同版本《送元二使安西》一課的教案、素材、動畫和課件,為備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我暢游在教學資源的海洋里,撿拾著自己所需的“寶貝”,學習和借鑒名師名家們的教學思路和經驗,突破重難點的技巧等,它開闊了我的思路,豐富了知識容量,提高了思想境界。我博采眾長形成了自己的教學設計。首先是知詩人,解詩題;其次是讀詩句,曉詩意;再次是品詩句,明詩情;最后是借古詩,品意境。各環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在教學助手上制作課件,既方便快捷,又易于存儲,啥時用啥時都能打開,使用起來得心應手。
二、推送課前導學,預習知識要點
上課前一天,我會通過云校家或教學助手向學生推送制作好的導學單,學生會根據導學單有序地認識作者王維的生平和主要作品,預習掌握重點字的讀音,重點字詞的解釋,熟讀古詩并劃分節奏,初步感知《送元二使安西》是 ______代詩人_____所寫的一首_____詩,它通過寫細雨中設宴為朋友餞行時勸酒的情景,含蓄地表達了_______,能力拓展方面要求學生了解詩人寫這首詩的時代背景和相關的地理知識。學生在預習中豐富了知識,了解了歷史,拓寬了視野,為第二天新課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熟用互動課堂,提高教學效果
打開教學助手中的互動課堂,導入制作好的課件就可以上課了。互動課堂中有畫筆,畫筆有各種形式的筆,可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畫筆線條有粗有細,可以自由選擇。寫錯了可以用橡皮工具擦除,橡皮工具有擦筆跡、擦對象、圈選擦除和滑動擦除當前頁,根據擦除面積大小可以自由選擇擦除方式,真是方便快捷,告別了一根粉筆和一塊板擦的傳統教學工具。工具一欄中內容十分豐富,有常用工具計時器、隨機挑人、屏幕截圖、小組評分、聚光燈和分組挑人等。還有學科工具,根據語文教學特點,設置了漢字卡片和詩詞卡片,漢字卡片輸入要查的字,就會出現基本信息拼音、筆順、筆畫、部首、結構,釋義信息解釋的非常詳細。詩詞卡片輸入《送元二使安西》詩名,就會出現詩的正文、注釋、譯文、作者和朗讀,內容全面而豐富。工具中還有形狀和背景,形狀包括各種線條和幾何平面圖形,背景有不同顏色,可以根據需要和喜好自由選擇。互動課堂中還有一個最強的功能就是錄課,它可以將本節課的內容完整地錄制下來。互動課堂各種工具能夠熟練使用,既可以大大豐富課堂知識容量,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在《送元二使安西》一課中,利用互動課堂,可以用微視頻再現詩人和朋友把酒言別時的情景,也可以用圖片再現長安城的繁華似錦和安西邊關的大漠荒涼,從而形成鮮明的對比,烘托出此次分別意義非凡。
四、精選課后作業,高效檢測質量
課后作業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課堂所學知識。并能發現一些學習上的薄弱環節,可以在寫作業中彌補,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在《送元二使安西》一課中,我精心設計作業,讓孩子搜集其它關于送別的古詩,借助工具書自學,從而感受古人是怎樣描寫送別情景的。試著把《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改寫成一篇小短文,增強學生理解本詩內容和內涵,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寫作能力。學生將作業完成后上傳到云校家,老師可以在云校家的課后作業中進行批閱,既可以快速批閱,也可以逐一批閱,進行等級評定、重點講評,語音留言和鼓勵性語言評價,學生通過教師的批閱,及時地和老師互動,進行有效的學習。
互聯網+教育改變了學校的教學方式,也改變了學校的教育環境,它不僅使本校的教師和學生受益,而且可以通過網絡及錄播設備,進行“一拖二”或“一拖三”的課堂教學模式,與遠在他鄉的孩子一起同步上課,他們可以與主課堂的老師進行互動,學生聽得輕松、學得扎實、記得牢固。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我區的教育改革發展之路駛入“快車道”。一根網線、一塊屏幕、為廣大師生帶來了海量的教育資源。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陽光的溫暖。“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那一朵朵小苔花必會在“互聯網+”春風中,芬芳吐蕊,美麗綻放。未來已定,信息技術改變學校教育的浪潮強勢來襲。教育的大門必須面向人工智能開放,孩子必須要學會駕馭信息技術,做人工智能的主人,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的實踐者成為學校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