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麗萍
【摘要】幼兒戶外游戲主要集中在操場上進行,為保證戶外游戲的有趣性、有效性,有必要將“操場”變成“游戲場”,最大程度為幼兒提供游戲空間。本文就如何創設幼兒戶外游戲環境作出探討,以期為幼兒園戶外游戲環境設計作策略參考。
【關鍵詞】游戲場? 幼兒園? 戶外游戲環境? 創設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0-0071-02
前言
幼兒園教育中,游戲是一大重點,如何進行安全、有效的游戲,如何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是每一位幼兒教育工作者所重視的問題。新形勢下,幼兒教育主張“回歸自然,將游戲交還給幼兒”,這既闡明了幼兒游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又指出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利用豐富的戶外資源,提升游戲中幼兒與環境的互動性,讓傳統的“操場”變成孩子的“游樂場”,讓“幼兒園”變成孩子的“樂園”。
一、合理規劃操場布局,創設戶外游戲場地
戶外游戲一般都在操場上進行,所以創設戶外游戲場地的第一步就是合理規劃操場布局。
首先,傳統的幼兒園操場的設定往往會有很多局限條件,教育工作者創設操場會從場地、幼兒園的教育科目、操場建設的投資等客觀因素出發進行規劃,而較少的考慮到幼兒的喜好、游戲愿望。在這樣的規劃下建設的操場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局限幼兒的游戲。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幼兒喜好、游戲愿望的角度來確定并劃分游戲區域,并以游戲安全為基點,討論游戲環境內應當設置的保護措施。除此之外,在操場設定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幼兒成長發育的特點,例如大部分幼兒喜歡顏色鮮艷的物品,幼兒園階段的幼兒在這個時間之內主要是培養發育專注力,思考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在操場設定的時候需要從這些方面進行考慮,從游戲材料的顏色,高度等方面著手,注重細節,注重操場對于各種游戲,各個年齡段幼兒的適應性。
其次,在游戲場地劃分后,教育工作者要考慮到將游戲區域有機地串聯起來,為幼兒塑造游戲情境,也便于幼兒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利用這些情境進行教學,提升幼兒游戲的質量。在很多的幼兒園,因為場地的限制,游戲區與操場之間的區隔不明顯,甚至很多的幼兒園操場本身就是游戲區。面對場地的限制,操場和游戲區的規劃需要使用技巧,最佳的方式是通過情境將操場與游戲區有機地串聯起來。同時,也要兼顧到操場作為全體幼兒活動的區域在使用面積上的最大化,以供幼兒園舉行一些大型活動時的場地需求。因此,在進行游戲場地的規劃時,要為每一個游戲場地創設一個主題,讓環境與游戲的聯系更緊密,例如環操場的跑道可被利用起來,做成“小火車跑道”,在地上畫上鐵軌,并在跑道旁建立“小型加油站”,幼兒之后便能在跑道上更真實地進行“小火車游戲”。
再次,幼兒園還應當嘗試在進行操場規劃的時候納入幼兒的建議,畢竟操場的使用主體是幼兒,還應還主體權給幼兒,讓幼兒以環境主人的身份參與到游戲場地創設工作中。在小班等年齡較為低幼的幼兒可能無法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意見,幼兒工作者可以從日常教學的觀察中發現幼兒的喜好;年齡層次稍高的幼兒能夠表述自己的意見時,幼兒園應當以班級為單位,搜集幼兒們的意見。具體的信息中應當包含了解幼兒喜歡哪些游戲,在開展游戲時希望獲得什么樣的體驗,甚至帶領幼兒走訪各個游戲區域,鼓勵幼兒動手制作裝飾品來裝飾游戲區,或為某個游戲區制作游戲道具。例如,鼓勵幼兒對操場內的建筑、桌椅等做裝飾,可通過繪畫、粘貼剪紙等方式來進行。
