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玲
摘要: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學生不喜歡數學課的現象頻有發生。本文針對此類問題,結合近幾年在教學中的體會,從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課興趣的四個方面入手,發動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興趣,并保持愉快的學習狀態。
關鍵詞:數學;學習;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積極的因素,是學生獲得知識,自主創新的強大動力。但對于大多數技校生來而言,文化基礎知識較差,厭學情緒嚴重,這種由興趣引起的求知欲自然比普通高中生要淡薄很多。而數學作為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嚴謹邏輯性的學科,更加容易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認識上的障礙。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巧妙地設計導課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
新課導入設計的好與壞,關系到能否激發學生的興趣,開拓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數學研究的是現實世界中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簡單說是研究是數和形的基礎學科,它與自然界,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學中,教師可從生活中熟知的現象導入新課。例如,講解“周期性”時,可選取我國杭州錢塘江大潮壯麗景色的照片,說明物質世界存在著周期現象;通過小船的平移,說明生活中還存在著一種不同于數量的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通過一天內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像,隨著時間的變化外界溫度也在變化,引導學生理解單調性的定義;通過國際象棋的發明者向國王討賞要求麥粒的總數是1+2+2+2+…+2,引入數列和數列的加法運算,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導課設計在課程開始初期就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極大程度上改善了學習的熱情和狀態。
二、“鉆研教材”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教材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工具,教師對教材的領會程度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好壞?!般@研教材”是教師備課的主要環節和基礎工作,只有“鉆研教材”才能熟練掌握教材的全部內容,了解教材的組織結構,分清重點章節和各章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因此,教師在傳授每一門課程時,都必須在閱讀大量相關參考資料的基礎上對教材內容加以提煉、歸納,抓住重點內容,突出重點,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補充必要的內容。
例如,在講解“誘導公式”時,要講清“角180-+a的終邊就是角a的終邊的反向延長線,角180°+α的終邊上有一點與角α的終邊上一點是關于原點對稱”,以及α與-α這兩個角的終邊關于x軸對稱,為加深理解,可以補畫角α的終邊在其他象限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分別復習關于x軸、y軸、原點對稱的兩個點的坐標間的關系,寫出相應的坐標。sinα=(-1)cosα-0sinα=-cosα,通過分析過程向學生展示思維過程,同時,選擇相關的習題加強練習。通過對學生教以知識,更教以方法,使他們在教師的“教”和自己的“學”、“做”的一體化的過程中掌握、發現、理解、運用知識的一般性方法,由“學會”到“會學’,。
三、生動、形象的教學法以及準確、易懂的語言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催化劑”
實踐證明,生動形象的比喻可使復雜的內容變得簡單、變得容易理解。生動形象的教學與呆板的教學方式相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解二倍角公式與正弦、余弦、正切的和(差)公式的內在聯系時,筆者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采用畫圖的方法進行講解。正切的和(差)公式的內在聯系可以用如圖1所示。
教師講得生動形象、通俗易懂,不僅可以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學生學得也輕松愉快·
四、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保證
古語道:“親其師而信其道。”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的教學環境是優化數學教學的必要條件,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的保障。為此,教師自身應具備良好的文化素質、思想素質和深厚的專業知識基礎,做到學高為師,使學生從內心接受你而喜歡學習這個科目。課堂上教師應充滿激情,語言幽默,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并且,在講解問題時,允許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給予學生鼓勵,充分信任學生,公平、民主對待每一位學生。其次,教師應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讓學生體驗成功。技校學生普遍基礎比較差,對課堂不積極,主要原因是不自信。針對這種情況,在課堂上對不同的同學設置不同的問題,讓盡可能多的同學體驗成功,并且有效利用表揚,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作為教師,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積累、反思、創新,將自己的課堂變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催化劑,使學生不管是在課內還是課外都對學習充滿興趣。
參考文獻:
[1]張鴿,陳冠鋒.數學通用教程[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3.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數學室.教師教學用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吉林省數學會.數學學習與研究[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