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要:當前醫院正在全面推進新醫改,在此背景下,醫院的藥物、醫療器械、人員、部門都實現了優化管理,顯著提升了醫院的服務質量。成本管理是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這項工作的開展關系到醫院的運營和發展,以往醫院成本核算和預算未能全面結合醫院發展實際,導致成本管理工作實效性不足,借助全面預算的管理方法可以避免醫院經營風險。本文從醫院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的意義入手,討論當前醫院財務管理利用全面預算的現狀和問題,并分析如何加強醫院成本核算、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希望對醫院管理工作具有借鑒作用。
關鍵詞:醫院;成本核算;全面預算;財務管理
引言
全面預算管理是提升醫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對于醫院的經濟管理和戰略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需要醫院從全面發展的角度進行管理,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充分樹立全面預算管理思想,這樣才有利于醫院的健康發展。
一、醫院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的意義
進行全面預算管理是對醫院內部的資源進行整合與優化的措施,也是對使用情況進行考核的主要方法,具體說來是進行計劃、決策、控制與評價的過程,是一種全面預算的財務管理措施。長期以來,我國醫院存在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所以我國在2017年就開始從醫保改革入手,并且對預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確立了核定收支、定項補助、超支不補的原則,同時預算管理更加突出整體性概念,涵蓋醫院的一切經營活動。開展醫院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必須切合醫院自身的發展實際,根據醫院各個部門的資源需求情況制定限額,以此生成計算指標。通過以上措施,有利于醫院開展各項經營活動,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最終幫助醫院規避財務風險,所以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勢在必行[1]。
二、當前醫院財務管理利用全面預算的現狀和問題
(一)醫院財務管理利用全面預算的現狀
當前我國醫院根據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采取全面預算管理方法,財務部門集中對資金調劑和使用,并且在審批上對收入和支出嚴格控制,遵循節儉辦事、厲行節約、收支平衡、科學安排、統籌兼顧的原則,以此對上報數據進行管理,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進度存在很大的差異。
(二)醫院財務管理利用全面預算的問題
1.醫院的全面預算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醫院的管理人員普遍缺乏全面預算管理思想。在新的政策下,醫院更加關注社會效益,加之當前醫院的管理層主要是醫學專業背景出身,對醫學研究十分專業,但是在醫院的全面預算管理上缺乏應有的認識,對全面預算管理的價值缺乏理解,使得管理目標不夠明確。目前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和預算管理主要是財務部門進行負責,其他科室和部門很少參與其中,并且預算工作只是在科室層面進行,未能實現全員參與[2]。
其次,目前我國醫院主體為公立醫院,屬于事業型單位,采用“二上二下”的原則進行預算編制,醫院的預算指標主要是在往期的財務數據基礎上進行刪減,這樣就容易忽視對外部因素的考慮,最終造成每個部門的指標和醫院整體目標存在差距。同時,還有一些部門將預算和預測混為一談,存在編制預算信息缺失的情況,這也使得全面預算管理難以真正落實下去。
再次,受到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影響,目前進行財務監督主要是事后監管的方法,很少在事前和事中進行管理,并且預算監督的深度和廣度都不足,未能把預算執行的完成情況與考核體系掛鉤,進而在財務預算上逐漸缺乏控制力和約束力,不利于全面預算計劃的落實。
最后,進行全面預算管理主要是對醫院內部數據進行分析,這種情況就容易導致醫院預算方案與市場環境、經濟形勢脫離,難以對經濟形勢進行判斷,對于醫院的長遠發展是十分不利的[3]。
2.醫院的全面預算管理問題成因
首先,醫院內部自身缺乏良好的全面預算管理環境,使得相關人員不能明確如何參與到、開展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只能根據醫院和部門要求被動的工作。同時,很多財務人員自身習慣原有的工作流程,對當前政策和制度缺少了解,難以為其他部門的發展提供幫助。
其次,在新醫改的大背景下,我國公立醫院的收入來源開始減少,各家醫院為了對成本進行有效控制,沒有在全面預算管理的基礎上投入大量資金,使得醫院的信息化建設速度較慢。
最后,醫院的管理人員沒有從全面發展的角度進行資源的優化,主要對財務數據和行政管理部門的數據進行選擇利用,這也導致整個預算管理沒有統一的標準,工作開展處于無序的狀態。
三、如何加強醫院成本核算,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
(一)樹立全面預算管理思想,優化預算組織結構
要想開展好成本預算管理工作,首先要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有正確的認識,醫院可以通過開展培訓的方法讓醫院的全體人員都樹立全面預算管理思想,在思想上達到人人重視,然后圍繞醫院的經營計劃進行預算管理。在開展培訓工作的過程中,主要是以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和責任意識為主,加快職能角色的轉變,以此為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4]。
其次,需要對醫院的預算組織結構進行優化,以公立醫院為例,可以設置成三級管理模式,具體說來:第一層級為醫院管理層和財務部門領導,主要是確定預算目標,制定法預算方案,完成審批等相關工作;第二層級為監督部門人員、檔案管理人員、歸口管理人員等中層管理人員和預算管理人員,主要的工作內容包括制定預算編制、分解下達預算計劃,還包括對計劃額監督執行和后期的考評;第三層級為各個科室的管理人員、預算人員,工作內容主要是制定預算方案、執行預算和信息反饋。
(二)科學進行編制預算,完善預算體系
在醫院制定全面預算指標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二上二下”的預算編制流程進行落實,確保不同部門有效溝通,同時要重視基層部門在制定預算指標上的看法,綜合全體部門的發展情況,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后期的政策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