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燕 楊群茹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和綜合分析法對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體育思想進行研究,通過對習近平總書記所有關于體育的論述內容進行梳理,研究其體育思想的內涵,并分析其體育思想對我國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學校體育發展的影響。得出結論:習近平總書記體育思想具有豐富的內涵及科學性,引領著競技體育事業的發展,為學校體育的開展指明了方向,推動全民健身走向新的起點。
關鍵詞:體育思想;科學內涵;影響
體育作為全世界唯一的共同的語言,不分國界與膚色,所有人都需共同遵守統一規則,是將世界各族人民聯系在一起的重要紐帶。而體育發展的興衰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與實力的表現,因此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大力發展體育事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我國各項體育事業的持續發展,在不同場合提出若干關于體育的重要論述和指示。這一系列論述和指示成為新時期包括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和學校體育在內的各項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
一、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體育思想的科學內涵
(一)體育功能論內涵解析
體育最本質的功能在于強身健體,它屬于社會活動之一,具有極其重要的社會價值和功能。強健的體魄是人們一切行動的基礎和先決條件,沒有過硬的身體素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一切皆為虛談。體育以其最本質的特點與功能在歷史的任一時刻都發揮著無比重要的作用。當我國進入新的歷史起點,特別是在“健康中國”建設的新征程中,體育這一本質功能更加的突出和明顯。以前,我們總是認為只有在國際運動賽場上獲得了金牌,才能極大的鼓舞人心、振奮民族精神,而如今唯“金牌論”已經在大眾心中削弱,國人對世界競技體育賽場上的丟失金牌持有很大的包容與理解,正是由于社會的進步,人們的觀念更新,金牌的數量不再是唯一追求,更加注重體育背后的精神價值,重視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競技場上運動員奮力拼搏,永爭第一是一方面,但更加看重頑強拼搏的奧林匹克體育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提出的體育論述,是其體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回歸到體育的本質上,倡導積極向上、純粹健康的體育價值觀,體育運動最本質的功能就是促進人體全面發展,強健體魄,鍛煉人的意志品質。
(二)體育強國論內涵解析
習近平總書記體育思想具有豐富的內涵及嚴謹的科學性,其眾多體育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體育強國思想。2014年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第二十二屆冬奧會的中國體育代表團時強調:“體育強國夢都與中國夢緊密相連”[1]。從2013年至今,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出關于體育的重要論述,包括:“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等重要論述。體育事業的發展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建設體育強國,既是我們奮斗征程上的偉大事業,也是我們民族振興的偉大夢想,要想實現體育強國這一偉大夢想,我們就必須在發展體育事業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奮斗不息。習近平總書記建設體育強國的新思想,直接明確地指明了我國新時代建設體育強國的方向,是最新的體育發展理論體系。
(三)體育外交論內涵解析
歷史上的任一時期,體育都是外交的重要手段,自民國時期,武術運動就慢慢走向世界,成為打開中國外交之門的重要手段。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就通過體育活動走上國際這一橋梁,推動我國與世界各國人民建立和發展友誼,最著名的就是乒乓外交,強有力地推動了20世紀70年代中美兩國的外交恢復。在我國建設體育強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夢道路上,體育更是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國從1990年開始首次申辦奧運,到2001年7月13日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時隔14年后,北京攜手張家口成為2022年冬奧會主辦城市,這正是習近平總書記體育外交思想帶來的累累碩果。在國家層面上,體育對于維護民族團結、振奮民族精神、增強國家認同,具有重要意義;在外交層面上,體育更是人文交流的重要內容,對促進國家間合作與交流、提升國家形象意義重大。
二、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體育思想的重要影響
(一)引領著我國競技體育事業的發展
自2000年悉尼奧運會以來,我國競技體育在國際體育賽場上取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中國幾代人的夙愿已完成,表明我國已經進入競技體育強國之列。但是,競技的體育強大不代表整體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反觀我們國民的整體身體素質水平與世界體育強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親臨各種大型賽事的組織及籌備現場檢查,比如:制定足球改革方案、推動戶外及冰雪項目的發展,以及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等。習近平總書記認為,我們需要北京冬季奧運會為契機,把競技體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強[1]。這充分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體育思想引領著我國競技體育事業的發展,這對全國從事競技體育工作的管理人員,乃至每一個在競技場上奮斗的運動員來說,都是極大的鼓舞。
(二)為學校體育工作的有序開展指明方向
青少年是國家民族未來的希望,只有擁有強健的體魄,才擁有實現一切夢想的起點和基礎;只有青少年的身體素質、精神素質和心理素質提高了,才能成為國家建設中的可用之材。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希望廣大青少年都積極投身體育鍛煉,既把學習搞得好好的,又把身體搞得棒棒的,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將來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梁之材[3]。學校體育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健康,并全面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同時還是民族精神培養的重要途徑。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對學校體育作出的重要論述,為推進新時代體育教學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其中提到:“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這再次明確了學校體育的地位,任何時候體育教育都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增強學生體質、健全人格、鍛煉學生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上起著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的體育思想,是現階段我國體育理論發展的重大突破與創新,也是切實落實好學校體育工作的行動指南,為現階段的學校體育教育,指出了明確的方向。
(三)推動全民健身事業走向新的起點
隨著社會經濟的突飛猛進,人民大眾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健康被大眾公認為第一要素,除了追求物質文化生活以外,更愿意追求精神文化生活,體育運動作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參與到其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1]。從舉國體制到《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的頒發,最后到 2017 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過去很長一段時期我國的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發展都是不協調的,實踐中總是群眾體育的發展處于失衡狀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體育強國之路還需努力。近年來,全國各地全民健身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參與群體包括各年齡段。例如:馬拉松賽事推動了一系列的路跑賽事,城市、社區的組織及企業的組織,還有萬人齊跳排舞廣場舞等,這表明全民健身這一全新的社會時尚已經深入人心。這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全民健身事業的支持,極大地促進了人民大眾健康觀念的深入,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不斷增強。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力爭實現全民健康,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體育思想中群眾體育的發展關系到實現人民富強的重要性,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三、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體育思想富有科學的內涵,涵蓋體育最本質功能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體育是強國的重要途徑,體育是外交的重要手段等。這一系列關于體育的重要論述思想,對我們競技體育、學校體育以及群眾體育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北京奧運十周年,看習近平總書記的體育強國夢[N].中國日報網,2018–08–08.
[2]談建設體育強國,習近平總書記這些論述擲地有聲[N].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8–8–19.
[3]推動全民健身,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N].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9–08–06.
[4]布特.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建設體育強國思想及其價值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8 (3).
(通訊作者:楊群茹)
基金項目:成都中醫藥大學2019年度“杏林學者”學科人才科研提升計劃之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專項項目,立項編號:XJP2019008。
作者簡介:田燕(1986-),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通訊作者:楊群茹(1979-),在讀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運動訓練學。