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的研究方法就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心理特征及引導策略展開分析和探討,首先對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的心理特征予以剖析,總結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心理特征引導必要性,并針對心理引導提出對應建議和策略,希望對于我國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的培養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體育心理學;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心理引導
心理引導在運動員訓練和培養過程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良好的心理引導能夠有效地增強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進而在比賽當中出色發揮,取得更為良好的比賽成績。網球作為一項重要的體育項目,在全球范圍內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歡迎。近年來,我國逐步加強對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的培養,以提升國內網球運動發展水平。從2000年6月開始,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青少年發展部開始對14歲以下青少年競賽工作進行重大調整[1]。綜合來看,國內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培養效果較為可觀,技戰術訓練水平取得較為顯著的提升。但是網球訓練除了注重技戰術訓練外,還應該加強對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心理思想的正確引導,以保持良好心態,提升個人自信,取得更優異的比賽成績。
一、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的主要心理特征
(一)主動參與性不強
目前,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在訓練中的主動參與性不強,盡管被動式訓練能夠順利完成,但缺乏訓練的主動參與性,將會限制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素質能力的提升。研究結果發現,青少年主動參與性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降低,而這一現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青少年心理素質所造成的。年齡較低的運動員個人表現欲較強,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愿意主動地去參與各項訓練活動,以達到表現個人能力的目的。而隨著訓練時間的增加,以及訓練強大的增大,大齡運動員的心理也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主動參與性下降,最終造成了不利的消極心理和被動心理,這將使運動員的成長速度放緩,對于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的成績影響則越來越明顯。
(二)自我調節能力差
青少年網球運動員自我調節能力較差,也是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體育運動員情感較為豐富,在比賽過程中容易興奮和沖動,而隨著比賽激烈程度的加劇,運動員將會產生劇烈的情緒波動。青少年運動員的神經系統抑制力還相對較弱,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產生較大的心理波動。另一方面,青少年網球運動員日常心理素質訓練的不到位,也造成了運動員心理上的放任自流,難以形成有效的控制機制[2]。為此,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應該加強對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的心理訓練和引導,降低自我調節能力不足對比賽結果的影響。
(三)應變能力不足
網球比賽中,運動員的應變能力往往會對比賽結局起到重要的影響。如果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夠好,在比賽當中臨危不懼,根據比賽形勢及時地調整和變換打法,往往能夠出奇制勝,獲得比賽的最終勝利。但是,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在這個方面往往存在較大弱勢。在對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的采訪中發現,大多數比賽中他們都是按照教練規定進行比賽,比賽技術相對較為規范。
二、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心理引導必要性
(一)消除比賽緊張情緒
加強對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的心理引導,將在很大程度上的消除青少年運動員的比賽緊張情緒,使青少年運動員順利發揮真實水平。在體育比賽中,運動員的成績不僅僅取決于個人技術和戰術,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也是非常關鍵的。過度的興奮和緊張,無疑會使運動員身心疲憊,行動遲緩,比賽成績自然不理想。
(二)提升運動員自信心
自信心的培養,對于網球比賽而言至關重要。自信心是一種自我認同、自我尊重和自我理解,自信心能夠轉化為強大的力量,給運動員戰無不勝的感覺。在網球賽場上,如果運動員擁有強大的自信心,那么在心理上就已經占據了主動地位,比賽自然得心應手。許多青少年網球運動員日常訓練中非常賣力,但是比賽中卻成績平平,究其原因,在于個人自信心不足。運動員首先要認可自己的能力,才能夠盡情的施展自己的能力[3]。借助不同的心理引導方法,能夠使運動員點燃自信,獲得源源不斷的力量。
(三)提升訓練效果
加強對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心理引導,也將顯著的提升訓練效果,不斷增強運動員的能力水平。心理引導是一個長期過程,心理引導所發揮的作用和效果也將是長期的。運動員賽場的成績,主要取決于運動員的日常訓練。如果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夠好,服從和接受能力較強,那么運動員的比賽成績自然可以得到提升。比如,經過心理引導,青少年運動員能夠培養堅持不懈的品質,在練習場上積極地發掘和尋找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而更好地進行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實現個人技術能力的提升。
三、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心理引導建議
(一)階段性心理引導建議
1.賽前心理引導
