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忠圣
摘要:火災發生以后,必須利用最短的時間實現滅火救援,同時盡可能保證人員安全,盡量減少財產損失,救援過程中,作為滅火救援的核心,第一出動指揮員決策質量非常關鍵,將直接決定救援的最終效果。滅火救援指揮決策需要參考火場的實際情況制定,第一出動指揮員是最先到達火場的力量,這個階段也是滅火救援最佳時機,指揮決策具有決定性作用,必須嚴格分析相關的要素,合理制定指揮決策。
關鍵詞:滅火救援;第一出動指揮員;決策要素;運用
滅火救援過程中,第一出動是最主要的力量,指揮員在滅火救援過程中,承擔著制定救援方案和實施行動的責任,在整個滅火救援行動中,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第一出動指揮員必須在工作中明確自身的職責,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掌握決策要素,制定合理的滅火救援方案,達成更理想的救援效果。
1 滅火救援第一出動指揮員概述
1.1第一出動指揮員的重要性
為了達成理想的滅火救援效果,第一出動指揮員的作用非常關鍵,作為滅火現場的指導工作的領導人員,必須發揮自己的帶頭作用,能夠參考滅火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滅火制度,合理控制火災發展。滅火救援中的每一分鐘都是非常關鍵的,第一出動是指火災出現以后,第一支出動的救援隊伍,這個階段通常是火災發生初級階段,也是滅火救援的最佳時間,第一出動隊伍的工作效果將直接決定滅火救援的整體效果,第一出動指揮員更是重中之重,如何進行決策必須重點分析研究。
1.2第一出動指揮員的能力要求
作為消防指揮員,首先必須具備豐富的消防相關知識技能,面對任何一種火災現場,都能夠參考現場的實際情況分析火勢發展趨勢,發現滅火要點,快速做出決策采取合適的措施滅火,發揮出消防指揮員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種技能,完成滅火任務,保證居民安全;其次,消防指揮員應當具備一定的執行能力,指揮員必須能夠對整個隊伍進行科學合理的指揮,敏捷反應各種情況,突發情況出現以后能夠快速處理,領導消防隊伍提升行動士氣,相信自己能夠完成任務,激發出整個隊伍的綜合能力;再次,消防指揮員需要具備一定的獨特作戰方式,指揮人員需要在多次任務中吸取經驗教訓,結合學習培訓過程中的理論知識,積極進行單位演練和模擬訓練,不斷提升自己的指揮能力,保證日后工作中能夠采取最佳的滅火方案進行實踐;最后,消防指揮員需要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火災事故一旦出現,往往都是非常嚴峻的形勢,消防救援第一出動指揮員必須保證自己能夠保持沉著冷靜,根據火災現場制定理智的決策,指揮工作保證科學合理,消防隊伍加強合作,這需要指揮人員日常工作訓練中加強培養。
2 滅火救援第一出動指揮員的決策要素
2.1現場火情要素
滅火救援第一出動指揮員的決定要素,首先必須是火情相關的情報要素,作出決策和救援方案的基礎必然是火情,同時指揮員到達火場以后也需要第一時間了解火情相關的情報。第一出動指揮員到達火場以后,需要成為整個隊伍的主心骨,也是滅火的關鍵,將直接決定救援效果。所以,第一出動指揮員到達火場以后必須立刻向周圍相關的人員咨詢火災發生的原因,了解火情發展,組織消防人員對火情進行現場偵察,了解起火點和蔓延范圍,被困人員和財物情況,通過信息設備和被困人員進行溝通交流了解火場的實際情況,對被困人員進行安撫鼓勵,現場傳授一些自救方案,等待救援。另外,第一出動指揮員需要及時了解火勢蔓延區域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掌握所有現場相關要素以后,制定最為合適的救援決策,組織火勢進一步擴大蔓延,保證被困人員和消防人員的安全,盡量降低財產損失,達成滅火救援的理想目標。綜合來說,現場火情情報對于第一出動指揮員決策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是最為重要的決策要素,關系著滅火救援成功還是失敗,必須對其加強重視。
2.2現場環境要素
火災現場的環境要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決策要素類型,同時也是影響決策是否正確的關鍵因素之一,能夠影響決策的合理性。所以,第一出動指揮員到達火災現場以后,除了需要及時了解火情情報,還需要偵察現場環境,具體包括天氣、建筑水源、水源供應、建筑構造、安全疏散通道分布等等。第一出動指揮員需要積極掌握了解現場環境情報,圍繞外部環境和現場火情制定滅火對策。
2.3救援力量和設備要素
第一出動指揮員制定決策的影響因素同樣包括滅火救援力量和設備要素,制定救援計劃的關鍵之一就是到達火災現場的人數,同時作為滅火救援的主要武器,救援設備配備情況也是相關的要素類型。第一出動指揮員分配人數和救援設備必須參考本身具備的配置決定。所以,火災現場,指揮員必須及時了解消防隊伍的人數、設備、醫護人員配置、附近武警公安派出所人數等等,進而綜合所有條件制定正確的決策。
2.4方案制定要素
方案制定要素,也同樣是決定第一出動指揮員指揮滅火救援效果的關鍵要素之一,制定救援方案需要綜合現場的火情、環境、救援力量和設備要素,尤其是救援力量和設備更是非常關鍵,不能夠輕易忽視救援力量的作用。另外,指揮員本身的專業能力和經驗也會對制定救援方案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指揮員本身具備較豐富的經驗,通常能夠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救援方案。第一出動指揮員在火災現場制定方案期間,需要明確行動目標,保證被困人員和救援人員的安全為第一要素,在此前提下盡量減小經濟損失,同時參考火情變化和環境變化及時調整救援方案,選擇合適的方法控制火勢,保證滅火救援決策的合理性。