最后,在操場規劃之后,就操場內部的游戲設施以及材料上要考慮其靈活性,尤其是在部分有場地限制幼兒園內。游戲區與操場之間可以通過游戲設施靈活的變化來轉變兩者之間的功能,這樣也能夠更加靈活地應對幼兒園的需求,在需要更大的操場環境的時候能夠將游戲區域納入其中,在需要游戲區域的時候通過游戲設施的調整能夠增加游戲區域的面積。
二、投放游戲設施與材料
要想游戲更加有趣,必須要有游戲設施與材料的支持,為幼兒創造更多的游戲條件,確保其游戲真實感更強,活動更加自主。適當的游戲材料也能夠給予幼兒更加豐富的刺激,啟發幼兒的思考,從游戲材料中思索更加豐富的玩法,在得到游戲快樂的時候也能夠得到成長。
首先,根據各個游戲區域的特點和需求,投放必要的硬件設施。游戲區的設置應當按照功能以及特性進行劃分,在不同的區域進行不同特色游戲材料的投放。按照功能劃分的游戲區域也能夠更好地規范幼兒的游戲互動,同時也能夠便于教師的教學管理。例如,在“自行車騎行區”擺放適合幼兒騎行的小自行車,在游戲的區域設置跑道或者簡單的障礙物,供幼兒騎行,同時也需要設置停車區域,讓幼兒在游戲之后按照制定區域整理自行車。根據游戲區域的設置,幼兒在簡單的騎行游戲之外,還可以進行更加進階的玩法,例如通過跑道進行接力賽,通過障礙物進行越野賽或者障礙騎行賽,騎行區域的游戲風險較大,在進行游戲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及時引導與監督,保障幼兒的游戲安全,同時在游戲區域之中,也可以通過紅綠燈、斑馬線等設置來教導幼兒遵守交通秩序,在保障游戲安全的同時也能夠從中學習社會規則。在繪畫區放入繪畫所需的畫板、顏料以及圍裙等。在繪畫區的設置也要結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高度進行設置,在繪畫區通過顏色區分不同高度幼兒的專屬區域,這樣在幼兒進行繪畫的時候也能通過顏色的區分讓整體的畫面更加有美感。在每一個游戲區域的設置都需要注意,不僅需要投放游戲的材料,還需要設置游戲之后整理的材料,如在繪畫區域設置的抹布、黑板擦等,通過這些材料的設置來幫助幼兒養成在游戲之后整理的習慣,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是同時也應當注意,投放的材料應當根據幼兒園的人數、年齡層次等進行綜合,一味地加大數量進行投放也不現實,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應當從區域設置的開放性和結構著手,能夠讓幼兒自主的發揮。
其次,投放多變、低結構的游戲材料,供幼兒自主選擇與利用,激發幼兒游戲欲望的同時,提升其動手能力、想象能力。比如,投放紙板這類材料,幼兒在進行不同的游戲時可以將其作為不同的道具,如將紙板涂成不同的顏色,切割成大小不同的形狀,當作馬路、橋梁,在紙板中挖出大小不同的形狀來進行不同的游戲,將紙板拼接成紙箱做桌子、凳子,將紙板裁剪后做砧板、牛肉等等。這一類開放的游戲材料能夠實現一物多用的效果。并且幼兒在使用這一類材料進行游戲的時候教師可以從中進行啟發教育,引導幼兒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幼兒也能夠從中得到更多的樂趣與成長。這一類的游戲材料在生活中非常容易得到,教師也可以組織幼兒一起搜集這一類的游戲材料,如不同大小的礦泉水瓶、舊報紙等等,這樣幼兒在進行游戲的時候也能夠更加有親切感,也便于幼兒將類似的游戲帶回家中,與家長共同進行游戲,提升親子關系。總的來說,投放的材料應當是開放性的,能夠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當中發揮創造與想象,塑造成不同的性狀。并且材料需要能夠反復利用,提升幼兒的動手能力。
另外,教師還可帶動幼兒親手制作游戲所用道具,提高幼兒動手能力,讓幼兒更有參與感。例如,在“小集市”游戲區,鼓勵幼兒用廢舊塑料瓶、布頭、樹葉等制作小花籃、蔬菜、水果等游戲道具,供游戲時使用。這樣一來,不僅會使游戲場地創設方案更貼合幼兒的需求,更能從小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自主思考與決策能力。