賽前心理引導是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心理引導的關鍵環節。賽前心理引導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運動員做好參加比賽的心理準備,克服運動員比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心態,使運動員更好地適應激烈的比賽氣氛,幫助運動員順利的完成比賽,并取得優異的比賽成績。
賽前心理引導,首先應該以運動員個人剖析為主,正確把握運動員的個人特點,并有針對性突出運動員的優點,幫助運動員更好地糾正和消除個人缺陷。由于身體素質等因素的影響,運動員之間存在較大的技術差異和心理差異。在心理引導之前,一定要對每一位運動員進行合理的評估和分析,以正確的掌握運動員特點。需要對運動員的缺點予以指正,使運動員能夠了解個人缺點,并使其在訓練中進行改正和完善[4]。
其次,賽前心理引導中,一定要消除運動員的焦慮、自卑和恐懼情緒,使運動員能夠保持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比賽當中。焦慮、自卑和恐懼,是運動員比賽前的重要心理障礙。這些不良心理的消除,可以采取誘導訓練法。誘導訓練法,可以通過示范、展示圖片、播放比賽視頻的方式進行實現。
2.賽中心理引導
心理素質在比賽中尤為重要,行之有效的賽中心理輔導能夠消除運動員的心理負荷,使運動員出色發揮。比賽過程中的心理引導應該以集中引導為主,對運動員進行心理暗示,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戰術支持,在增強運動員自身心理素質的同時緩解運動員的緊張情緒。
心理戰術傳授則是通過對運動員簡短的對話,為運動員提供一定的心理戰術參考,提升運動員信心,讓運動員能夠更為靈活的進行賽場發揮。目前,賽中心理戰術已經成為國際賽事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戰術之一。特別是當教練能夠發現對方弱點的情況下,幾句語言上的指點,瞬間能夠增強運動員的戰斗激情,為運動員帶來充足的希望。為此,賽場上可以適當的應用這一方法來調整運動員心理狀態,順利完成比賽。
3.賽后心理引導
賽后心理引導也是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心理引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賽后心理引導一般有以下兩個重要內容。首先,運動員在比賽結束之后,往往身體處于疲勞狀態,而比賽所帶來的精神高度緊張也會使運動員心理上也存在較大的疲勞感。此時,必須要對運動員開展必要的心理輔導,幫助運動員及時緩解疲勞,以進入全新的訓練活動當中[5]。在這個方面,教練員一般會采取交流法、剖析法等方法,幫助運動員對比賽過程進行回顧,點評運動員所取得的成績,肯定運動員表現,對運動員進行鼓勵,同時要求運動員在今后的訓練中加倍努力。
(二)其他心理引導建議
1.注重人才選拔
在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的選拔上,應該適當引入心理評測機制,從整體上提升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基礎,這能為心理引導活動的開展奠定可靠的基礎。傳統的運動員選拔往往過于注重運動員能力,而其他方面的關注度普遍不足。但是,隨著我國網球運動的不斷發展,對運動員的選拔也應該進行適當的調整。為此,必須要加強心理素質測評引入到人才選拔當中,適當提升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的平均心理素質,以建設更高質量地人才隊伍,取得更為優異的比賽成績。特別是在日常訓練中,運動員心理素質差異性過大會給教練員的日常訓練也帶來了較大的影響。適當提升運動員的整體心理水平,將在一定程度上的降低訓練難度,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提升訓練質量和效果。
2.加強意志培養
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精神意志的培養必須始終貫穿其整個訓練生涯,鍛煉運動員的意志品質,降低運動員的焦慮情緒,將為比賽帶來更為可觀的結果。意志力,無論對于任何運動員都是至關重要的。意志力決定了運動員能否在賽場中保持積極的心態,減少比賽天氣、場地、環境、氣氛以及誤判等因素對運動員情緒的影響,使運動員能夠積極地應對比賽,并在比賽過程中正常發揮。意志的培養,需要持續、長期的開展,同時,意志的培養必須要作為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心理引導的核心[6]。這是因為,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受年齡的限制,心理素質、意志力上都有所欠缺。因此,意志培養必須要放在心里引導的首位,教練員必須要予以高度關注和重視,并制定長期的引導計劃。
3.心理檔案建設
建設科學的心理檔案在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心理引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檔案主要用以記錄運動員的心理狀態和引導結果,以及定期心理測試數據,能夠幫助教練員準確的掌握運動員的心理水平,進而有針對性的開展后續引導工作,幫助運動員心理成長。
心理檔案由日常訓練評價、心理測試、比賽表現和交流四個方面的內容組成。日常訓練評價是教練員在日常訓練過程中對運動員的心理狀態的評價結果。運動員日常表現往往反映了運動員的心理特征,并能夠表現出運動員的心理弱點。心理測試是通過科學的問卷和技術測試,了解運動員的基本心理情況。比賽表現是運動員在賽場上的心理變化和波動情況,能夠突出的反映出運動員心理承受能力、應變能力等。
四、結語
隨著我國網球運動的快速發展,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的培養工作也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水平。但是,除了技戰術的培養,還應該加強對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的心理引導,做好對網球運動員心理特征的剖析,有針對性的開展日常心理引導活動,使運動員能夠不斷提升個人心理素質,增強心理承受能力,這將為運動員的職業發展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麗君,郭新明,張龍.我國競技網球運動可持續發展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2,5 (05):36–45.
[2]吳國寧.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心理素質訓練的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3,10 (14):11–14.
[3]楊海晨,陳奇.高校高水平網球運動員心理訓練的探討[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4,34 (03):93–96.
[4]韋海瓊.少兒網球運動員心理技能早期訓練探討[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素質教育研究),2013,9 (05):124–125.
[5]黃玉濤,汪楠.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目標定向特點的分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2,26 (05):125–127.
[6]張書婷,韓捷,劉文魁.比賽情境下網球運動員的心理影響因素及干預研究[J].運動,2010,12 (08):34–35.
作者簡介:冀國棟(1992-),男,漢,河北張家口人,碩士,助教,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