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勇
摘要:當前時代快速發展中,體育比賽中的競技性也變得越來越激烈,其中乒乓球比賽的對抗性特點就是最為突出的。而對于青少年進行乒乓球訓練,是強化青少年綜合素質的關鍵,因乒乓球運動具有智能、技能以及體能等特點,能夠對青少年進行全方位的培訓和教育,能夠促進青少年實現全面發展的要求。因此,本文就針對青少年乒乓球訓練中的細節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具體情況制定完善的強化策略,進而為增強青少年綜合水平提供有利條件。
關鍵詞:青少年;乒乓球訓練;細節問題;強化方法
對青少年進行乒乓球訓練,不但能夠強化學生智能和體能,對強化其技能也有一定的指導性作用,可以促進青少年乒乓球運動能力的提升,對青少年穩定發展有一定的意義。而實際的乒乓球運動中,要通過長時間的努力和有效的訓練,才能增強運動員的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因此在實際的乒乓球訓練中,必須要制定完善的訓練策略,再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進而制定完善培訓策略,這樣才能為青少年良好發展提供保障。
一、強化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體能的重要性
體能訓練一直都是運動員應重視的訓練活動,是增強運動員綜合素質以及全方面技能的基礎訓練,尤其是在當前乒乓球訓練活動中,是必須要意識到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從而全面有效地提升運動員素質和能力,這樣才能確保其實現穩步發展的要求。乒乓球運動屬于典型的智能性指導、體能保證和技能體現的一種運動形式。對于我國廣大的優秀乒乓球運動員而言,應具備將強的體能以及綜合素質,所以只有科學有效地增強我國青少年運動員的體能,這樣才能確保其綜合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更是發揮其優勢和作用的重要過程[1]。乒乓球屬于一種對抗性高且運動較快的運動,而對青少年進行科學有效的體能訓練,對增強其感悟能力和認知水平有極大意義,而且也是強化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關鍵,使其能夠在運動生涯中獲得更好的成績。
二、青少年乒乓球訓練中存在的細節問題
(一)應注重青少年基本功的培養的問題
針對我國當前的乒乓球運動水平呈現出頂峰時期,可是從整體角度來講,其后備力量是有待提升的表現,其中存在著基本功有待強化的現象。針對廣大青少年進行訓練,應結合先簡單后復雜的過程來開展工作,在運用先分、后組合的形式進行訓練,在增強組合性的技能培訓中,合理的制定訓練時間,一旦在訓練中了解到青少年出現動作變形的問題,就必須要引導其進行分解練習。而且也要重視技術動作的準確性,不能太著急,必須要循序漸進,科學有效地進行訓練。另外,訓練中應重視基本功的培養,只有不斷強化青少年基礎能力,才能為其綜合水平的提升奠定堅實保障。
(二)注重訓練意識問題的解決,以積極態度來強化能力
當前世界乒乓球運動一直以積極主動的方向而不斷地發展,也將特長突出、技術全能的理念視為重點,而且戰術也成為向多樣化發展的關鍵部分。因此只有積極主動的為培養更多優秀的青少年運動員而提供保障,要確保青少年保持積極主動的思想意識,才能確保其實現長足發展的要求。
(三)青少年的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應進一步提升
近幾年我國對于乒乓球的訓練要求在進一步提升,而且期望也在不斷提升,因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這樣也給廣大運動員帶來較大壓力。對此,必須要積極地強化培養青少年的良好心理素質以及頑強的意志品質,這樣不但能夠確保運動員在未來發展中形成良好的運動精神與態度,更是促進其健康發展的重要過程。
(四)應重視對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和步法進行訓練
在當前我國對于運動員的關鍵要求就是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可以說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增加運動員運動壽命的關鍵[2]。所以在乒乓球訓練中,必須要注重青少年身體素質的提升,而且也要注重其步伐培訓和強化,讓青少年可以在良好的身體狀態之下實現自身穩步發展的目標。而且強化青少年的運動步伐,也是增強其乒乓球運動基礎水平的關鍵。
三、青少年乒乓球訓練中增強其訓練水平的科學對策
(一)科學有效地強化青少年速度素質的培養
