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路 丁永宏 梁成 張建
(江蘇沭陽縣中醫院神經外科 江蘇 宿遷 223600)
對于高血壓腦出血(HICH),是臨床當中常見的疾病,病情發展比較危急,引發的致殘率以及致死率較高,對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危害[1]。目前,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本研究為探討微創穿刺血腫清除術在臨床當中發揮的效用,以院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展開研究,具體如下。
選取我院2005 年1 月—2019 年9 月收治的22 例HICH 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電腦隨機將患者分為常規組(n=11)和研究組(n=11)。常規組的11 例患者中,男女性患者的比例為7:4;年齡在53 ~77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5.32±5.35)歲。研究組的11 例患者中,男女性患者的比例為6:5;年齡在54 ~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5.39±5.54)歲。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無顯著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常規組采用開顱血腫清除術進行治療,具體手術治療過程如下,借助CT 影像,對血腫位置進行確認。以直切口或者馬蹄形切口為主,對血腫位置的逐層切開,“+” 字形剪開硬腦膜,進行皮層造瘺,清除血腫。做好止血工作,避免對其他腦組織造成損傷。術畢,頭皮下放置引流管,進行創口縫合,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2]。
研究組患者采用微創穿刺血腫清除術進行治療,具體手術治療過程如下,借助CT 影像,對血腫位置進行確認,科學的選擇穿刺路徑,對患者進行麻醉后,切開頭皮鉆孔,借助穿刺針刺透硬腦膜,自助引流管,來清除血腫[3]。在此期間,為避免出現負壓出血的現象,要控制好抽吸的時間和速度。在術后,借助CT 影像觀察是否有血腫殘留量。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去除引流管[4]。
以兩組患者實施治療后的生活質量評分以及臨床治療有效率為指標,對比兩種手術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患者的生活質量以SF-36 評分量表為標準,對患者的身體機能、社會功能、情感精力、健康情況進行比較。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從顯效、有效以及無效進行區分。顯效:患者腦部血腫全部清除且顱內壓恢復正常。有效:血腫還有部分殘留,顱內壓明顯減低。無效:患者腦部的血腫以及顱內壓并未發生變化[5]。
把HICH 患者的數據資料用SPSS17.0 進行統計分析,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用t 檢驗,表示為(±s);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用卡方檢驗,用(n/%)表示。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身體機能 社會功能 情感精力 健康情況研究組 11 21.62±1.41 22.12±1.21 22.62±1.14 20.23±1.01常規組 11 18.12±1.25 19.63±1.24 16.23±1.15 17.63±1.21 t - 6.1604 4.7666 11.2752 5.4711 P - 0.0000 0.0001 0.0000 0.0000
研究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如表2 所示。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例)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微創穿刺血腫清除術也在治療HICH 患者中得到了普遍的運用。在此種手術治療方法的運用下,手術流程相對簡單,而且對患者帶來的危害較小,安全性較高。手術時間較短,能夠有效地降低患者大腦組織在外界環境影響下誘發不良反應的概率。基于此種手術治療方法的特點,能夠盡早清除患者腦部出現的血腫,避免對其他腦組織造成長時間的壓迫,危及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但是,基于微創穿刺血腫清除術的臨床特點,對于臨床工作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施術者具備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的技能,才能進一步保證手術治療效果。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采用微創穿刺血腫清除術來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患者實施治療后的生活質量明顯比常規組要佳,患者實施治療后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在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當中,采用微創穿刺血腫清除術,臨床治療效果顯著,手術安全性高,能夠為患者帶來更好的預后,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