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 焦作 454000)
冰雪運動是體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其他體育運動來說,雖然其參與者相對較少,但其歷史還是比較悠久的。冰雪運動有時效性和地域性的特點,是在獨特地理環境下發展起來的運動形式。冰雪運動需要在寒冷的環境中進行,對人體有較強的耐低溫性要求。冰雪運動有多種形式,不管是個人競技比賽,還是團體項目的比賽,都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供了很大幫助。由于冬季寒冷天氣的影響,許多體育運動項目難以進行,這就在無形中降低了學生的健康質量,增加學生中亞健康的人數。冰雪運動豐富了冬季運動的內容和形式,在惡劣的環境中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意志,提高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為學習和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積極支持2022年北京冬奧會,國家相繼出臺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實施綱要》、《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中小學生奧林匹克教育計劃》等文件,為推動校園冰雪運動的進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2018年教育部發出文件,決定建設一批青少年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希望通過特色學校和示范學校的建立,樹立一批校園冰雪運動教育工作者的典型,在全國范圍內普及校園冰雪運動。全國各地積極行動,北京、河北、黑龍江、遼寧、上海等地都提出了建設冰雪特色學校的目標,因地制宜地開展冰雪場地建設,青少年有更多的機會體驗冰雪運動,推動了校園冰雪運動發展。北京作為冬奧會的主辦地,首批建立的52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中有許多學校建設了冰場,積極推動了冰雪運動的“旱地化”;北京東城區新建的共享冰場面積大約500m2,可供6所學校的學生同時進行冰上運動。
首先,大部分的冰雪運動項目需要在室外場地進行,并且需要在有冰雪的場地中進行,這種條件一般只有在冬季才能具備,對時節的要求較高;其次,冰雪運動對運動裝備和器械的要求較高,要求要有專業化的設備;再次,冰雪運動項目繁多,種類豐富。很多項目對技術的要求較高,并且有一定的難度和危險性,這就導致了很多冰雪運動的項目不適宜在校園中開展。想要順利推進冰雪運動進入校園,首先要解決冰雪運動自身特點帶來的限制。
在國外,有很多國家讓孩子從小接觸冰雪運動,在玩樂中奠定冰雪運動的基礎。而我國很多學生對冰雪運動的認識不足,對于冰雪項目的了解僅限于電視媒體的播報,對冰雪運動的價值認識僅限于它的娛樂觀賞性,大多數人沒有主動參與冰雪運動,沒有從實踐上感知冰雪運動帶來的樂趣。
冰雪運動是運動者借助運動器械在冰雪環境中進行的冬季運動項目。寒冷惡劣的外部環境容易使學生產生倦怠心理。同時,由于冰雪運動具有高危險性,容易發生擦傷、摔傷、劃傷甚至是骨折等運動傷害,這些意外事故的突發性和運動傷害的損傷性會使學生對冰雪運動產生抗拒和排斥,產生畏懼心理。除此之外,教學結構單一、內容枯燥乏味、場地局限性大等弊端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對冰雪運動的興趣。大多數冰雪項目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身體協調能力、平衡能力,速度、力量和操作冰雪運動器材的能力。但從當前的學生身體素質水平來看,大多數學生缺少冰雪運動的基礎,加之課業負擔重,平時缺乏身體鍛煉,身體素質不能滿足冰雪運動的要求。
北京教委體衛藝處處長王軍表示,北京市有9000多名體育教師,但只有5%的教師接觸過冰雪運動,冰雪運動師資極度缺乏。北京市作為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城市尚且如此,其他省市冰雪運動教師的數量更是堪憂。再加上冰雪運動對技能、專業和年齡有較高的要求,體育教師的專業性受到了很大挑戰;另一方面,一些體育教師在思想上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把成績作為考核學生的主要標準,工作上更傾向于一些中高考得分的體育項目,不愿意承擔冰雪課程的教學,成為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的一大難題。
開展冰雪課程對場地和環境等條件要求較高,而我國雖幅員遼闊,但南北地理環境差異較大,冰雪資源在各地區的分配不均,能滿足冰雪課程開展條件的地區僅限于東北三省,缺冰少雪限制了冰雪課程的開展;另一方面,受季節影響能夠開展冰雪課程的時間只有冬季,學生能夠學習和訓練的時間很短,漫長的等待也會消磨掉學生進行冰雪運動的興趣和熱情。除此之外,學校能夠提供的冰雪場地有限,不僅限制了學生的活動范圍,也增加了危險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場地器材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學校場地有限,靠自身籌措資金也比較困難,這些都嚴重制約了我國冰雪運動進校園的發展。
冰雪運動存在很強的技巧性,較其他運動來說更加危險。冰雪運動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技術練習和身體素質練習,需要學生各方面的配合和較強的體力做支撐,相對來說有一定的危險。此外,學生進行冰雪運動的環境較為復雜,在一定場合內同時運動的人員較多,且像滑雪、滑冰這種運動速度較快,學生技術練習不到位的話應對突發狀況很難作出正確的反應。冰雪運動發生運動損傷的幾率比其他運動項目要高。
冰雪運動進入校園需要完善的課程體系做支撐。而我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系統的適合在校學生練習的冰雪運動的課程。很多學校甚至沒有開展過冰雪運動類課程,北方地區的一些學校會利用天然的自然環境的優勢在冬季進行冰雪運動課程的學習,但大都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即興學習,無法切實提高學生冰雪運動的技能,對學生的吸引力也比較一般。
