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建輝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學創新的過程中,互動教學一直是較為良好的教學實踐方法,不僅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還有助于提升教學的科學有效性。但是現階段的初中物理互動教學開展,由于缺乏實踐方向,整體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有待于新時期加以多方面的優化和完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提高物理教學過程中的良性互動,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使學生改變對以往物理教學的看法,更好地適應當下物理授課課堂互動新模式,在學生物理成績提高的同時,老師也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本文主要研究了互動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實踐,并提出了相應的實踐方式。
【關鍵詞】初中物理? 互動教學?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0-0121-02
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互動教學,是一種以師生之間的交流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它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科學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以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加以多方面的優化,提高教學的科學性與有效性。現階段的初中物理教學,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形成了許多全新的教學方式,但是對于互動教學的開展依舊存在著較多的不足之處,尤其是師生之間的交流缺乏深度,許多時候僅僅是簡單的課堂問答,很難真實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相應的教學質量更加難以得到提升。為了改善這樣的教學現狀,初中物理教師在新時期的教學實踐當中,應當積極探索全新的互動教學模式,采取一些科學有趣的互動交流方法,使得學生愿意與教師進行交流,更加愿意將自身的學習阻礙表達出來。教師在運用互動教學展開物理教學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并在這一基礎上積極優化互動教學,使得初中物理教學能夠變得合理完善。創設良好的物理課堂情境,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師生之間進行互相的配合,是物理課堂能夠更好實現互動的前提,也是提高物理課堂效率的重要保證。
一、實現物理課堂互動教學的意義。
物理學科是初中階段學生接觸到的難度相對較高的一門學科。而根據教學改革研究表明,在物理課堂上采用互動教學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克服對物理學習的恐懼,并且激起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物理的樂趣。所謂物理互動課堂,就是在物理學習上,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幫助學生輕松獲取到相關的物理知識。在互動教學模式下,物理教師通過采取趣味性教學的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與老師的互動中,體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從而達到提高物理課堂效率的目的。
二、互動教學在物理課堂中的實施措施。
1.加強課堂上的問答互動,集中學生注意力
雖然初中階段的物理內容本身較為有趣,但是在枯燥的灌輸式教學課堂模式下,由于學生發揮不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僅僅能夠在教師的帶領下被動地展開學習,因而實際的學習積極性非常低,甚至出現了消極懈怠的學習狀態。對于這一問題的解決,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所在,并積極加強課堂上的問答互動,以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實際的教學效果。物理互動教學模式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物理教學中的問題,讓學生和教師在互相配合之間不自覺地就提高了物理課堂的活躍度,使物理課堂一直呈現出輕松融洽的學習氛圍,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不斷積累物理互動課堂的經驗。在一些物理知識的講解過程中,一些學生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教師可以在這個時候進行提問,以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展開問答互動的時候,應當適當調整問題的難度,如果提問的難度過高,必然會給學生形成一定的壓力,導致沒有學生愿意主動回答。但如果提問的難度較低,又不容易引起學生的關注。因而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做出挑戰,確保問題的適用性,提高實際的教學效果。教師在與學生進行問答互動的時候,還應該給予學生一些鼓勵,讓學生大膽地回答,即便一些學生的答案是錯誤的,也需要給予積極鼓勵,使得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認知,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活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光現象》這一章時,可以先引入光折射、光反射、色散等相關概念,然后向學生提問生活中與光有關的現象,激發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現象聯系起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可以在教具的支持下,利用水和筷子向學生展示光的折射,并向學生講解“筷子折斷”現象的原理、利用手電筒和鏡子展示光的反射、利用三棱鏡展示光的色散等現象,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知識,了解生活中的原理,同時也提高學生對“光”知識的理解。
2.加強課堂下的交流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問題
互動教學如果僅僅停留在課堂中,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很難對學生的物理學習過程中的阻礙加以有效解決。為了改善這樣的狀況,在新時期的教學實踐當中,教師應當加強與學生課堂下的交流互動,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然后分別采用最為合適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引導,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提高教學的全面性和針對性。教師與學生所展開的交流互動,應當將主要目的放在學生學習問題的解決上。由于初中階段的物理內容對于學生而言,也存在一定的難度,而不同學生所面臨的學習困難是不一樣的。因而教師在開展課堂下的互動教學時,應當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征,深層次了解學生的學習問題,并優化基礎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能夠對自身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形成明確的認知,緊緊跟隨教師的指導做出改正。如一些學生對于抽象的物理知識很難形成正確的理解,教師可以適當地選擇一些生活中對應的物理事物進行講解,加強學生的物理印象,改善學生的物理認知。