2.5經驗教訓要素
滅火救援行動結束以后,全體救援人員需要共同總結經驗教訓,第一出動指揮員決策要素中,經驗教訓要素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幫助指揮員完善自身的不足之處,遇到類似的火情能夠采取更合適的救援方式進行滅火救援,進一步降低人身和財產損失,保證被困人員和消防隊員的生命安全。
3 滅火救援第一出動指揮員的決策運用
滅火救援過程中,第一出動是整個救援行動中的重點內容,第一出動指揮員責任非常重大,需要掌握大量的要素作出科學合理的決策,隨后將決策應用到滅火救援的行動中,保證被困人員的安全,降低財產損失。第一出動指揮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勘查和資料收集整理能力,充分利用現場的決策要素和火災蔓延情況制定滅火方案,提升方案的實施效率。在實際工作中,滅火救援第一出動指揮員需要結合現場情況和消防隊伍的實際情況制定救援方案,例如建筑物如果高度比較高,那么就要充分利用建筑中已經存在的水源管線,及時統計被困人員的數量和位置,調整救援方案,制定對應的救援決策。
現如今,我國的消防隊伍綜合能力在不斷提升,救援對象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相關的滅火救援任務類型和消防設備、裝備都在不斷更新,火災現場日益復雜,消防執勤訓練必須不斷提升訓練水平,能夠快速掌握新興消防器材裝備的使用方式,合理維護消防設備和器械,提升訓練的專業性,消防隊伍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改革完善。
消防隊伍需要對消防用車輛進行科學合理定位,火災一旦出現能夠合理分配消防車輛,及時控制火情,避免火勢蔓延擴大過快,各個車輛需要協同作業,完成滅火救援任務。車輛器材安排通常是多安排中型水罐車,配備各種類型的防護用器材,促進救火任務持續開展,消防車需要配備登高和照明的相關器材,保證遠距離救火要求。火災救援活動的指揮員,必須具備高水平的專業能力和領導能力,救援過程中,同時保證被困人員和消防人員的安全,同時降低財產方面的損失。實際滅火救援過程中,第一出動指揮員需要參考火場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的業務能力和知識,根據火災發生地的相關情況制定作戰決策,熟悉消防設備和器材的使用,順利將決策實施到救火行動中。決策落實的過程中,第一要素必然是救人,盡可能保證現場被困人員的安全是滅火救援活動中的第一任務,同時盡量控制火勢蔓延,安排好所有消防隊員的工作,進入火場之前詳細檢查各種設備,保證設備齊全能夠正常使用。根據不同的現場情況,第一出動指揮員需要選擇對應的決策,指揮人員必須第一時間了解火災的大小和火災地點的地理情況,制定決策方案的時候必須安排合適數量的水罐車和水槍,檢查安全通道是否有鎖死的情況,如果存在要及時破門救援,水源保證充足,另外需要注意在滅火救援過程中,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不要過多破壞相關的救災設施。
通常情況下,火災發生的現場都是非常殘酷而嚴峻的,滅火救援第一出動指揮員必須在日常工作中就能夠詳細了解所在轄區的水源水壓情況,居民分布密度等信息,詳細了解所轄區域的環境情況。一旦發生火災,消防指揮人員在到達火場之前,能夠提前對火災發生地點有一定的了解,到達火場以后則能夠盡快做出符合火情實際狀況的決策,結合以往的消防演習救援滅火方案進行科學指揮和救援,提升滅火救援效率,保證被困人員和消防隊員的安全,減低財產損失。
此外,消防隊伍在日常工作中應該加強消防演練,演練活動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開展。不同地區的消防隊伍所保衛對象存在著一定的差別,保護的財產類型也有所區別,消防隊伍模擬演練的過程需要參考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第一出動指揮員則需要結合各種不同類型的火災假設制定不同的針對性的救援方案,制定出方案以后,利用計算機進行救援行動模擬,得出模擬救援成果,總結經驗,進一步對滅火救援決策進行完善,進而保證在日后的實際救援行動中達成理想的救援效果。
4 結語
綜上所述,滅火救援過程中,第一出動指揮員需要明確自身的關鍵作用,參考火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決策并具體落實,保證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 韓玉根.滅火救援第一出動指揮員決策要素及應用[J].消防界? ? ?(電子版),2018,4(06):82,85.
[2] 閆青.分析滅火救援第一出動指揮員決策要素及應用[J].低碳? ? ?世界,2017(36):327-328.
[3] 羅申陶.滅火救援第一出動指揮員決策要素及應用探討[J].科? ? ?技資訊,2017,15(28):61,63.
[4] 李傳杰.滅火救援第一出動指揮員決策要素及應用探討[J].消? ? ?防界(電子版),2017(03):39.
[5] 陳銀磊.滅火救援第一出動指揮員決策要素及應用探討[J].消? ? ?防界(電子版),2016(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