實際的乒乓球運動屬于非周期性單動作速度的運動,在訓練中包括擺臂速度、移動的速度,這是影響擊球效率和擊球站位的關鍵因素。只有引導青少年進行合理的速度素質的訓練,而且在青少年的在肌肉參加完單動作運動后,進行短暫的休息,使得青少年在維持長時間比賽狀態而強化其整體能力。在實際的青少年速度素質訓練中應重視:首先,教練員要對青少年的動作進行規范,并要求其進行一級組合技術的徒手揮拍訓練,訓練時間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每天要進行3-5次的訓練;其次,應增強多球訓練中供球的速度,以此來強化青少年的擊球率和擺動速度的進一步提升,而其供球的速度以及數量,應針對青少年運動員的實際能力來進行設計;第三,要科學開展跳步、并步以及左右移動的步法和手法的訓練,還要開展交叉步移動和并步移動的訓練,以此來訓練青少年運動員的步伐。再次,開展側身、推擋以及撲角等訓練,以半小時到一小時為標準,在每天10-15次的訓練中強化其整體能力;最后,要針對不定點、不同旋轉節奏的球速開展訓練,使得運動員的反應能力以及揮拍的速度得到進一步提升,真正確保青少年可以滿足乒乓球的訓練要求[3]。
(二)針對青少年開展靈敏素質的訓練
在實際的乒乓球訓練中,要確保運動員具備較強的靈敏性,對于球技越高的其擊球的動作就必須要更加敏捷且快捷。因此在實際的青少年運動員靈敏素質訓練中,應重視以下幾點工作的開展。首先,要求青少年理解訓練的哨聲與手勢的指令,通過運用不同的指令來引導運動員進行不同動作的訓練,如前跑、后跑和轉跑等,由此能夠培養青少年的靈敏度。其次,運動員應始終保持較高的注意力,而且要形成在視覺和聽覺的信號指令之下接收不同的動作要求,由此可以在運動時靈活的改變步法。再次,把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進行科學有效的分組,以分組的形式進行顛球接力賽,要求青少年在繞過多個障礙物后再折返回原點,并要求其將乒乓球成果的傳遞到下一位隊友手上,通過這樣的訓練形式來增強青少年的靈敏度。最后,引導青少年進行托球跑訓練,也就是在發布指令后由雙數來追單數,再下次指令后單數追雙數的活動。
(三)對青少年進行力量素質的訓練
對于力量素質的訓練是乒乓球技術訓練中重要部分,乒乓球對于運動員的速度以及旋轉能力有極強的要求,所以要注重青少年力量素質的提升,由此能夠確保青少年未來實現穩定發展的要求。因此在實際訓練中應重視:首先,進行上肢力量的訓練,也就是開展徒手揮拍、鐵制球拍的揮拍和持啞鈴揮拍等訓練。其揮拍訓練中的時間和次數的要求,應結合運動員的極限等設計嚴格的訓練策略,以此保障訓練有效性[4]。其次,進行下肢力量的訓練,也就是要求青少年進行科學的負重半蹲起跳訓練和半蹲側滑訓練,其訓練時間應針對運動員身體情況來制定。
(四)對青少年開展耐力素質的訓練
乒乓球運動是一種持續不斷地運動形式,對運動員的耐力有極強的要求,因此青少年要在科學的運動強度以及節奏下強化自身的耐力和水平,進而使其速度以及靈敏度等得到進一步的強化,為青少年良好發展提供堅實保障。而強化增強青少年的耐力素質,就必須要制定完善的訓練策略:首先,應引導青少年進行800米的短跑訓練,也要進行1500-3000米的長跑訓練,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同時來制定訓練時間,使得青少年能夠在科學合理的訓練標準下強化自身的耐力。其次,對運動員進行越野跑計算,規定在10分鐘之內來計算跑步的距離。再次,在50米內要求青少年進行速跑與慢跑,并進行8-10次的合理訓練。最后,要在移動中開展持續扣球訓練。
四、結語
我國應加強乒乓球運動事業的發展,通過培養更多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堅持從小做起的原則,并制定完善的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訓練策略,強化青少年綜合素質以及綜合能力,為我國培養豐富的乒乓球運動員的后備力量,這樣才能為我國乒乓球運動事業的長足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參考文獻:
[1]劉凌鴻.青少年乒乓球訓練的細節問題與強化方法探索[J].青少年體育,2018,62 (06):114–115.
[2]程波.青少年乒乓球訓練方法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3 (08):83–85.
[3]沈博林.青少年乒乓球多球訓練法效果定量診斷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8 (19).
[4]林陽漢.關于如何提高青少年乒乓球訓練質量的探討[J].新一代(下半月),2018 (003):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