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數據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例如,將大數據應用到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中,通過大數據的特點,對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計算、會計資料的存儲、會計預測等工作起到了輔助作用,提高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質量,同時還能優化工作流程,充分發揮會計的管理職能。基于此,企業就需要重視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
關鍵詞:大數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轉型策略
財務會計對企業的運行有著重要意義,掌握著企業的資金運動情況,同時還關系著企業與各經濟利益體的聯系,例如投資人、債權人等對其進行利益劃分,同時還對投資人、債權人以及有關政府部門提供會計信息,是現代企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與企業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而大數據通過實現數據信息的準確分析和掌握,在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中有著積極的輔助作用,并將傳統的財務會計工作轉變成管理會計職能,提高傳統財務會計中的決策職能。基于此,還需企業加強財務人員專業職能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互聯網使用技術等,打造一批優秀的會計團隊。以下就對大數據時代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做出分析論述。
一、大數據時代對會計行業帶來的影響
大數據是科技發展的產物,具有海量的存儲空間和信息數據,可以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實現數據集合、捕捉、處理,再借助計算機技術對數據信心進行篩選,獲得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從而幫助用戶進行決策,對各行業有著重要影響。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會計行業來說有著積極的意義,可以通過其快速、精確的獲得信息的能力,使會計信息的數據更具加之,除此之外,還可以及時的分享會計信息,避免因信息數據不及時而造成決策失誤。但也帶來了挑戰,需要會計從業人員的技能、職業素養、財務報表的分析能力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對此,就需要企業抓住機遇和挑戰。
二、大數據時代下財務會計轉型的必要性
(一)企業持續發展的要求
目前,各行業的競爭都越來越激烈,如果企業想贏得發展機會,就必須要重視財務會計工作,從而掌握企業的經濟動態,提高決策質量。對此,還要要求企業財務人員不斷的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素養、財務經驗,同時還要具備管理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企業做好經濟決策。
(二)時代發展趨勢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各行業帶來了發展機遇。例如,在實際中,一些大型企業早已看到了大數據的優勢,將其應用到企業的發展中,如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通過大數據可以幫助使用者獲得價值信息,在企業發展中,信息價值影響著企業的決策。而大數據則可以提取價值信息,并對數據做出分析、整理工作,使決策者看到數據信息背后的經濟利益,尤其是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管理,通過會計決策有著積極意義。但還需要財務會計人員具備互聯網運用能力,才能展開工作。
(三)會計行業發展的需要
傳統會計工作不具備管理職能,近幾年會計工作才發生了改變,對此,高校對會計學生的培養也發生了改變,越來越重視管理會計的培養,但市場中管理會計人才仍存在著很大的空缺。這也使得會計行業不得不做出調整,逐漸向管理會計改變,但轉型是較為緩慢的,有一定的風險,尤其是企業會計,要根據自身情況做出針對性地轉變,這樣才能進一步保障轉型的成功。
三、大數據時代下財務會計所面臨的挑戰
(一)會計計量和數據搜集能力
傳統的會計工作主要負責財務計算、為管理者提供數據信息等工作。而在大數據時代下,財務工會計的工作也發生了轉變,要求也越來越高,例如會計信息的質量、精確性等,對此,傳統的會計工作方法也不適用現代的發展需求。具體來說,大數據時代下信息數量龐大,而且多為半結構化或非結構化數據,獲取信息的方式也不局限傳統會計中的內部信息,通過其快捷的速度獲得海量且準確的信息,滿足企業對數據的需求。
(二)數據存儲和處理方面
大數據具有強大的信息存儲平臺,便于數據的存儲,同時還能對數據進行分布存儲,這對企業的會計工作來說,便于信息的分類管理。對此,而傳統會計的處理方式較為匱乏,無法及時的掌握這些信息.為企業的處理提供高效的、準確的數據,也就不能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而通過加快會計信息的轉型將大數據加入其中,可以使得信息處理更加高效。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多數財務會計人員已熟悉傳統的工作方式,對大數據時代下的存儲和數據處理較為陌生。
(三)反應內容和反應時間方面
