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華夏理工學院體育學院 湖北 武漢 410070)
良好的體能是取得優異成績的基礎,16-17歲的運動員處于體能發展的黃金時期。我國特別注重運動員體能的發展,并將此作為提高成績的關鍵因素。標槍運動是一項體能主導類快速力量項目,現在國內外技術差異微小,僅靠技術方面的優勢取得優秀成績是幾乎不能實現了。在技術方面無法拉開差距的情況下,體能就顯得尤為重要。運動員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績,不僅要有精湛的技術,更要具備良好的體能。鑒于這種實際情況,本文通過對16-17歲年齡段女子標槍運動員的體能進行分析研究,這一年齡段的運動員是體能發展的黃金期,在體能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通過充分了解標槍運動員的體能特征,能夠為教練員科學選材提供依據。同時,想通過這方面的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吸引更多的專家和學者能夠開展運動員體能方面的研究,為標槍運動的輝煌路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研究對象是16-17歲女子標槍運動員的體能結構特征。主要實驗的對象是參加2018年全國少年田徑錦標賽和大部分省市的16-17歲年齡段的57名標槍運動員。他們大部分來自體校和普通中學。他們的年齡、身高、體重及成績等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
(1)文獻資料法。
根據論文需要在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期刊網、校圖書館查閱相關著作和理論文章。對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基本掌握了女子標槍項目運動員體能結構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為本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踐支持。
(2)測試法。
在通過專家篩選后,提取26項主要指標。對研究對象的這26項指標進行測試。測試過程嚴格按照測試細則標準進行。
(3)數理統計法。
根據教練員反饋的和自己整理的數據做進一步的篩選,設因變量:標槍成績;自變量:典型指標,運用主成分分析法、灰色關聯法和回歸分析法建立成績預測模型。對專家篩選剔除后的指標再做進一步的篩選,力求指標能夠精簡化。
(4)訪談法。
走訪國家女子標槍集訓隊、部分省市隊教練員和運動員、體能方面的專家,就該項目的特點和標槍運動員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運動素質的基本特征進行訪談,重點對體能測試指標的甄選、測試細則與評定等問題征詢專家的意見,為本研究的實用性、科學性和可行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5)問卷調查法。
本文將相關的文獻資料和實踐經驗相結合,同時向體育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學習請教,詳細了解影響標槍運動員體能的各種因素。綜合這些觀點,制定了16-17歲女子標槍運動員體能指標調查問卷。
原則是代表性及問題性的一個定點詞,行事所依據的準則,可以反映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評估女子標槍運動員的體能,第一步是建立有效應對女子標槍運動員體能評價指標體系,該評價指標體系必須遵循一定原則。
(1)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是指,體能指標的設計應符合女子標槍運動員體能發展規律為依據,在選擇指標,制定指標評價標準時要切合實際,并且要有合理的依據,還要求在制定指標評價標準的過程中具有客觀性。
(2)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是指,指標體系必須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上,遵循的體能指標概念必須明確,必須具有一定的科學內涵來度量和反映體能系統結構與功能的現狀。體能指標的科學性首先表現為指標選取的整體性、相關性、準確性和層次性,適用于解決多變量、大系統的各種問題。
(3)完備性原則。
體能系統具有深刻而豐富的內涵,要求反應體能系統的指標體系應具有足夠的覆蓋范圍。完備性原則意味著制定的評價指標體系應充分反映女子標槍運動員體能訓練目標要求,全面反映女子標槍運動員身體形態、生理機能和運動素質各方面情況,對于主要內容不應有遺漏。
(4)可操作性原則。
指標選擇上,要特別注意在總體范圍內的一致性,是聯系統計理論與實踐操作的結合點,體能指標體系的構建也是如此。它應基于理論分析,并且必須考慮統計的可操作性,還要考慮到現實數據資料來源的可行性,應設置的指標要充分利用現有數據。
(1)評價目標。
女子標槍運動員體能結構評價體系的評價目標是建立女子標槍運動員體能的評價系統,通過系統的方法和內容能夠精確地、詳細的、系統的、及時得對當前女子標槍運動員的體能進行評價,進而可以掌握女子標槍運動員體能的真實水平和狀況,有利于我們對評價的體能狀況進行有效的訓練和訓練理念的調整。
(2)評價指標。
指標是絕對數字、相對數字和平均值,它們結合起來反映社會現象的一個方面。評估領域借用該術語,聚集于目標,將目標分解為多個層次,將目標分解為具體的可操作因子,并對這些因素進行評估,以反映目標的整體特征。
