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華

摘 要:圖書出版承載著傳承文明,傳播知識,傳遞信息的重要歷史使命。圖書不只是物質產品,更是精神產品。近年來,圖書出版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上級主管部門對出版物質量和出版物生產規范的要求越來越高,檢查越來越嚴格,這就要求出版社以更規范、有序的生產過程保證圖書質量。出版者應該從圖書出版全流程管理入手,加強圖書生產環節的計劃性,通過強化策劃環節的計劃性,質量管控的上延,配置合理的文字編輯隊伍,制訂圖書生產流程計劃,運用先進的合作、溝通方式等手段,來增強圖書出版的計劃性,以便及時回流資金,搶占市場。
關鍵詞:圖書出版;生產流程;管理;計劃性
中圖分類號:G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08-0123-02
圖書出版具有傳承文明,傳播知識,傳遞信息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圖書出版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要求越來越高、檢查越來越嚴格,這就要求出版社以更規范、有序的生產過程保證圖書質量。圖書出版不是一個個人行為,而是一個群體行為,涉及作者、出版社、排版單位、校對單位、質檢單位、印制單位和原材料供應商等多個社會主體,在出版社內部更是有相應的部門和外部社會主體聯系合作。圖書出版環節包括策劃環節、生產環節、發行環節(見圖1),其中圖書生產環節包括稿件登記、三審、版式設計和封面設計、排版、三校、通讀、印前質檢和圖書印制。每本圖書的出版都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小的項目,各環節要通力合作,提高質量,加強計劃性,縮短周期,才能使圖書出版工作達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效”提高。
筆者負責圖書出版生產流程管理十幾年,結合工作實際,對圖書出版的生產流程優化工作提出一些設想。筆者認為加強圖書全流程,增強圖書生產流程計劃性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進一步加強策劃環節的計劃性
策劃環節是圖書出版的第一環,在生產環節之前,是整個圖書出版流程的重要環節,選題策劃的計劃性直接影響生產環節是否能有序進行,是決定圖書出版周期的重要因素。加強選題的計劃性,雖然在圖書出版流程中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是由于涉及的外部因素比較多,目前仍然是比較難以控制的環節。
在實行書號實名申領之前,很多出版社書號是由總編室人工分配的,出版社的來稿處于比較無計劃的狀態,臨時來一本稿子,簽完字就進入生產環節,加急稿件、重點書經常占用正常出版稿件的人力、物力,致使正常出版的稿件最后也變成了著急的稿件,后續流程流于形式或者跳過流程,這種操作無形中擾亂了出版工作的計劃性,對出版物的質量和延續性有一定的影響。
隨著圖書出版行業工作分工越來越細致,工作計劃性要求越來越高,現在很多出版社的選題來稿實行嚴格的統籌計劃,分批次按時來稿,計劃外的選題只保留很少的比例。以筆者單位為例,以一本書400萬字計算,目前因為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策劃環節計劃性不斷加強,來稿時間提前,平均的出版時間為6—8個月,留給生產環節的時間延長了兩個月,為計劃出版提供了時間保障,有力地促進了圖書質量的提高。
二、質量管控上延到策劃環節
圖書出版工作中,反映圖書出版的三要素包括圖書質量、出版成本和出版周期。其中,圖書質量是第一要素,圖書的質量管理不是生產的質量管理,而應該是全流程的質量管理、全員的質量管理,圖書的質量管理應該上延到策劃環節中,甚至應該上延到策劃環節的第一個環節——選題調研,因為策劃敏銳的市場嗅覺決定了策劃方向和策劃內容。有計劃的選題報告,尋找行業專家撰寫高質量的書稿,高效的選題策劃會,嚴格執行社內來稿須知,這些都是選題策劃階段對質量的有力保證。策劃來稿科技含量高、數據嚴謹、版式流暢、論據準確,一方面,可以使生產流程的三審環節按計劃進行,提高工作效率,縮短生產環節的時間;另一方面,加工編輯能更注重內容質量、科學性地提升工作,提高書稿質量。實現圖書出版質量、成本、周期要素的良性推動作用,最終按時、按質、按量完成生產任務,搶占市場,提高效益。出版社從領導到員工,每個人提高質量意識,才能為圖書出版工作有計劃地進行保駕護航。
