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亞丹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班主任管理;鯰魚效應;班風
對于中職學校來說,學生活動豐富多彩,要求學生參加的非常多,但筆者發現響應者寥寥無幾,學生參與度低。
班主任是班級活動的管理者和組織者,學生是班級活動的主體。因此,班主任在活動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發揮各種“鯰魚”的號召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干部是班級的核心,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要充分發揮班委組織的領導號召作用。
激勵的含義包括激發和鼓勵,是中職班級管理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是調動主動性、積極性的一種效果非常顯著的方法。鼓勵更多的同學轉化為“鯰魚”,參與班級和學校的活動,增強集體觀念,有助于班級管理目標的實現。
對后進生的管理是當前班級管理中比較棘手而又極為重要的內容之一。在后進生的轉化過程中,筆者嘗試把“鯰魚效應”引進來,就把這些后進生當作“鯰魚”。首先,召開班委會,對每位后進生進行評價總結;其次,找每位任課老師了解后進生的情況,綜合分析后進生的優勢所在,把他們認作為“鯰魚”;最后,直接和“鯰魚”對話,發揮自己的特長,帶動班級同學把班級的各項工作做好。
“鯰魚效應”搞活班級活動,更營造了好的班風、班紀,讓管理班級工作成為一種享受。筆者作為一個班主任,看到了學生身上無窮的潛力,相信他們有一天走向工作崗位時仍會頗為受用,感激班級對他們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李國林,金坤榮.例談“鯰魚效應”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31):96-97.(作者單位:湖南工貿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