南北方不同地區擁有不同的冰雪資源和教學條件,不同學校也有不同的硬件軟件設施和師資條件,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特點設計不同的方案。比如,大部分北方地區的學校冬季擁有自然的冰雪資源,各個學校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自然資源靈活開展教學活動,而大部分南方地區學校沒有自然的冰雪條件,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適當地進行旱地冰雪運動。從組織形式上來說,教學條件較好的學??梢园驯┻\動的學習劃入學校體育課程,安排專業的教師特定的時間系統的進行冰雪運動的學習;對于冰雪教學條件不充足的學校來說,可以開設興趣班和社團,讓部分學生可以接觸到冰雪運動的學習,體會到冰雪運動的樂趣。從內容安排和設計上來說,可以安排難度較小、技術更容易掌握的項目進入校園,部分難度較高的項目可以安排專業的教師設計,適當降低難度,使之適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想要提高學生對冰雪運動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首先就要從思想上提高學生對冰雪運動價值的認識,使其對冰雪運動有一個深刻系統的了解。例如,可以宣傳冬奧會文化底蘊,組織學生觀看冬奧會比賽視頻,學習冰雪運動的發展歷史和突出人物事跡,弘揚冬奧會堅強不屈的精神等方式提高學生對冰雪運動的認識,增加學生對冰雪運動學習的熱情;其次,冰雪運動作為一種休閑娛樂活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抵抗嚴寒和疾病的能力,還有利于培養其競爭意識、團結協作精神、審美能力、堅強的意志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使學生意識到學習一門實用型的冰雪運動技能,對于其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促進自身全面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政府要制定冰雪運動層面的教學大綱、編寫專門的冰雪運動教材資料,在政策層面引導教師科學地組織實施教學。目前我國存在能夠勝任冰雪運動教學的體育教師數量少的問題,擴大專任教師隊伍建設勢在必行。允許一部分高校開設冰雪運動相關專業,培養專業的從事冰雪運動教學工作的教師;國家運用政策優勢吸引在冰雪運動中做出過突出貢獻的人才參與到校園冰雪運動的教學中來;利用國家財政撥款定期進行對現有體育教師進行冰雪運動技能培訓。轉變體育教師的思想,不把成績作為考核學生的唯一標準,積極承擔冰雪課程的教學,致力于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2016年,國家體育總局頒布了《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2年)》,計劃于2022年在全國范圍內建設不少于650座滑冰館,雪道面積達到10000m2、雪道長度達到3500km。在全國范圍內大量建設冰雪場地將會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冰雪資源配備匱乏的問題,加快推進冰雪運動進入校園。在建設過程中要根據各地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地制宜的修建適宜當地的冰雪場地。比如,南方地區天氣較為炎熱,自然冰雪資源較少,可以把修建重心放在室內場館上;北方地區擁有較為豐富的冰雪資源,先天優勢明顯,各地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項目和教學內容安排靈活安排布局,開設多樣化的冰雪運動場地。此外,各學校在修建冰雪場地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實際教學需要,根據要開展的冰雪運動課程建設合適的場地,同時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修建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能夠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的場地設施。
教育體育局可以按照科學、靈活的原則因地制宜地推進冰雪運動課程,建設嚴謹的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的指導大綱。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特點靈活選擇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各個學校根據自己具體情況建立適合自己的冰雪運動課程體系。
當前冰雪運動進校園面臨著冰雪運動自身的局限性、學生對冰雪運動的認識和主體性不足、師資力量薄弱、資源配備匱乏、冰雪運動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課程的設置不夠完善等亟待解決的問題和不足。本文建議通過學校根據自身情況靈活組織冰雪運動形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擴大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素質;建設冰雪場館,合理配置資源;各部門合力保障學生運動安全;完善校園冰雪課程體系等發展路徑,促進我國冰雪體育教學的發展,推動冰雪運動進校園,進而實現由“百萬青少年上冰雪”到“三億人上冰雪”的目標。只有使冰雪運動在學校體育中有效開展,才能更好地推進冰雪運動在全國范圍內的開展,助推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實現我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