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梅
(煙臺市煙臺山醫院消化內科 山東 煙臺 264000)
胃潰瘍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胃腸道疾病,主要的臨床表現為上腹疼痛,隨著疾病的逐漸發展會導致上腹疼痛癥狀加重,另外患者還會具有反酸、腹脹、燒心、消化不良等癥狀。但是這些癥狀表現的規律不明顯,往往發生在秋冬季,誘發因素也比較多,其中包括生活作息不規律、暴飲暴食、情緒波動較大等[1]。本次研究針對飲食護理對胃潰瘍患者飲食保健知識及療效進行分析,以下為具體內容。
本次研究所選擇的對象是胃潰瘍患者46 例,病例選取時間在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期間。根據隨機的方式將患者分成人數分別為23 人的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中有14 例男性,9 例女性,年齡在20 歲~68 歲,平均(43.28±1.53)歲,對照組中有13 例男性,10 例女性,年齡在19 歲~65 歲,平均(43.14±1.5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基礎護理、病情觀察、用藥指導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進行飲食護理。首先要指導患者形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少食多餐,這樣可以減少胃酸分泌,減少對胃潰瘍創面的影響,對于治療急性消化性潰瘍有著較大的意義。其次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禁止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其中主要包括肉汁、咖啡、芥末、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食物會刺激胃酸分泌,從而加重胃潰瘍的發展。另外還要禁止食用酸度較高的食物。其中主要包括橘子、鳳梨等。尤其注意不要在空腹的時候食用。對于一些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也要控制食用,這類食物會導致人體容易脹氣,從而產生不適感。隨后要對患者進行飲食知識健康教育。多食用一些維生素C 含量較多的食物,主要原因是由于維生素C 對胃部能夠起到保護的作用,從而增強胃的抗病能力。另外要注意飲水的時間,每天飲水時間最好是在晨起空腹或者進餐前1 小時,不要用水泡飯吃,這樣還會影響食物的正常消化,給胃帶來負擔。患者在吃飯的時候也要注意細嚼慢咽,咀嚼的次數越多,所產生的的唾液就越多,這樣可以保護胃粘膜。最后要囑咐患者多注意防寒,以免胃部受涼造成損傷。
觀察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以及飲食原則、飲食健康知識、飲食注意事項、飲食重要性等飲食保健知識掌握情況。
通過SPSS17.0 檢驗相關數據,對護理效果進行χ2值檢驗,對飲食保健知識掌握情況進行t值的計算,P<0.05 的時候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n(%)]
觀察組的飲食原則、飲食健康知識、飲食注意事項、飲食重要性等飲食保健知識掌握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飲食保健知識掌握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飲食保健知識掌握情況比較(±s)
組別 n 飲食原則 飲食健康知識 飲食注意事項 飲食重要性觀察組 23 92.6±4.7 91.2±4.6 97.2±2.1 90.7±5.8對照組 23 84.2±3.6 84.1±2.1 87.1±3.1 86.2±3.3 t- 6.8045 6.7337 12.9363 3.2340 P- 0.0000 0.0000 0.0000 0.0023
要想保證人體健康,最基礎的就是要保證日常飲食的健康,針對一些患有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來說,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及營養均衡對于疾病治療均有著較高的作用。隨著目前我國社會生活的逐漸發展,人們對于飲食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針對胃潰瘍患者來說,要想促進身體的快速康復,必須要從飲食做起[2]。本次研究所采用的飲食護理主要通過為患者提供飲食保健以及疾病的健康知識,提高患者對日常飲食的重視,根據科學合理的飲食知識來更正自身存在的錯誤的飲食習慣,從而實現健康飲食,這樣才能夠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提高整體飲食護理的效果,也能夠促進患者胃潰瘍疾病的快速康復[3-5]。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護理效果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的飲食原則、飲食健康知識、飲食注意事項、飲食重要性等飲食保健知識掌握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飲食護理對胃潰瘍患者飲食保健知識及療效顯著,能夠有效促進患者胃潰瘍的恢復,提高患者的整體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