例如,在《串聯和并聯》這一課中,由于知識比較抽象,對于初中生而言難度較大。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挑選合適難度的題目讓學生進行課下的討論與解答。同時,由于“并聯”的內容拓展的知識較多,僅僅利用課上的時間解答學生的疑問遠遠不夠,因此,教師應該主動在課下為學生答疑解惑,把握學生的知識了解程度,有針對性地解答學生的問題。
3.注重小組內的互動溝通,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初中物理教學是圍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所展開的教學,所有的物理知識都能夠在生活中找到相應的對應點。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往往容易產生一些疑惑或者不同的見解,而這些見解將對學生的學習形成最為直接的推動作用,但是傳統的灌輸式物理課堂并沒有認識到學生內心思想的重要性,僅僅要求學生在教師的講解過程中學習知識。為了幫助學生將他們的物理見解合理地表達出來,教師可以在新時期的初中物理教學當中,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互動溝通,進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通過小組互動教學模式的開展,學生能夠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表達出來,并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獲得解決。不同的小組成員也可以針對不同的物理問題各抒己見,不斷完善彼此的物理認知,推動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透鏡及其運用》這一章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組隊,調動學生將生活中了解到的知識寫出來,同時讓小組討論5分鐘,然后將這些透鏡進行分類。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小組之間進行比賽,讓學生例舉出各種各樣的透鏡,營造良好的課堂討論氛圍。然后讓小組成員將猜想和答案寫在筆記本上,同時將其與課本知識相聯系。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兩人一組,動手操作,探究透鏡的奧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主動觀察學生,針對學生的問題及時答疑解惑。
4.建立相應的獎勵機制,創設情境教學
在初中教學過程中,物理是一門非常實用但是也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科,學好物理知識是十分重要的。教師通過建立相應的獎勵機制,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在成立的物理學習小組中,教師通過提出相關的物理知識,讓學生自主解答疑難問題,并通過小組內部成員的合作,一起把問題解決。在這個過程中,物理老師可以密切關注學生的動向,對一些表現優異的同學進行表揚,通過這種獎勵機制,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可以增強學生在物理課堂中的活躍性,為互動課堂的成功實施打下堅實基礎。此外,物理教師還應該注意,在創設的情景環節中,自覺增強對學生物理興趣的引領,創設出舒服和諧的師生互動情景,建立起一種“師益友,友益師”的關系。教師主動與學生建立起師生間的友誼,讓學生可以大膽地向老師提出問題,老師學會傾聽學生的語言,自覺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這樣一來,不僅學生的物理成績可以得到有效地提升,還可以更好地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促進了物理課堂效率的提升。
5.轉變教學觀念,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眾所周知,學生是課堂上的主力軍。學生對教學方式的反饋,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授課質量。在傳統的物理授課方式中,教師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向學生傳輸自己的知識,學生則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這就使得一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教師講再多的知識點,于學生看來,都是在做“無用功”,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使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始終不明顯。在如今的物理授課中,教師要改變原先的固定式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上,教師為學生營造出一種輕松舒適的授課環境,堅持師生平等的原則,為學生更好地吸取物理知識創造更好的條件。而在物理課堂中,通過師生互動,可以很好地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讓老師充分了解到學生的疑惑問題,學生也可以更好地總結歸納老師的授課思路,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相互配合,使物理課堂的活躍度得到了增強,也更好地有利于物理教師的授課。
6.鼓勵學生之間進行知識競爭,促進課堂互動有序進行
在中學階段,學生比較喜歡參與一些競爭性較強的活動,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就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性,加強學生對互動課堂的認知理解,通過組織學生進行物理課堂答辯,讓學生踴躍發言,各物理小組人員互相配合,互相交流,在最終的物理知識答辯過程中互幫互助,既可以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物理的能力,又有效地促進了物理互動課堂的實施。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教師在新時期開展初中物理教學,更加應當加強對學生主體性的關注度,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科學應用互動教學模式,在課上加強問答互動,集中學生注意力學習;在課下加強師生的交流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問題,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還應該注重小組內的互動溝通,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初中階段是學生接觸物理的關鍵節點,教師只有在課堂上不斷增強學生對學習物理的積極主動性,探索出適合物理課堂互動的教學新模式,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友誼,才能促進物理教學互動課堂朝著更好更優秀的方向邁進。除此以外,教師還應該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持續提高學生學習的科學有效性,改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鄒中華.論初中物理教學中互動教學模式的運用[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9(06)
[2]徐志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互動教學模式分析[J].?? 中國校外教育. 2018(27)
[3]李玉翠.初中物理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現代交際.2020(07)
[4]許青青.淺議物理課堂互動討論教學模式的構建[J]. 才智.2014(03)
[5]黃其添.初中物理課堂引入策略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觀察.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