三、配置合理的文字編輯隊伍
有的出版社是責任編輯負責制,編輯從組稿到出版甚至營銷,都是一個人溝通、運作,負責的流程環節過多,不能專心于一項工作或者幾項工作,如果書稿太多,容易有“力不從心”的感覺,拖拉書稿進度,把不著急的書稿拖成著急的,錯失市場機遇,甚至失去作者的信任。另外,圖書出版的其他環節,比如二三審、排版、校對等面對全社的編輯,工作也容易進入無序的狀態,不利于計劃出版。
現代工業化社會,生產過程中的分工越來越精細,策劃編輯應更注重于選題的策劃,注重質量和效益的雙贏,做好前期策劃工作;優秀的文字編輯在圖書的生產過程中不僅僅是修改標點符號、錯別字、病句,更要著眼于整體和全局,從本職工作出發,節約成本、推進出版周期。組建一定數量的適合自身主要出版范圍、具有較高政治素養和文字素養、吃苦耐勞的文字編輯隊伍,承擔社內重點項目、重點稿件和加急稿件的初審任務。“術業有專攻”,出版社擁有專職的文字加工編輯,能夠讓策劃編輯和文字編輯各司其職,提高效率,使出版的整體工作按計劃有序地進行。在目前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質量要求日益嚴格的形勢下,專業的文字加工編輯隊伍,是提高圖書質量和生產計劃性的有力保障。
四、制訂圖書生產流程計劃
生產環節包括書稿登記到圖書出版的所有環節(見圖1),要保證書稿按計劃出版,生產流程計劃的制訂尤為重要,要結合最終出書時間,書稿的專業屬性、字數等元素,社內人員配備,社外排版、校對和印制公司情況以及每個環節的工作內容、圖書出版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等因素,制訂生產流程計劃。并結合圖書質量、圖書成本、出版周期三要素,重點書突出圖書質量要素,實效性強的書突出出版周期要素。結合突出要素,兼顧其他要素,相應延長或者縮短相關環節的時間。
圖書出版流程雖然工作秩序明確,各項工作之間有很強的依賴關系和前后順序,但是個別的環節是可以根據情況微調的,比如比較著急的書稿,可以在加工的同時設計封面和版式;一、二校可以社內兩位校對同時進行,這樣可以把6天的兩個校次縮短到3天,但是質量可以達到同等要求;特殊用紙的圖書可以一邊運行其他環節,一邊聯系印廠準備原材料等。
圖書流程計劃太緊張,容易讓各環節疲于應付,枉顧質量;計劃過于松散,容易造成人力成本的浪費。合理、緊湊的圖書出版計劃,可以保證圖書的質量,增強生產計劃性,縮短圖書出版周期,在提高出版社的社會效益的同時,及時搶占市場,促進資金回流。
五、運用先進的合作、溝通方式
圖書出版中對出版進度以及圖書出版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臨時性的變化進行及時的溝通也是很重要的,現在通信技術迅猛發展,可以借助更多的通信工具提高溝通效率,對溝通過程留痕,以便核對查找。將每本圖書的出版過程看成一個小項目,可以由項目負責人或者策劃編輯,將圖書出版各個環節執行人建群(QQ群、微信群或者釘釘群),方便及時溝通信息,推進流程。
筆者所在部門嘗試對社內一些項目或者重點書的相關環節負責人建群,將圖書出版流程計劃共享到群里,以便大家能隨時核對,互相監督提醒,按計劃推進工作,也可以針對加工疑問、排版版式、校對釋疑、工藝流程等進行溝通核實,促進線下流程的迅速、有效推進,這也是各個環節核對信息的一個有力的輔助手段。實踐證明,這對圖書出版的計劃性和實效性有很強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對圖書出版全流程的計劃和管控,從策劃環節開始加強計劃性,從質量環節增強選題的可操作性,加之適當的人員配置和圖書生產計劃,加強溝通和合作,才能使圖書生產有計劃地進行。當代經濟發展的社會,知識日新月異,技術不斷更迭。每個行業每個人都要隨著這種改變不斷進步,傳統的圖書出版是一個龐大的、群體的、分工精細、程序嚴謹的工程,需要各個環節在通力合作的同時,加強圖書出版全流程的計劃性,才能在數字出版的沖擊下,發揮自身的優勢,增強市場競爭力,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牟麗.實施項目進度管理 優化圖書編輯出版生產流程[J].中國編輯,2011(2).
[2]于國華.圖書出版流程與管理三要素[J].出版發行研究,1995(1).
[3]褚蔚.上下同欲,合作互動,有效提高圖書質量——圖書策劃編輯和文字編輯分工的問題和對策[J].科技傳播,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