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莉
(齊魯工業大學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山東濟南 250000)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教育要以立德樹人為本”,黨中央、國務院以及教育部相繼出臺關于加強思想政治課程建設的相關文件及指導意見。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边@更是對各高校如何發揮專業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為了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加強德育內容與學科專業課融合滲透,引導教師進行課程德育教育,齊魯工業大學黨委于2015年7月制定了《齊魯工業大學關于落實立德樹人要求開展“德融課堂”工作的意見》《齊魯工業大學“德融課堂”實施方案》等指導性文件,文件明確了“德融課堂”的目標和要求。我們從該意見中可以看出,“德融課堂”的建設思想與教育部所提出的“課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求不謀而合,均是要進行以立德樹人為本的高等學校課程教育改革。齊魯工業大學“電路原理”課程組自2016年開始進行“德融課堂”的探索和實施,歷經“德融好教案”“德融好課堂”和“德融好教師”的層層評選,在“德融課堂”即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實施過程中有所收獲和感悟。
“電路原理”是電氣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等電類專業的第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為后續專業課程提供必要的理論和實踐支撐,起著重要的基石作用。該課程一般開設在第二學期或者第三學期,該時間段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科學的世界觀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尤為關鍵。同時,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培養工科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工程觀點、工程職業素養、綜合素質等。
專業課程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增開一門課,也不是增加一個活動,其實質上是一種課程觀,是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和改革的各個環節,實現潤物無聲的立德樹人教育[1]?!半娐吩怼闭n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沿三條主線進行設計:一是理論教學實現知識目標。教師在理論教學中融入與知識點相關的德育觀點;二是實踐教學實現能力目標。教師將其結合實驗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三是教學過程實現素質目標。教師在教學中的工作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筆者依據課程思想政治教育三條設計主線,深度挖掘電路原理課程本身所蘊含的思想政治元素,與課程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進行有機融合。電路原理課程的思想政治內容切入點如表1所示。

表1 課程內容與思想政治的切入點
我們從表1中可以看出,三條主線均有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有機融入,但表中只列出電路原理所蘊含的部分德融知識點,還有些隨機出現在教學過程中的思想政治內容并未列出。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深度挖掘其他的德育元素。
“電路原理”課程內容多,學時有限,課堂教學中難以進行有效的課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教師不能把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講成思想政治課程。因此,教師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2]筆者在多年的教學探索和實踐中總結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是一種效果好的教學方法,更是實現專業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對線上、線下教學進行重新設計,并進行線下課程交流的探索,同時線上、線下課程均融入相關的德育元素,進行課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線下見面課的設計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線下見面課教學設計圖
混合式教學本身就是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表現形式,線上的自主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自我約束能力;線下的匯報、討論等形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協同合作能力。
本文根據線下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內容,采用問題討論、隨機滲透、專題測試、實驗驗證等形式。每種形式在具體應用時都各有不同。
第一,問題討論一般應用于課堂教學的開始或者結束之前,時間約10分鐘。比如,在講基爾霍夫定律之前,教師可以拋出問題:電路理論是從何時起源?有什么樣的發展歷程?發展歷程中理論突破是什么?給學生思考查閱的時間,然后再讓學生進行發言和討論。教師最后總結出基爾霍夫對電路理論發展的貢獻,并引出基爾霍夫定律。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了解電路理論的發展,并且通過名人力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世界觀。教師講完交流電路中提高功率因數之后,可以讓學生先總結問題,并進行回答、討論。討論的結果由教師總結,引出提高功率因數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點:節能、環保,并且通過“如何提高功率因數”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創新性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第二,隨機滲透可以在課堂進行中隨時展開,這個過程需要1到5分鐘不等。比如,教師在講到互感電路中兩個電感相互作用時,有相互增強也有相互削弱的作用,以此讓學生意識到同學之間相互幫助是“贈人玫瑰,手有余香”。[3]比如,教師講到諧振電路時,在電力系統中要避免串聯諧振,而在電子技術的諸多接收電路中又要應用串聯諧振,通過這個知識點教會學生辯證地看問題,對待不同的人生境遇,學會緩解壓力,保持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當然,隨機滲透這種方式也可以是教師對教學的嚴謹認真態度、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對生活的積極、樂觀精神通過課堂交流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
第三,專題測試一般是用在模塊化內容結束之后的測試階段中,一般需要45分鐘。比如,在直流電流分析、一階動態電路分析和單相正弦穩態電路分析之后都可以進行階段性測試,這種測試是隨堂的,開卷但不允許討論。測試結束后,同學之間互換試卷,由教師講解答案,同學互相批閱,如實記錄并打分,再互相講解。整個測試過程主要是考查學生即學即用的分析能力、作答并閱卷的誠信素質,最后的互相講解又考查了學生聽課的態度以及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這也是對教師組織能力的考查和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
第四,實驗驗證式主要通過實驗課來進行。電路原理實驗多為驗證性實驗,需要兩人一組,學生獨立操作完成。實驗操作過程,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和創新意識。[4]比如,在日光燈電路實驗時,點亮日光燈需要啟輝器的啟動,教師故意把啟輝器撤掉,通過日光燈啟動原理,引導學生找出其他替代方式。實驗結束后的數據分析更為重要,理論分析和實驗測得的數據總是有一定的誤差。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誤差的原因,并以此告訴學生,實驗和理論猶如現實和理想,總有差距。如何讓現實與理想更接近?我們只有付出足夠的努力才能獲得相應的收獲。
本文詳細闡述了“電路原理”課程,如何結合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進行專業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并對部分思想政治教育點進行了舉例說明。在文章最后要進行三點說明:第一,專業課程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思想政治課程,教師要以完成專業課的專業知識教授為主要目標,同時進行立德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教師有效的教學方法改革是必要的,不能盲目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電路原理”所蘊含的課程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只是文中所提及的這些案例。隨著電力行業的發展,更多先進的科技案例可以引入到教學過程中。因此,教師的課程思想政治教育是需要持續改進的。第三,無論是課程思想政治教育還是專業教學改革,其面向的主體都是學生,最終要以學生的收獲及提高作為檢驗標準。專業課教師在專業課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過程中,要及時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思維視野、人格魅力。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既講科學知識,又講人生哲理、人文歷史,讓學生無論是在專業知識還是個人綜合素質上都獲得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