會計信息的時效性和合理性是會計職能的重要體現。具體來說,企業財務會計信心數據不是單純的數據反饋和處理,而是以此了解企業的運行狀況、盈虧狀況,便于企業及時做出調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這也是將傳統會計轉變成管理會計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企業財務信息的時效性也十分重要,但在傳統的會計管理中,會計報表的編制往往需要一段時間,反應較為延遲,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但大數據下的財務會計管理,通過云計算等技術,可以使得企業財務信息和運營聯系起來,對整體運行進行時時檢測和評估,提高了會計信息的時效性。除此之外,通過銷售信息數據可以了解到消費者的喜好,避免盲目生產,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四)高技能人才短缺
目前,會計專業仍然是我國多數人選擇的專業,對此,各高校也紛紛開設了財務會計專業,包括多數職業院校和社會中的會計培訓班,但由于各種師資教學等原因,我國目前的財務會計學習狀態存在和不平衡。根據目前的實際狀況來看,多數會計人員并不具備高技術和復合型的理論知識,專業能力不足,同時對數據信息的處理能力也較低,加之校方、企業并不重視管理會計,導致相關人員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會計需求,增加管理會計的轉型難度。
四、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策略
(一)明確區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
在轉型過程中,首先要明確區分兩者的區別。傳統財務會計的工作范圍主要包括企業的績效、預算、成本管理,而大數據時代下,更加注重管理,且兩者有著很大的聯系,需要相互配合,才能使會計工作高質開展。具體來說,財務會計需要輔助管理會計工作,為其提供準確的數據和信息。但由于管理會計的出現時間較短,人們還停留在財務會計中,對此,這就需要積極轉變觀念。
(二)加強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力度
若想要加快推進管理會計的轉型,就需要從各個方面全面開展。例如,從管理會計人才的挖掘和培養中開始,才能徹底將財務會計轉變成管理會計。首先,需要改變我國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學模式,不僅要重視會計理論教學,還要重視學生的時間活動,使學生面對實際的工作時可以正確處理。其次,要優化職稱考試,有關人員在評定職稱時,要更加全面綜合的去評定,不僅要根據會計人才標準同時還要根據現階段企業發展的實際狀況進行。
(三)明確財務會計轉型的目標
核算是傳統會計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在傳統的會計中,會計的核算工作任務量的,內容較多,需要由較多的人員才能開展,但卻不能完全的保證工作質量。對此,就需要不斷的優化會計工作流程,改變傳統的會計核算方法。在轉型過程中,首先就需要企業會計人員明確自身工作職能,拋棄傳統會計工作中的固定思維,同時還要根據會計人員的工作模式進行調整,打破工作極限,并鼓勵工作人員了解企業各個部門的工作方式,將企業業務和財務數據有效的結合起來,便于企業的決策和核算。
(四)增強企業財務會計的綜合職能
目前,我國多數企業財務人員仍停留傳統的會計工作中,認為自身的工作只是財務報表、數據核算,對自身的財務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同時對管理會計工作的了解較少,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轉型工作。對此,就需要企業財務會計人員主動積極的了解管理會計的工作范圍、工作方式,提高自身的互聯網使用能力,幫助企業進行數據核算,同時還要對數據進行全面的分析,找出企業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幫助決策者提供準確的數據。與此同時,還需要會計人員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五)加快大數據技術的應用
大數據的應用是管理會計轉型的重要支撐,因此,在大數據背景下,還需要企業增加資金投入,引進高科技、高質量的大數據設備,通過智能化的軟件系統增強企業財務數據分析的正確性。另外,若企業有充足的資金,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狀況開發出適合自身發展的數據設備,幫助企業提高會計工作質量,加快財務會計的轉型速度。
五、結論
上述對大數據時代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做出了研究,通過以上得知,大數據時代下對企業財務會計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此就需要加快向管理會計轉型。但在轉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就需要企業、高校的共同努力,培養出具有高技能、高技能、管理會計經驗豐富的綜合人才,才能在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黃賢秀.淺談大數據時代下財務會計如何轉型[J].納稅,2018,12(33):61-62.
[2]涂湘蕻.試論大數據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J].中國商論,2018(29):12-13.
[3]杜敬秋,馮強.大數據時代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分析[J].成功營銷,2018(10):70.
作者簡介:梁沛(1988-),女,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