(3)指標權重。
在評價體系之中,不同的評價指標,在判斷評價對象達到預定目標的程度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16-17歲的運動員處在體能發展的關鍵期,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必須充分了解運動員的體能,根據青少年體能的特點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確保運動員的體能和技術能夠完美的融合,還要時常對運動員進行監控,及時了解運動員訓練狀況,能夠準確的發現運動中出現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可行性的運動方案。因此,建立科學的體能指標體系是合理訓練和科學選材的必要前提。
建立指標體系的過程分為:(1)注重原始資料的積累,通過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走訪專家,將數據進行理論分析歸納,再結合標槍運動本身的特點,收集各種原始數據,獲得原始指標;(2)對原始指標進行分類,根據相關專家的理論,對分數較低的指標實行淘汰制;(3)統計分析專家篩選的指標。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將專家篩選的指標分為三類: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從這三個方面分析對比,淘汰次要的指標,最終形成體能指標體系。
閱讀相關資料進行原始指標的收集,根據專項動作進行歸類,然后再經過專家的篩選和賦分,將剩下的主要指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剔除次要指標。52項目原始指標在統計剔除后剩余22項重要指標,最終經過灰色關聯法確定典型指標有8項。其中,身體形態指標主要典型指標是身高、克托萊指數、指距與身高差;身體機能典型指標是血睪酮;身體素質的典型指標是全程助跑投300g小球、三步助跑五級跨跳、全程助跑(速度)、后手翻。標槍運動員的體能各典型指標對于標槍運動成績的貢獻率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本文還需要對各指標的貢獻率做深入分析。

表2 女子標槍運動員體能結構和典型指標權重
通過表2可以清晰的看出女子標槍運動員體能結構和典型指標權重,我們對八個指標進行對比,找出各指標的差異性和重要性。
影響標槍運動員成績的因素有自身的條件,還有其他不穩定的外因存在。為了及時反映訓練效果,建立專項成績的預測模型很有必要,教練員可以根據預測成績與實際成績的對比來及時調整、優化訓練計劃。也可以根據預測模型,排除不穩定因素,初步判斷運動員可能達到的最好成績,對于選材和訓練而言都有很大的幫助。同時,要求測試盡量簡易,而且能反映出整體特征,這就要求所測試的因子盡可能少而且指標因子敏感度高。之前通過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已經選出8個指標,通過運用多元回歸分析對這個指標進一步篩選并建立成績預測模型,以標槍成績為因變量,以8個指標為自變量,分析結果如表3所表示:

表3 16-17歲女子標槍運動員成績預測模型
為了考證Y=0.695X3+1.025X4-0.135X7方程的科學性有效性,我選取了6位浙江省臺州市國家投擲訓練基地的16-17歲女子標槍運動員成績,預測準確率達到了98.5%。從成績的對比得出,Y=0.695X3+1.025X4-0.135X7方程模型對提高女子標槍運動員的標槍成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通過建立預測成績與實際成績對比,可以精準的預測運動員的標槍成績,清楚方程模型對提高女子標槍運動員的標槍成績的重要性,我們要充分利用方程模型對提高女子標槍運動員的標槍成績的指導作用。
(1)女子標槍運動員的體能由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三個大方面構成。身高、克托萊指數、指距與身高差、血睪酮、全程助跑投300g小球、三步助跑五級跨跳、全程助跑(速度)、后手翻八個指標是女子標槍運動員體能結構成績的重要因素和指標;
(2)體能結構的三個類別權重大小是:身體素質>身體形態>身體機能。根據八個指標的對比,找出各指標的差異性和重要性,按指標的關聯度的貢獻率大小依次排序:全程助跑投300g小球、三步助跑五級跨跳、全程助跑(速度)、后手翻、身高、指距與身高差、克托萊指數、血睪酮;
(3)女子標槍運動員成績預測模型是:Y=全程助跑投300g小球X0.695+三步助跑五級跨跳X1.275-0.335X全程助跑;
(4)本文根據八項指標的權重比例制定了體能結構的綜合評價標準,三大類別指標采用百分比法制定單項指標得分表。供在對比分析運動員體能指標分值的基礎上,提高運動員選材的科學性,增強訓練計劃的針對性。同時運動員也能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發展空間和存在的劣勢,不斷加強體能訓練強度,從而提高標槍運動成績;
(5)本文根據指標得出16-17歲優秀女子標槍運動員八個指標的具體數據為:身高175-178cm,克托萊指數400-410,指距與身高差 4-5cm,血睪酮65-68,全程助跑投300g小球 53-55m,三步助跑五級跨跳12.5-13m,全程助跑(速度)4″5-4″8,后手翻8分(十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