此外,在投入設備與材料時,教育工作者要尤其注意設備、材料的安全檢查,避免威脅幼兒的游戲安全,這是戶外游戲進行的基礎亦是前提。例如,旋轉木馬、小火車、滑滑梯等大型游戲設備在被導入到游戲場之前一定要經專人檢查,避免破損、不安全設備進入。同時,針對瓶子、罐子等小型游戲道具,教師一定要定期做消毒工作,避免影響幼兒身體健康。
三、調整游戲場管理計劃
游戲場管理也是創設游戲環境的一大重點,具體可從以下兩方面來入手:
其一,串聯游戲區,讓游戲更豐富、更有趣。教師在搭建游戲場所時,不能片面地將整塊場地劃分成各個小的游戲區域,限制幼兒游戲的范圍和內容,而應通過區域策劃與管理來將各個游戲區串聯起來。在游戲區進行游戲時,參與游戲的幼兒一般來說會比較多,很多幼兒園還會進行混齡的游戲活動,這更加需要教師對游戲進行細致的管理,讓游戲有秩序地進行。例如將小集市游戲區、家庭游戲區并排設置,并設置連通兩個游戲區的通道,則“一家三口”在家中做飯、掃地,出門就能到對面“小集市”中去購買日用品、生活品,這樣一來,“家庭游戲”不再局限于小小的空間中,“集市”里的顧客也更有游戲參與感。同時,這樣的場景也能夠將數量眾多的幼兒有序地分配到各個對應的場景之中,幼兒各司其職,游戲進行得更加有秩序,同時所有的幼兒也都能夠在對應的場景中得到游戲的快樂,幼兒教師也能夠針對這樣的游戲進行有序的管理,同時有針對性地提出引導,啟發幼兒的思考,寓教于樂。
其二,讓幼兒參與到材料整理工作中。在之前的戶外游戲中,教師承擔了大部分材料整理責任,這雖能達到快速整理的目的,卻容易讓學生養成顧前不顧后、懶惰和不負責任的性格。故,教師可讓幼兒參與到材料整理工作中,即要求幼兒在游戲結束后自主分組,劃分各自的整理責任,在與其他小朋友的協商和合作中完成整理工作。同時,在整理游戲設備與材料時,學會如何分類、歸類,將各個游戲區域的材料按規定擺放回各個儲存區域。這樣不僅能鍛煉幼兒的合作能力、整理能力,還能使其在這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通過觀察幼兒進行材料整理,也能夠啟發教師對于幼兒個性的了解,從而調整在游戲過程當中的管理。從游戲區域的設置,游戲材料的投放等各個區域都將游戲材料的整理和游戲區域的情節作為游戲的一項重要內容包含其中,這樣幼兒在游戲之后能夠自然而然地開始游戲材料的整理工作,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了提升幼兒整理玩具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在游戲之中設立規則,將游戲材料的整理以及游戲區域的清潔作為一項重要的評分內容,在各個小組,各個班級之間進行評比,激勵幼兒進行游戲材料的整理。同時,在發放材料或者游戲道具的時候,可以選擇按照順序,或者一次只發一種,玩過一種道具之后馬上開始收拾,之后再玩下一種玩具。這樣反復的流程也能夠強化幼兒對秩序的感受,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
結束語
幼兒園戶外游戲環境創設,關鍵在于如何擴寬游戲場,如何讓游戲環境更舒適,如何滿足每一位幼兒的游戲愿望。為做到這一點,幼兒園教育工作者需制定明確的游戲環境創設目的,從規劃操場、投放游戲設施、游戲區管理等方面入手,創設廣闊的游戲空間,既確保了戶外游戲資源能被有效利用,又能讓幼兒獲得更好的游戲體驗。
參考文獻:
[1]王姚臻. 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研究[D].吉林師范大學,2017.
[2]高宏.談幼兒園游戲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理論觀察,2016(08):100-101.
[3]梁娟. 幼兒園戶外體育游戲指導的觀察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